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廚師差異30條 ,你看說得準不準

嘟嘟| 2016-05-14| 檢舉

同樣是干廚房,為什麼南方廚師就能拿那麼高的工資?北方廚師去了南方為什麼會感覺「吃不開」?

為什麼大酒店聘總廚都是聘南方人?這些廚師長或者是在南方呆過一段時間,或者曾同南方廚師共過事,在談起這些「不平等」而發了頓牢騷之後,幾位廚師長們的心境逐漸平和了下來,這時其中一位廚師長說道:「其實換個位置想一想,我要是老闆,我也雇南方廚師。」此言一出,又引起了在座廚師長的一番議論,而這次議論的中心,則是「南方廚師確有些令人佩服的地方」。記者就根據他們隨意說起的一些細節,提煉了這三十條,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尋求解決廚界「南北問題」之道。

南北差距三十條

1.同樣做白斬雞,北方廚師是把雞橫放到案板上,用左手按住雞身,右手持刀橫切;而南方廚師則會將雞扶住立起,從背部脊骨一側下刀。白斬雞賣的就是碼盤整齊、雞皮光澤滑潤,而按北廚那種切法,貼著案板那一面的雞皮肯定被蹭破了,恐怕賣不上什麼好價錢。

2.南方廚師長的管理方式比較科學,「兩個人裡面也要挑出個頭領來」,出了事只找小頭目,所以手底下的人比較好乾。北方廚師長在管人上喜歡和稀泥,出了問題,挨個點到,誰都別想過安生咯。

3.殺活魚時,南方廚師會把活魚使勁摁在案板上,從魚鰓後劃道口子放掉血,為的是成菜後的魚肉雪白細嫩,而且可以去除魚血中的腥味。北方廚師根本就懶得跟活魚較那個勁兒,直接把魚一摔、一砸弄死了事,魚身或魚頭內就有了淤血,生魚看不出,而客人在吃的時候就能覺出魚的成色和口味不佳。南方廚師在殺海魚時,給魚清內臟是從嘴巴里把魚腸掏出來,保持魚身形的完整。而北方廚師很少有這麼細緻,不管什麼魚一律開膛破肚,決不厚此薄彼。

4.蒸魚時,南方廚師會掐著表看時間,精確到分秒。比如,蒸桂花魚需要9分鐘,蒸海鱸魚(500克)則需要7分鐘,多一刻都無法使人吃到滑嫩而骨頭略帶血絲的魚。而北方廚師的時間觀念則是「大約莫」,只要魚蒸得熟爛就行。

5.北方人講究吃鯉魚,但北方廚師在做鯉魚時,沒見有幾個用心的,有的連腥線都不抽。鯉魚在南方很不值錢,但南方廚師對待這種不值錢的魚仍然一絲不苟,殺魚時必定先除腥線。

6.刮魚鱗時,南方廚師是用特製的魚鱗刀,而且要刮兩遍,魚鰓後、魚鰭後這種一般人不注意的地方也要刮乾淨。北方廚師是大板刀正面一刮,反面一刮,「啪」地一聲甩到池子裡一洗就完了,根本不去注意魚鰓後的魚鱗。

7.南方廚師里,一個站砧板的都能記得清冰箱內的任何備料,因為他們有現成的表格,每天存貨多少、進貨多少,一目了然。北方廚師更常見的情景是,傳菜單都上來了,一看:「哦,這個菜。」趕緊去翻冰箱,說不定原料還找不齊,因為他連冰箱裡還有些什麼玩意兒都搞不清楚。

8.照著南方人寫的菜譜能做出菜來,而北方菜譜中的用料有的就不敢照搬,只參考參考它的圖片也就是了。南北菜譜的區別在於,南廚所寫菜譜中的用量是「稱」進去的;而北廚是菜譜寫好後,心裡估量著原料和調料的分量「加」進去——因為不知道一捏兒鹽到底有幾兩幾錢,你逼他寫得精確他只好「蒙」。

9.南方廚師在廚房裡是找活干,北方廚師是等活干。南廚上班後節奏緊張,而北廚一上班大多不能很快進入狀態,先溜達一圈才開始工作,而且很喜歡聚眾聊天。

10.南方廚師的墊布是「專人專布」,每人分配三到四條,必須要保持潔白如新,甚至在炒完菜後還能用來抹臉,所以每個廚師的墊布都不讓別人動,一動他就跟你急。北方廚師比較粗獷、「大方」,誰會在意個破墊布啊,隨便用!

11.南方廚師炒菜時,連墊布的疊法都有一套規矩,而且這是學廚者的基本功之一。北方廚師的墊布很多是與抹布通用的,剛剛抹過了案板,抓過來就墊在鍋上開始炒菜,用他們的話說:墊布不就是為了別燙著手麼,再疊出個花兒來那不是找麻煩!

