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是以豆類、小麥粉、水果、肉類或魚蝦等物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糊狀調味品,它起源於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醬製作工藝的進步,後來製醬之法也用於烹製其他非佐料菜餚,逐漸發展出一種烹調菜餚的方法,即醬法。
甜麵醬
甜麵醬,又稱甜醬,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經製曲和保溫發酵製成的一種醬狀調味品。其味甜中帶咸,同時有醬香和酯香,適用於烹飪醬爆和醬燒菜,如「醬爆肉丁」等,還可蘸食大蔥、黃瓜、烤鴨等菜品。
豆瓣醬
豆瓣醬是調味品中比較常用的調料,他的的原料是蠶豆、食鹽、辣椒等原料釀製而成的醬。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安徽。味鮮稍辣,主要原料是蠶豆。是豆類蔬菜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 它既可以炒菜、涼拌,又可以製成各種小食品,是一種大眾食物。蠶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在日常食用的豆類中僅次於大豆,蠶豆中含有大量鈣、鉀、鎂、維生素C等,並且胺基酸種類較為齊全,特別是賴氨酸含量豐富。
豆瓣醬中一般有以下幾種分類:
雲南豆瓣醬,四川豆瓣醬,安徽豆瓣醬湖北豆瓣醬,黑龍江豆瓣醬,郫縣豆瓣醬
其中郫縣豆瓣,四川省郫縣特產是四川三大名醬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準,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靈魂」之稱。其製作技藝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芝麻醬
芝麻醬是把芝麻炒熟、磨碎而製成的醬,有香味,用作調料。也叫麻醬。有白芝麻醬和黑芝麻醬兩種類型。食用以白芝麻醬為佳,滋補益氣的以黑芝麻醬為佳。
花生醬
花生醬以優質花生米等為原料加工製成,成品為硬韌的泥狀,有濃郁炒花生香味。根據口味不同,花生醬分為甜、咸兩種,是頗具營養價值的佐餐食品,在西餐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優質花生醬一般為淺米黃色,品質細膩,香氣濃郁,無雜質。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弱便溏者、高脂血症患者、跌打瘀腫者、膽囊切除者不宜吃。
肉醬
肉醬種類多樣,多以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為主。一般將食材剁碎,與其他醬料混合製作。最常見的當屬西餐中烹製義大利面用到的意式肉醬。日韓式料理中也多用其來進行調味。
香菇醬
聯合國糧油會提出「一葷、一素、一菇」健康飲食習慣後,菇類即食產品越來越多,其中香菇醬是以香菇為主要原料,再配以黃豆醬、甜麵醬、芝麻、花生、調和油、五香粉、姜、鹽、白砂糖等配料調和而成的即食調味品。可搭配各類中西點心、粉面、粥品、米飯、日本壽司等。香菇醬是以香菇為主要原料,再配以黃豆醬、調和油、五香粉、姜、鹽、白砂糖等配料調和而成的即食調味品。口味有五香、香辣、麻辣、豆豉、八寶等多種選擇。
辣椒醬
辣椒醬以四川為多,有油製和水製兩種。油製是用芝麻油和辣椒製成,顏色鮮紅,上面浮著一層芝麻油,容易保管;水製是用水和辣椒製成,顏色鮮紅,不易保管。辣椒醬取之於優等朝天椒。經過淘洗、精揀、破碎熬製而成。因此色澤鮮紅,辣椒醬的紅色來自辣椒的本色。(絕不添加任何色素)在烹調過程中具有上色、感官良好的特點,使人有一種強烈的食慾感。
沙茶醬
廣東的廣派沙茶醬口味厚重一些,並有濃郁的蒜香;福建的閩派沙茶醬口味中則更多體現著海鮮的味道,口味也要相對輕一些;流傳到東南亞一帶的沙茶醬,口味上更多的表現是符合當地自然環境的辛辣。
沙拉醬
沙拉醬,起源於位於地中海的米諾卡島,使用大量雞蛋和油製作成,這種醬汁在飲食中佔有一席之地由來已久。沙拉醬的消耗量持續增加,而且在近期內更為顯著,特別是在年輕人之中,很多愛好者忍不住他們所有的食物中添加沙拉醬,包括那些已經調理好的菜餚。
果醬
果醬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調節劑混合後,用超過100℃溫度熬製而成的凝膠物質,也叫果子醬。製作果醬是長時間保存水果的一種方法。主要用來塗抹於麵包或吐司上食用。不論草莓、藍莓、葡萄、玫瑰等小型果實,或李、橙、蘋果、桃等大型果實切小後,同樣可製成果醬,不過調製同一時間通常只使用一種果實。無糖果醬、平價果醬或特別果醬(如:榴槤、菠蘿),便會使用膠體。果醬常使用的膠體包括:果膠、豆膠及三仙膠。
其他調味醬
如黑胡椒醬、烤肉醬、芥末醬、番茄醬、蒜蓉醬等也多用於烹飪當中。其主要功能根據烹飪菜品不同突出的主要味道也不盡相同。調味醬的出現也在餐飲行業中颳起一陣DIY的熱潮,美食達人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不同的醬料烹飪美味佳餚,出品滋味並不見得比店家的差。
醬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88/node102042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