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和南北,廚師界的混搭大師――麻劍平

嘟嘟| 2016-06-10| 檢舉

麻劍平

北京北辰洲際酒店粵秀軒中餐廳總廚

全國藥膳大賽熱菜金獎

兩屆北京IHG集團烹飪比賽熱菜和冷菜金獎

美國阿拉斯加海產品創新菜肴大賽 銀獎

著作 《快手套餐》系列烹飪菜肴叢書

麻劍平,一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16歲開始入行,懷著對美食的熱愛和尊敬開始了中式烹調的學習,這一學就是一輩子。有些人,從事某一領域,一開始可能根本分不清楚是喜歡還是討厭,就這麼跟隨時代和周遭慢慢往前走,苦心經營一輩子,才發現,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回頭,已然來不及。

而麻劍平不一樣,這位在廚師界享譽多年的行政主廚,從一開始,就已經堅信,成為一名行政主廚是自己的畢生追求。可能是他天賦異人,註定會是名好廚師;也許是他勤奮過人,靠著一股吃苦的狠勁,一躍成為大廚;亦或者,天分和勤奮,他都有,就這麼年紀輕輕的成為廚師界的「大神」人物!

青年得志,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物!過早的實現自己的理想,成為人人都愛的行政主廚,讓他開始彷徨。「身居高位,方能體會孤獨與寂寞」他不知道還能幹什麼,繼續為大家做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菜還是那些,吃菜的人卻早已不同。於是,他萌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改變」,既然吃菜的人不一樣,沒道理做出來的菜還是一樣啊?滿懷信心和對未來生活的期待,他收拾行李,孤身一人,南下去了廣州。

「因為我是北方人,所以做菜比較偏於北方,但為了滿足南方客人及外國客人的味蕾,我每天都在鑽營,如何南北結合、東西融合。」

麻劍平初學廣東菜,經常要跑去廣東,香港一帶,從最基本的當地食材,到最後的擺盤呈案,麻劍平對當地的飲食文化必須得深熟於心。廣東又是國家最早對外開放,經濟改革的那一批城市,集聚了全國各地的外來人口,人口數量龐大,從走卒小販到集團董事,從江南水鄉的美女到東北的闖爺西北的漢子,廣東是全國口味最全,食物最多的城市,為了迎合南北來往客人的需求,麻劍平就要不斷經營,不斷思考,在原本的傳統風味的基礎上,進行改變。而這一改變,就是20多年!

業餘生活中,麻劍平最愛的就是「攢局」,攢同事的局,攢親友的局,攢朋友的局,只要是聚會,他就會參加。因為每一次相聚總能帶給他新的烹飪靈感,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追隨潮流,更深入的了解食客口味的變化和需求。攢同事的局,無非就是不同酒店的名廚,品嘗不同名廚的手藝,光明正大的「偷師」,這樣的攢局只賺不賠!

「在探索中尋求變化,在變化中尋求自己的烹飪風格」

北方人吃菜偏咸,上海人偏甜,湖南人偏辣,廣東人重煲湯。不同地方的人,吃的菜亦是不同。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歷經千年,要從頭到尾的學習掌握這門手藝,根本就不可能,更別提食客的口味還會隨著時間,地點不斷變化,「眾口難調」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難道就不學不深究了嗎?

那怎麼行?既然沒法全部學會,那就跟著時代改變啊。老祖宗留下來的千年手藝萬萬不能丟,時代的先進潮流我也不能落後,既然兩者不可兼得,我融合不就行了嗎?集千年的歷史烹飪口味,融合最新的烹飪技術,跟隨食客的需求,最大的找到其中的平衡支撐點,不斷的變化,在變化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烹飪風格。

「一道菜的做法,無論是食材還是調料的先後順序發生改變,都會影響到菜品的最終味道。我希望做的是把南北融合,並不是改變。希望可以讓客人在我這裡吃到他們想吃的,而不是讓他們吃到我想讓他們吃的。」

中餐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味道,味道是中餐的靈魂。融合創新的同時,對於味道本身的尊重,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麻大廚看來,菜肴不變的應該是其本身的傳統和味道。縱使集百家之所長,調千人之口味,保持食材的原始味道,才是做菜的真諦! 南北可以兼容,食物可以混搭,但絕對不是亂搭,要混搭的美,混搭的妙,混搭的讓人大聲叫好,才是難上之難!而無疑,麻劍平,就是廚師界這樣的混搭大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1227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