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培養手眼協調的精細動作遊戲

abby| 2015-07-06| 檢舉

l 遊戲1:玩積木

古往今來積木是幼兒的經典玩具,簡單的幾塊方木可以堆高搭成「塔」,可以橫或豎排列成「火車」,可以兩塊間稍留空隙上邊再落一塊成為「橋」,也可以象多米諾骨牌一樣排列,推其一而倒一排,玩法多種多樣,你還可以多方變化。

怎麼讓孩子玩起來高興呢?剛開始落高2~3塊積木對1歲的孩子來說都很困難,簡單的重複動作往往使大人煩躁,失去耐心,而對孩子來說他要能自如地運用自己的雙手,哪怕落高1塊積木也需要反覆地練習,這裡既鍛鍊了手眼協調也練習了平衡感的掌握,這種反覆動作學習的過程對1歲多的孩子是必須的過程。為增加遊戲樂趣大人可以搭一個4~5塊積木落成的塔給孩子看,然後裝作不經意將塔碰翻,孩子先是一驚但看你在笑他也會跟著笑,之後他會高興地學著一次又一次地把你搭好的塔碰翻,在這之後培養他自己把積木落起來就變得有趣多了。

孩子到2歲左右積木也應變得複雜一些,比如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可搭出不同的圖形,還可從盒子裡拿出來再按一定順序排列回去。甚至還有一些可以拼圖的積木,孩子在拼出一個小動物之前可以先看完整的圖形,在你講解各部分特徵後再讓他拼回去,這裡還有孩子對圖形的記憶的訓練,總之積木雖簡單,可玩的方式卻很多。

l 遊戲2:植樹

遊戲「植樹」既鍛鍊孩子手的精細動作又可充分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這裡用來作「樹」的材料極多,比如:小塑料棒、小吸管裹上紙、洗凈的冰棍棍外裹上各色彩紙、臘筆、鉛筆等。這些「樹」均有一些共同之處:即輕便適合孩子手抓握;安全,沒有尖利的頭,不會刺傷孩子;易製作,家中現有的東西略加處理即可成為我們需要的道具。植樹要植入土中,這裡的「土」可以是插花的花泥、粘土、沙子、橡皮泥、小碎石子、揉好的麵糰等。

植樹遊戲是由易向難逐步增加難度的,開始只要孩子能把「樹」種在「土」中就算成功,就應給予鼓勵;在動作熟練後可要求孩子種得快,種得好,大人可以用比賽的方式來激勵他;再大一點就可以要求他種出圖形來。比如你可以先在沙子上畫一個三角形,然後讓他按圖形種樹。之後你可以讓孩子畫出圓形、方形或他喜歡的任意形狀,你可以和他共同植樹,並編些小動物的故事來豐富我們「樹林」中的故事,讓孩子通過植樹遊戲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通過動手來表現創造力,這樣就不僅僅是為遊戲而遊戲,為練精細動作而植樹了。

在植樹遊戲中「小樹」可以用多種顏色,多種形態來豐富遊戲的內容。比如:「現在種綠色的樹,誰先種五棵樹誰就獲勝。」既認了顏色,又學習了數數。只要你肯於挖掘,每個遊戲都有豐富的內涵。

l 遊戲3:塞硬幣

1歲多的孩子將桌上的硬幣拿起來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事,但要把硬幣變成遊戲中的道具還是要下一些功夫。首先要將大小不等的硬幣洗乾淨,數好數備用。每種大小的硬幣準備3枚或5枚,遊戲結束後要數清楚,以免孩子誤服而你不能及時發現。其次你要準備幾個紙盒子,每個盒蓋上挖出和硬幣大小相對應的孔。準備工作完成後遊戲就可以開始了。

