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我升職,我就離職!」餐飲老闆和廚師員工互為不爽怎麼辦?

一天,下級跑來談工作,內容就是 「不讓我升職,我就離職!」不管作為老闆還是職業經理人,都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經常面對兩個棘手的問題:
1、員工因某種原因將要離職,但暫時沒有合適或足夠的人選及時補位;
2、員工將要升遷,但升遷後,此員工原有的工作崗位將出現一個時間段的空缺;
不管是上述是哪個原因,我們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這個空缺的崗位由誰來及時補上,就算及時補上,這個補缺的人選是否可夠勝任這個崗位呢?
更有意思的問題是,這兩個情況往往會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到的「不讓我升職,我就離職!」

案例舉例:
某個餐飲連鎖企業,由於老闆的多年辛勤的打拚,再加上幾位得力的店長不斷努力,餐廳數量不斷增加,此時卻遇到了制約發展的兩個瓶頸,一個是開新店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第二個就是需要更多合格店長來掌管日後不斷增加的門店。
老闆決定首先想到的就是解決資金問題,方法簡單有效,就是組建公司部門,將搭建連鎖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對外加盟,來拓展市場,並吸納大量的資金來解決第一個瓶頸。至於人才問題嘛,老闆相信,等到有了資金,這個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的。
但事與願違,等到整個計劃公布之後,幾個曾經的得力店長都開始為自己日後的發展開始謀求機會,因為這個機會已經是他們等待許久,並為之奮鬥的目標,現在近在咫尺,大家都開始為此事盤算,等待老闆的升遷令,還有人已經主動來和老闆談及此事,甚至有人揚言,如果要求被拒絕的話,將以離職的方式來進行抗議。

案例分析:
本來企業發展良好,馬上面臨提升,但就在此關鍵時候,這個決定卻給老闆帶來了四個不可逾越的障礙,並有可能置於自己死地。
第一:本身合格的餐廳經理就不夠,如果將幾位餐廳掌門人升遷至公司,幾家餐廳內暫時沒有一個可以勝任餐廳經理的人選,勢必會影響營業額,等到那時,損失的將是真金白銀,而對於眼下公司資的資金金瓶頸來說,無非是雪上加霜;
第二:如為了保證餐廳的正常運轉,拒絕內提幾位餐廳經理的話,將打破他們長久以來的夢想,如此一來,人心必然大亂,造成不可挽回的人才危機;
第三:如果暫停公司部門組建的話,就只等於暫停連鎖改革,那樣將措施現在發展的大好時機。
第四:不管上述如何選擇,必將會有人因此而離開公司,給餐廳營運帶來重創。
以上四種情況都是老闆接下來不願看到的,美夢眼看就要破滅,只能後悔當初草率的決定,自己搬了一個巨大的石頭,而這塊石頭終將會砸在自己的腳上。
案例解決方案:
其實問題很好解決,解決的方法就是『接力棒計劃』。
『接力棒計劃』就是將老闆手中的這塊大石頭變成大繡球,並把它高高興興拋出去,剩下來的工作就是坐下來等,等待團隊變得強大,並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我們會想:
『接力棒計劃』到底是什麼?
怎麼把石頭變成繡球?
而繡球又將如何拋出?
誰又最終會接到這個繡球?
而這個繡球得主會是我們所期望的那個人嗎?

