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忙忙碌碌,每個人的經歷都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歷盡千辛萬苦終究獲得成功;有的人一生平凡,從未有過大風大浪;有的人碌碌無為,抱憾終身……
無論此生遭遇過什麼,每個人最終都會由生向死,無法改變。

我們的前半生披荊斬棘,為自己、為家人拼出一片光明。那些年,我們是父母的好孩子,是老師的好學生,是夥伴的好朋友,是愛人的好伴侶,是孩子的好父母,我們充當了太多的「好角色」,卻唯獨做不了自己。
若此生,不能為自己活一場,再多繁華也是枉然,50歲以後,最重要的事就是回歸自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
看淡名利,回歸自我
老子《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這三問,問出了世人的病態。世人追求名利,不惜以損害自己的身體為代價;追求財物,連健康都不顧;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幾近瘋狂。老子認為這是一種病態。

多少人為了追求這虛無縹緲的滿足感,忘記本心,失去自我,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關係。50歲以後,我們的人生已經過了大半,經歷過起起伏伏的我們,應該擁有一雙更加通達的眼睛,明白世間的榮華皆是過眼煙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自己內心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放下羈絆,回歸自我
現如今,有多少老人在「雙鬢漸白」之時背井離鄉,成為一名老漂族。
語言不通、吃喝不慣、失去自由,這十二個字像三座沉重的大山壓在了我們的身上,讓我們在本來享受生活,回歸自我的年齡依舊「步履維艱」。

為了孩子,為了孫子,我們「自願」被束縛,「心甘情願」的成為兒孫幸福的「犧牲品」,在「流光相皎潔」的夜晚,我們也會想起自己的家鄉,想起家鄉天邊的一輪圓月,只可惜,那成了我們「回不去」的故鄉,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拭掉眼角那一滴渾濁的淚水,自嘲「這就是甜蜜的負擔吧!」
前半生,我們為了家人的幸福四處奔波,無暇顧及自己!現如今,我們已經逐漸老去,時日也許不多矣,就讓我們放下羈絆,不要過多的為子女擔憂,明白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道理,回歸自我,問一問自己的心:你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生活?你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尋回本心,回歸自我
我們都曾是「夢想能上天入地、飛檐走壁」的孩子,我們也曾幻想著「詩和遠方」,卻無奈被現實壓在了五指山下,只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麻木生活著、生存著。

現在就是我們尋回本心,找回夢想的時候了!已經50歲的我們,還有多少時光可以揮霍?還不快抓緊時間享受人生!那些童年時被遺失的夢想,那些少年時被擱淺的愛好,那些中年時被放下的追求,一一尋回吧,它們足以充實我們的晚年時光,給我們最完美、最難忘的生活。
回歸自我,本質就是身心的合二為一。
只有身心統一,才是人生的最高階段。只有回歸自我,把握住自我,才不會飄忽不定,迷失人生方向,才能體會到人生幸福的真諦。
人生百態,冷暖自知,小年陪著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95725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