12.南方廚師用抹布比北方廚師「浪費」。他們的抹布每天下班後都用84消毒液浸泡再洗凈,平均十天用一塊。而北方廚師用的抹布「四方通吃」,可以擦案板,可以抹盤子,可以抹鍋,手沾了油或者髒東西也可以用這塊抹布,而且洗的次數也少……當然用得節省啦。

13.笊籬、炊帚等用具的木頭把兒,南方廚師在每晚下班後都要倒過頭來放熱水裡煮開消毒。而這項工作北方廚師要麼不做,即使做也會放到第二天早上來做。

14.南方的廚師長是「站頭鍋」的,有了重要的宴席或客人點了比較高檔的菜,都是廚師長親自出馬。北方廚師長則基本可以「脫產」了,一升而為「蹲辦公室」的,遠離了灶頭和油煙。

15.南方廚師煲個「醬鴿」,要煲一晚上,雖然火能控制到不會滅,湯也不可能幹,但南方廚師絕不會讓它離了人。北方廚師則沒有這麼「鑽牛角尖」:反正死盯著也不會做出更好的味道,出去透透氣接著回來,也出不了什麼問題。

16.如果做一道菜要用八種小料,南方廚師會把每個料頭都分別盛放。而北方廚師則很會利用空間,在一個盤子裡就能裝下。曾經有個南方廚師去參加比賽,只報了六道菜品,卻丁零噹啷帶了40多個配菜碟,換了北方廚師帶六七個也就夠了。

17.南方廚師用的香油壺、色素壺底下會墊塊布,一是為了避免滴下來的水滴、油滴弄污台子,二是為了防滑。北方廚師沒有這個習慣,他們習慣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讓自己閉著眼也能摸到,別說淌到桌子上幾滴油,就算倒個油瓶子,在廚房這樣的地方不也很正常?

18.南方廚師炒菜的速度要比北方廚師普遍快一些。比如,粵菜中的咕口老肉與北方的糖醋裡脊相比,咕口老肉是用提前調好的糖醋汁翻鍋而成,北廚大多是每個汁都要現調,這樣出菜的效率就下來了。

19.炒一道菜按規矩要用姜花,不巧這天前面的菜用的姜花多,到這道菜時用完了。北方廚師說:用點薑絲兒和薑末兒就行啦!南方廚師會先看看有沒有姜,有姜的話就現切姜花,如果沒有,他們會說:「撤掉這個菜吧,跟客人解釋清楚!——規矩可不能壞。」

20.南方廚師的創新菜多是從家常菜、鄉村菜中找靈感、挖素材,追求的是「口味」上的創新,他們是更直接地「討好」顧客,最終自然會得到老闆的認可。北方廚師的創新菜多在形、色和雕刻上下工夫,因為這種變動最是「立竿見影」,最易被老闆注意到——至於食客的口味需要,先靠邊站吧。

21.如果客人要求退菜,南方廚師二話不說,馬上給退,而且還要給客人賠禮道歉,仔細詢問客人退菜的原因,而這道菜的成本就著落到這個廚師身上,他也沒半點怨言。北方廚師一聽「退菜」,臉立馬就拉下來了——這不是抹我的面子麼!進而是跟客人交涉:你換一個吧!再不行,你就別想得個好臉色了,你就別彆扭扭吃完這頓飯吧,誰管你以後還來不來。

22.南方廚師長有時會穿了普通廚師的衣服在廚房「微服私訪」,而北方廚師長則要穿上纖塵不染的廚師長服來視察——隔老遠廚師就看見了,幹活就是干給你看的。

23.南方廚師習慣兜里揣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原料調料的用量、製作關鍵和竅門等等,他們習慣用紙的形式工作,而北方廚師更習慣於口頭吩咐——可又很少人有那麼好的記性。

24.南方廚師在上班時間之外,花在創新菜上的心思最多,不管是跟朋友聊天、去餐館吃飯還是翻書看雜誌,他們都會對創新菜的門道特別留意。而北方廚師則很少在下班時間還去費腦子留意菜的話題,打牌、喝酒占去了多半的時間。

25.南方廚師長很少罵人,解決問題更常用和風細雨的方式,不偏袒,也不粗暴。北方廚師長則比較容易在廚房裡發脾氣,有什麼不滿意會先把犯錯的人劈頭蓋臉罵一頓。

26.南方廚師長在下班後要靠到最後才走,走之前必定要去廚房巡視一圈,看看用具是否已清潔、擺好,生熟料有無混放,用剩的原料有沒有用保鮮膜包好,整個廚房都在他心裡有本小帳。北方的廚師長沒這個習慣,只要在下班時安排好值班的人,他就忙著趕飯局去了。

27.南方廚師下腳料也能出旺菜。「涼瓜排骨煲」這道菜就是用排骨剁下來的排骨頭,改刀後正好借它的彎度做定碗,擺到涼瓜塊周圍。北方廚師對這種「廢料」一般是順手就扔垃圾筐了。

28.香港大廚做的一道龍眼拼菜,如果有11位客人,他就先釀十個,留一個,以免人來不齊浪費掉;而北方廚師更常見的說法是:多弄上一個吧,反正是做一回!

29.南方廚師中,打頭荷的地位很重要,某種意義上相當於「指揮官」和總調度,他們需要對菜肴十分了解,才能協調廚房內部的事務;而北方廚師中,站炒鍋的就是老大,打荷的只是打下手的。

30.南方廚師上菜開餐前基本用不著動刀,料頭等所有需要的料基本都已經準備好,無形中加快了上菜的速度,北方廚師的準備則沒這麼充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0755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