接力棒原理說明:
第一:『接力棒計劃』到底是什麼?
『接力棒計劃』用是來面對升遷及崗位空缺所帶來危機的最佳解決方案。它是一個內部升遷的合理機制,就是由公司來制定計劃,並由員工自己來解決升遷危機中所面臨的問題。
四人接力賽我們當然都看過,他有一個最基本的規則:就是只有第一名運動員跑完自己那份規定路程後,將手中的接力棒交由第二個人時,第二個人才可以起跑,第三個人也同樣如此,但比賽的最終勝負,確是由第四個人來決定的。
道理相同,如果一名店經理想升遷到上一個職級,首先要素就是,他必須得到下面那個級別(餐廳副經理)手中的接力棒,而這個接力棒就是餐廳副經理能夠勝任餐廳經理職位的管理技能,同樣道理,這個餐廳副經理如果想跑去接你位子的話,他也必須有一個合格的助力來接他的位子,依次類推,甚至不誇張的說,一個餐廳經理是否能最終勝,從而得到升遷的機會,也許最終會取決於一個餐廳服務員的能力,也就是那個跑第一棒的運動員。
了解這個運作原理以後,我們就會知道一個新名詞『升遷問責制』。
用上面那個案例來說,當那些勞苦功高的店經理來找老闆時,老闆只需要對他們進行『升遷問責』。
「你的團隊準備好了嗎? 你自己最備好了嗎?你的上級準備好了嗎?」
第二:怎麼把石頭變成繡球?
當我們了解到『接力棒計劃』運作的原理以後,下一步就是把石頭變成繡球,石頭其實和繡球是同一個東西,那個就是升遷,但我們不能單純的把這個問題拋給那些餐廳經理,我們要幫助他們確立升遷這個目標,教會他們如何利用接力棒原理擬定自己的發展目標,這時大家的目標,由升遷的這結果開始向升遷的這個過程轉移,當他們向這個目標邁進的時候,也是整個餐廳團隊開始整體提升的過程。

第三:繡球又將如何拋出?
繡球的原理大家已經基本了解了,但我們要到考慮『接力棒計劃』的真諦,那就是需要整個團隊都在為這個一根接力棒而奮鬥,也就是說,雖然你只給餐廳經理制定了一個接力棒計劃,但實際是向餐廳每個職級都拋出了一個繡球,大家都會為此而努力的。
但我們到底要拋出多少個繡球呢?其實這個就是『接力棒計劃的需求』
以剛才那個案例來舉例計算:
第一步:理想店長數- 當前店長=需求
第二步:需求+預計離職+預計升遷—訓練中= 未來訓練需求
第三步:告訴店經理,如果他預計升遷的話,就要根據《接力棒計劃需求表》來訓練他所在餐廳所有級別的員工,一旦計劃完成,結果目標(他升遷)將自然實現,否則後果自負。
我想到此時,這位老闆已經不用再為他升遷而煩惱了,但注意,這只是『接力棒計劃』中的一半。
第四:誰又最終會接到這個繡球?
我們上面說到,已經向所有職級拋出了繡球,最終得主數量將由《接力棒計劃需求表》來決定,但最後花落誰家呢? 那就是『接力棒計劃』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核,在考核之前,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訓練需求不等於訓練人數,同一個職級需要採用競爭的機制,這樣才會使每個人都參與到『接力棒計劃』計劃中來,所以我們要做完整的計劃,並加以實施。
第一步:分析餐廳需求,並根據需求計算《接力棒計劃需求表》;
第二步:根據《接力棒計劃需求表》擬定時間計劃、培訓計劃、考核計劃;
第三步:將計劃進行部分公示,並分配責任人;
第四步:對整個過程分階段追蹤及指導;
第五步:要求培訓人員對培訓成果進行呈現,負責人對呈現進行考核評估。
好了,到這裡,『接力棒計劃』已經完成95%了,大家不難看出,其實這個拋繡球與接繡球的過程就是一個特殊計劃的實施過程:
確立目標——收集信息——擬定方案——執行——追蹤——反饋——目標100%達成
(中間刪除1000個字,太多了,寫不下了)
案例總結:
通過上述案例講解,我們可以想到兩個極端的結果:
最好的結果,全部合格,大家皆大歡喜,餐廳營運不會受到影響,整體提升了,總公司也有了更加優秀的管理人員上崗;
而最壞的結果呢?就算有店經理離職了,別忘了我們有至少一倍的店經理儲備,而且如果有人離職,也就意味著下一個接力棒計劃又要開始實施了,每個餐廳團隊又要開始整體提升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22028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