先把硬幣混合在一起然後分別挑出不同大小的硬幣,示範性地塞入不同的盒子中。盒子除了預留的孔大小不一,對小年齡組而言,還可以塗以不同的顏色來幫助孩子識別。但2歲之後盒子最好為一種顏色,讓孩子練習識別硬幣和孔的大小,以及練習配對。預留的孔最好為長方形,剛好塞入一個硬幣為宜。這樣還可以提高孩子手指運動的準確性。在孩子會玩以後可以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還可以比賽誰投得快,投得正確。這個遊戲道具是硬幣,在遊戲自始至終家長要在身旁監護,以免孩子將硬幣食入口中。

l 遊戲4:穿珠子

要讓1歲多的孩子把木頭做的像算盤珠一樣大小的珠子穿成串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為減低難度可以先讓孩子用鞋帶來穿。鞋帶應選擇兩端有硬塑料包裹的那種,便於孩子捏住繩端並較容易穿過珠孔。開始可以先示範給孩子看,讓他理解只有繩子從孔中穿過才能把幾個珠子連成串。在孩子剛開始練習時也可以手把手地教,讓他體驗繩子穿過珠孔時兩隻手的相對位置。這樣手眼協調練習中又包含了空間位置覺的體驗。在孩子專心操作時家長要有耐心,允許重複和失敗;在成功時要及時表揚,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快樂。

穿珠子如何增加難度呢?無非是從珠子大小,珠孔大小,繩的粗細、軟硬上找變化,2歲之後還可以把各色塑料管剪成0.5厘米左右的小管,讓孩子隨意搭配穿成」手鐲」、「項鍊」、「腰帶」等。由於穿成的東西有了名稱,又可以給爸爸、媽媽、自己戴起來,孩子會從中感到遊戲的樂趣。快3歲就可以買些漂亮的珠子讓孩子用絲線穿起來。總之這個遊戲可以一直玩下去,尤其對愛美的小姑娘來說,樂此不疲。

l 遊戲5:蓋瓶蓋

如果只是一個瓶子,一個瓶蓋擺在桌上、床上、沙發上讓孩子把瓶蓋蓋上不算太難。但讓他把瓶蓋擰上,就增加了手指和手腕的訓練。首先他要能把瓶子蓋上,之後他要讓瓶蓋能做順時針的旋轉,還要有一定的力量將瓶蓋擰緊。小遊戲總是從易到難。當孩子學會擰好瓶蓋就可以增加瓶子的數量並選用瓶口大小不一的瓶子,多個瓶子和瓶蓋要一一對應並蓋好,這就增加了對大小的認知和配對概念。

為增加內容也可以先讓孩子把一些各色紙片放入瓶中;把紅豆、綠豆、花生、瓜子……分別放入不同的瓶中;把瓶中的東西拿出來;在瓶中放幾個小饅頭等等,這樣做之後再蓋緊瓶蓋。這樣在玩遊戲中增加了物品分類,對顏色的認識,和對數的啟蒙教育等內容。

開始玩的瓶子和瓶蓋最好是塑料的,這種瓶子不容易摔碎,與玻璃瓶相比要安全得多。瓶蓋的直徑應大於3厘米,這就可以減少孩子誤服的可能性,避免發生意外。

l 遊戲6:舀棗

看到碗中、盤中的食物,用小勺舀起來並送入口中,對1歲內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手眼協調的極好訓練。當孩子2、3歲時他應該能熟練使用小勺並學習使用筷子。僅靠一日三餐來學習使用,機會略顯不足。可以用「過家家」遊戲來做練習。比如在碗中放些棗(去核干棗)、小饅頭、大米花等食品,在孩子周圍放上玩具娃娃,小動物,玩具汽車,小拖車……然後讓孩子把不同的食物舀出來喂娃娃、喂動物、放入車中運走。當然舀乾淨的食物喂爺爺、奶奶、父母就更有趣,因為大人吃了孩子喂你的食物後一般都會說謝謝,並會親昵地拍拍孩子頭或背,甚至親親他,這會讓孩子心理得到滿足。在你對他的態度中他也學習了進餐禮節,與人分享等社會交往必備的本領。

l 遊戲7:倒水

1歲半之後浴盆中的玩具可以增加兩個有把的塑料杯,可以讓孩子把水從一個杯子倒入另一個杯子反覆倒水玩。開始杯中水不要倒得太多,以免太重了孩子端不穩。在倒水過程中可以教孩子如何把杯子端住,怎麼倒水才可以不灑,沿著杯壁慢慢倒水才可以不濺出來等等方法,讓孩子反覆練習,反覆領會,才能掌握要領。為增加趣味性你可以讓他看空杯子在水面上漂浮,裝滿水的杯子沉入水底;也可以用其他容器來玩,比如用杯子舀水倒入一個廣口瓶;倒入一個小口瓶;加個漏鬥倒入小口瓶就容易多了……讓孩子在玩倒水的遊戲中多觀察一些其他的現象,保持他的好奇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4341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