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諸位餐飲人士對吃有著天然的吐槽,那你們有沒有吐槽過飛機餐呢? 有沒有覺得飛機餐難吃到讓人分分鐘想糊在廚師臉上的感覺?
可是,你知道它為什麼會這麼難吃嗎?
今天內參君就秉持著好奇、科學、嚴謹、並對這個世界充滿深深善意的態度,負責任地告訴你原因。
|科學地說|在天上,你的味覺發生了變化
「當你身處高海拔時,你的味覺跟在餐館裡是不一樣的,」達美航空(Delta)機艙服務總經理彼特·維蘭德(Peter Wilander)說。機艙是密封的,濕度水平極低,只有4%,這是因為要減少內部腐蝕的風險,在機艙內的濕氣僅來自人們的呼吸。
看起來還算豐富的飛機餐,味道不知道怎麼樣。
低濕度導致鼻竇關閉。這就是為什麼你在飛行時經常覺得自己有輕度感冒。同時,低濕度也會讓你的食物相比在地面的時候更快變干。因為氣味和濕度對我們品嘗食物來說很重要——你捏著鼻子時,蘋果嘗起來就跟土豆一樣。(不信你試試~)
餐飲準備也是一個大問題。根據維蘭德所說,達美航空每年供應多達900萬份飛機餐。每份飛機餐都是預製的,冷凍或冷藏,然後在機上的烤箱中加熱。
對於經濟艙的乘客,這意味著批量生產的飛機餐是先冷凍然後再加工的。即使是商務艙,飛機餐也不是新鮮製作的。達美航空不是唯一一家這樣做的公司,這是全航空業的標準。為什麼?因為這是機上服務的唯一可行的做法。
|客觀地說|百無聊賴中,對吃的心理期待值太高
此外,也有心理上的因素,令人認為機上的食物嘗起來更糟。
「飛機餐總是用來對付無聊和飢餓的」,奧爾布賴特學院的歷史教授紀堯姆·塞恩(Guillaume de Syon)說。當乘客們除了呆坐、盯著某人的後腦勺來看之外無事可乾的情況下,餐飲就變成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在飛機上,大部分人都百無聊賴,你呢?
結果就是,即使是最好的航空餐也難免被3萬英尺高空上已經飽餐的乘客挑剔的眼光視為無趣煩悶。
「航空公司在處理食物的問題上真的左右為難」,塞恩說。「乘客在長途航班中對餐飲充滿期待,對比起地面上供應的食物,他們對飛機餐則失望得多。」
脫水處理、事前預製、款式無聊,這些都是令飛機餐變得糟糕的原因。
|欣慰地說|其實他們一直在嘗試改變
考慮到艙內濕度偏低的問題,航空公司過去傾向主菜是有很多醬汁的款式。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飛機餐比現在的更咸一些,因為鹹味是即使我們鼻竇堵塞時仍然不會削弱的味道。
印度菜式因為特別「重口味」,更容易刺激乘客的食慾。
隨著公眾日漸關注鈉的攝入量問題,更鹹的飛機餐逐漸失去了喜愛,取而代之的趨勢是:印度食品,這種菜式的風味融合有足夠辛辣的醬汁可以刺激乘客們被堵塞的鼻竇。
過去幾年,人們做了一些有趣的實驗來提升航空食品的質量。
在2011年,英國名廚赫斯頓·布盧門撒爾(HestonBlumenthal)攜手英國航空公司,嘗試去解決味覺減退的問題,設計一款新的商務艙餐單。
首先,布盧門撒爾嘗試說服乘客在就餐之前,使用一種鼻竇清潔噴霧,但這種方法並不受歡迎。隨後他發現另一種味道在3.5萬英尺的高度時嘗起來最好:鮮味,例如沙丁魚、香菇、醬油和海藻等鮮味尤甚。
結果就是,外皮添加了海藻的肉餡土豆派在飛機上嘗起來的滋味跟在地面上一樣棒。
|負責任地說|科技讓我們體驗更好了
但到最後,航空食品最大的進步似乎跟名廚、最新發現的味道,或者是說服人們使用鼻腔清潔噴霧都無關。
最終似乎是科技提升了艙內就餐的體驗。
波音787夢幻客機的飛機餐,看起來都不一樣了呢。
就像波音787夢幻客機一樣的新一代飛機改進了艙內密封系統,不僅使乘客感覺更加健康,而且也將艙內的濕度提升到15%。濕度提升到原來的四倍,使得你的鼻竇在艙內仍然是打開的狀態。
也就是說,在像787一樣的新飛機上,食物嘗起來口感更好。
內參君能不能說,雖然不好吃,可每次都不會剩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480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