《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民間信仰中神格至尊的天神,他上掌三十三天,統領天地人三界神祇,下握七十二地、四大部洲,主宰億萬生靈。天原本石無形無像的,自古以來敬天畏天的思想,使人們自然的崇奉天,並具體化為「玉皇大帝」。
神格至尊
玉皇大帝,簡稱玉帝,俗稱天公。宇宙中一切的神明,都是在他的統轄下,沒有天地以前,就先有了他,天地萬物由他而創造,他本身永住天上,但委派諸神到世間來觀察人間的善惡,因此,他可以說是統一神,神格至尊,一般人信奉他為至高無上之神。
台灣民眾奉祀「玉皇大帝」是神中的至尊,或稱「玉天大帝」、「玉皇上帝」、「昊天上帝」、「天租公」、「天帝」、「玉皇」,俗稱「上帝」、「天公」等。「玉皇大帝」居住在天上的玉京,故名之「玉皇」。不但授命人界的天子管轄民眾、還統攝天、地諸神,諸教仙佛都受其令,可謂神中之神。
統領天、地、人三界
據台灣民間傳說,「玉皇上帝」不但授命於天子,統轄人間,而且也統轄儒、道、釋三教和其他諸神仙,以及自然神和人格神──即古來所謂的天神、地祗、人鬼都歸其管轄,天神就是屬於天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日、月、星辰、風伯、雨師、司命、三官大帝、五顯大帝等,而玉皇大帝也屬天神之一,地祗就是屬於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嶽、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就是歷史上的人物死後神化的,包涵先生、先公、先租、先師、功臣,以及其他歷文人物。
抑且,玉皇上帝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對於天地,宇宙萬物的興衰隆替、吉凶禍福都得管,因此便有像人間那種政治組織,所以通俗又認為玉皇上帝之下,在中央行政方面,有管理學務的文昌帝君,有管理商務的關聖帝君,有管理工務的巧聖先師,有管理農務的神農先帝﹔在地方行政方面,有城隍爺、境主公、土地公、地基主、東岳大帝、青山王,在司法方面,有鄂都大帝和十殿閻王﹔總之,
玉皇上帝為神中之神,所以人人都以玉皇上帝為神中的至尊。

元始天尊
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級的神明之一,他是萬物元始的至尊,故又敬稱「元始天尊」。地位僅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卻是中國最大的神祗,是眾神之王。
在《西遊記》中,玉皇上帝管轄著一切天神、地祗、人鬼。他住在天上宮闕里,辦公衙門是金碧輝煌的靈霄寶殿,手下的武神有托塔天王、哪叱太子、巨靈神、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五方揭諦等,文神有李老君、太白金星、文曲星、丘真人、許真人等。他還管轄著四海龍王、雷部諸神,以及地藏菩薩、十殿閻君等。
不過,這位至高無上的王皇大帝卻姍姍來遲,他的出現和逐漸定型,是唐宋以後的事,但其原型出現卻很早,玉帝源於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時期,人們稱最高神為帝,或天帝、上帝,這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文武仙卿的大神。周朝及後世統治者利用天帝崇拜,鼓吹「君權神授」,極力宣稱自己是天帝的兒子,故稱「天子」。
東漢後期,道教產生,道徒們便把天帝請了進來,讓他當了神仙界的皇帝,並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玉皇大帝成為全民(以漢族為主)崇拜的最高神。

神格化的形象
原來比較抽象、概念化的天帝,被進一步神化和人格化,道教理論家們特意編了一部《玉皇經》,記述了五帝的一生「神跡」。說他本是極其遙遠年代的光嚴妙樂國的王子,後來舍棄了王位,在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度化群生。經過了三千二百劫,始証金仙,當上了「清淨自然覺王如來」,又經遇劫難,才當上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道士們只能用世間最高貴的形象去塑造諸神之王,人間帝王也很樂於看到仙國主宰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
由於先民的繪聲繪影,無怪台灣地區以往的一些善男信女,都認為玉皇大帝是操縱人間禍福吉凶的主宰,更確信他也掌握人間萬物生長、保育和賞罰的大權,是一位極具威嚴的神,所以玉皇上帝的聖誕祀,更個問於一般諸神的祭典了。
因為玉皇大帝是由人們所想像而來的神,視其為自然租先,封其玉皇。因帝玉皇大帝是如此的崇高偉大,所以民間無法為他塑造神像,而以「天公爐」象徵。如果信徒要祭拜玉皇大帝,就每天對「天公爐」焚香膜拜﹔另有一說:玉皇大帝是三官大帝中的「天官」,故而供奉「三界爐」上香致意。有些鄉下民家僅在庭院門前豎立一根插香竹竿,表示玉皇大帝的無影無形,每天早晚燒香祭拜。

