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上,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同事:
領導下達任務後,他們一邊回答「好的好的」,一邊連目標都沒搞清楚就衝了出去;
工作時,他們誇下海口「包在我身上」,但真正到了做事時就完全找不到蹤影;
出錯誤時,他們裝作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隨口就把責任推卸給別人;
做約定時,他們習慣性敷衍,說了「改天」就沒了下文......
這些都是不靠譜的表現。
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這人怎麼這樣!」無論是合作夥伴還是有工作交集的同事,都會讓人覺得這樣的人無法共事。一旦被貼上「不靠譜」的標籤,那也就意味著,你既喪失了別人的信任,也喪失了繼續合作的機會。

職場上,對一個人最差的評價,莫過於「這人真不靠譜」。
1 靠譜就是信守承諾 說到做到
有個正在創業的朋友跟我抱怨,由於公司業務面向的是大學生市場,經常需要到各大高校舉辦講座,市場經理常常拍著胸脯和她保證:「姐,放心吧,這次活動保證能來300人。」「這麼肯定?」「當然,我帶著校園代理掃樓、貼海報、發宣傳單頁......不來300人都對不起我們的努力。」
結果,只來了50人不到。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沒有看到:貼完的海報轉身就被覆蓋了;掃樓時別人把他的話當做耳旁風;發過的單頁被學生隨手扔到垃圾桶......
你以為你已經做到了盡善盡美、無可挑剔,但其實,我們的工作最終是要接受結果的檢驗和評判的。
職場「不相信苦勞,只相信功勞」的道理相信你一定聽過了無數次。對老闆而言,完不成結果,過程也就沒有了意義。你可能會想出很多藉口和理由為自己開脫,但是,老闆真正關注的,只是最終的結果。

就像喬布斯說的那樣:
「優秀的員工只要告訴他要做什麼事、要什麼效果,他就會想辦法搞定。越是出色的人越善於在缺乏條件的狀態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對做事的條件挑三揀四。」
學會預估事情的難點與週期,承諾做到的事情就不要輕言放棄。否則,當別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後,也就對你失去了信任,一旦對方開始在心裡給你的承諾「打折」時,你也就被拉進了「不靠譜」的黑名單中。
2 靠譜的潛台詞是「放心」 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
行走職場,靠譜的人憑藉的不是家世顏值,不是溜鬚拍馬,而是實力。
我們常說「這個員工很靠譜」,意思是「他做事讓人很放心」。
這個放心體現在兩個層面:一個是「按時交付」,即按時提交結果,尊重雙方約定的時間,甚至給對方留下富餘的時間進行後續溝通;一個是「保質保量」,即質量有保證,不會偷工減料、漏洞百出,甚至超出對方的期待。
職場是個很現實的地方,顏值決定你給人的第一印象;情商高、會說話能夠瞬間為你贏得好感;但最終決定話語權的,則是一個人真正的實力,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股神巴菲特曾說:「靠譜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
在面對一項任務時,聰明的小夥伴會審時度勢,尋找捷徑;而靠譜的人一定會充分發揮責任心,踏實認真地完成任務,讓別人放心。
3 靠譜就是不情緒化 把時間花在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有那樣一些人,翻臉比翻書還快。前一秒還在和你談笑風生,一旦觸發到自己的情緒底線,馬上黑臉走人。
這樣的人,只顧及到了自己的情緒,卻不能顧全大局。

小A是公司的一名銷售主管,業績十分出色,但是為人情緒化,今天心情不好、身體不舒服、遇到一些困難,或是誰說了幾句不順心的話,就撂挑子不幹了,三天兩頭鬧離職,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全組人的工作狀態。
工作不是兒戲,如果你「高興了就做,不高興就不做」,不僅會為自己帶來損失,也會影響工作的進度。
誰也不能保證每天的心情都是「一帆風順」,工作是需要理性和克制的。如果你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別人怎麼放心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做?
能幹的人,不在情緒上計較,只在做事上認真。
4 靠譜就是不傳人閒話 不說人是非
還記得「牛是怎麼死的?」的故事嗎?
牛耕田回來,躺在欄裡,疲憊不堪地喘著粗氣,狗跑過來看它。「唉,老朋友,我實在太累了。」牛訴著苦,「明兒個我真想歇一天。」
狗告別後,在牆角遇到了貓。狗說:「伙計,我剛才去看了牛,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它說它想歇一天。也難怪,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了。」
貓轉身對羊說:「牛抱怨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幹活兒了。」
羊對雞說:「牛不想給主人幹活兒了,它抱怨它的活兒太多太重。唉,也不知道別的主人對他的牛是不是好一點兒。」
雞對豬說:「牛不准備給主人幹活兒了,它想去別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主人對牛一點兒也不心疼,讓它干那麼多又重又髒的活兒,還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它。」
晚飯前,主婦給豬餵食,豬向前一步,說:「主婦,我向你反映一件事。牛的思想最近很有問題,你得好好教育它。它不願再給主人幹活兒了,它嫌主人給它的活兒太重太多太髒太累了。它還說它要離開主人,到別的主人那裡去。」
得到豬的報告,晚飯桌上,主婦對主人說,「牛想背叛你,它想換一個主人。背叛是不可饒恕的,你準備怎麼處置它?」 「對待背叛者,殺無赦!」主人咬牙切齒地說道。
可憐,一頭勤勞而實在的牛,就這樣被傳言「殺」死了。

職場上,我們每一句看似抱怨的言論,都會被不靠譜的人添油加醋,解讀成不利於我們的語言,讓我們深受其害。
所以,我們既要遠離傳閒話、說是非的人,也要避免自己成為這樣的人,這樣才會給我們的「靠譜」加分。
霧滿攔江老師曾在《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一文中,指出判斷一個人是否靠譜的六個維度:
1、具有過人的智力,能夠準確預判未做過的事情週期;
2、不確定式思維,做事不求一個直線的結果;
3、思維異常之周密,喜歡布閒棋;
4、接受因人成事,不拘泥;
5、對人無成見,始終在路上;
6、具有自己的實用型知識體系,化繁為簡,容納異端。
無論是職場上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喜歡與靠譜的人在一起。所以,努力把自己修煉成靠譜的人,才能更受別人的歡迎和尊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