禮拜儀式
民間認為農歷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台灣俗稱「天公生」。是日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
拜天公的祭典,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家家戶戶都在正廳前面,放置八仙桌,搭起祭壇,供桌上備神燈、五果(柑、桔、蘋果、香蕉、甘蔗)、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豆腐等),並面線塔,另設清茶三懷,還有甜劇、社龜,到了時辰,全家整肅衣冠,按尊卑挨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禮拜,然後燒天公
金。
農歷正月初九為玉皇上帝誕辰,那麼難道正月初一至初八就沒有天地嗎?傳說各住家的灶神監視其家人的善惡,於農歷二十四日夜晚,上天向玉皇報告,而玉皇上帝於二十五日隨著諸神巡視諸天,並決定人民來年的福禍。因此,一般人就齋戒沐浴並焚香崇拜他。
台灣地區不少民眾,尤其是鄉村十分崇拜玉皇大帝,對玉皇大帝的普遍敬奉,反映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神往和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神權的敬畏和對不死的追求。
文章來自於:http://tw.myblog.yahoo.com/jw!JP4fb4iTRUAQY5lLx_6g/article?mid=6967&prev=6986&next=6929

另傳說:
玉皇大帝是道教世界中級別最高的神明之一,其地位僅次於三清。但是民間的神仙世界中,玉皇大帝確實是眾神之王,是與人世相對的天國的主宰。甚至人間的皇帝以及冥界的閻王等三界十方也都是由玉皇大帝統領。因此,玉皇大帝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世界主宰。
民間傳說玉帝姓張,叫張堅,生在正月初九。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光嚴妙樂的國家,國王淨德和王后寶月光老來無子,十分煩惱,於是邀集道士們舉行祈禱活動。過了半年,依然膝下猶虛。有一天晚上,王后忽然夢見太上老君和諸多神明抱著一個赤色的嬰兒從天而降。王后懇求老君賜給她這名嬰兒。老君微笑應允,王后滿心喜歡收下嬰兒,醒來後便覺身懷有孕。一年以後,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孩子誕生,滿室生光。這孩子就是後來的玉帝。
玉帝聰明善良,長大後仁愛慈悲,將宮中倉庫中所存的財寶都發送給貧苦的民眾。淨德王死後,他繼承王位,治理國家。不久把王位讓給大臣,深居山中,虔心修行,經過一億三千二百劫,成為玉皇大帝。另外,在北宋真宗年間,真宗偽造夢神的事件,封玉皇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天帝」,簡稱玉皇上帝、玉皇、玉帝。
另外,根據佛教的說法,民間信仰的玉皇大帝,即是帝釋天(梵文In-dra的意譯),音譯「因陀羅」。本來是南亞次大陸神話中的最高天神,有關他的頌詩占《梨俱吠陀》全書四分之一。傳說他統治一切,被尊為「世界大王」。他全身茶褐色,能變形。力能劈山引水,掌握雷雨,又是戰神,四大天王等全是他的部下。佛經說釋尊下生時,他化現七寶金階,讓佛從天上一級一級地下來。他在左前方手執寶蓋引路,和右前方的大梵天是一組。帝釋天也曾請佛在自己的天宮中講述佛法。
加入「諸天」行列後,雖然居首,但勢力比「世界大王」時代衰微多了,和四大天王等平起平坐。還給他新造了履歷,稱其為忉利天之主,居須彌山頂之善見城。據《大智度論》說,迦陀國中有婆羅門,名摩迦,姓憍屍迦,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摩迦婆羅門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以此三十三人故,名為三十三天。

又據《淨名疏》等書中說,迦葉佛入滅後,有一個女人發心為之修塔,另有三十二人幫忙。後以此因緣,同生三十三天。那女人居中,即化為帝釋天,還有三位夫人,名為「園生」、「善法」、「赦友」,與帝釋天一起修行。那麼,帝釋天此時一定是由女變男了。
忉利天者,中翻三十三天,位於須彌山頂。須彌山中腰小,頂端寬大,山頂四方各有八城,四八成三十二城,加上須彌山頂中央忉利天宮,共成三十三天。忉利天宮即是善見天(又稱喜見城),是帝釋天主(玉皇大帝)所居處。
此天離地有八萬四千由旬,此天天眾身長一由旬,帝釋天主身長加倍。此天衣重六銖,天壽一千歲,因居天距日月更遠,故天上一日夜凡間一百年,摺合人間壽為三千六百萬年也。此天眾食淨搏食,有男娶女嫁之事,男女以氣行淫慾事。初生時如人類六歲樣,色圓滿,自有衣服著身。此天中妙寶具足,有殊勝美好的樓閣、園林、浴池、階道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