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少人總以「沒時間」為藉口懶得運動。就算去了健身房,有些人也不知道該鍛鍊什麼。
其實,「動起來」沒有那麼複雜,告訴你幾個利用常用小工具就能鍛鍊的方法,幫你重啟運動狀態。

彈力帶:練力量
力量訓練必不可少。但很多人因為時間原因,去健身房練力量很難,不妨採用自體重量進行徒手練習。
常用的徒手練習動作包括深蹲、伏地挺身、卷腹、平板支撐、臀橋等。如果你覺得這樣練還不夠,不如嘗試「健身神器」——彈力帶。
彈力帶由天然乳膠製成,可有效改善肌肉力量、身體活動能力和靈活性。和固定器械相比,彈力帶易攜帶,使用簡單,鍛鍊靈活度高,可在任何姿態、平面上結合其訓練,功能性強,效率高。
一開始別嘗試太大阻力的,最好請教練開個「運動處方」。
對普通人而言,彈力帶最適合用來增強大肌肉群的耐力。
比如練臀大肌,站立或俯身均可,將繩的一端固定在較低位置,另一端用腳踝綁帶固定在一隻腳上,呼氣將腿向後向上抬起,保持1~2秒,吸氣還原,換腿進行(如圖);

練胸大肌,不妨把彈力帶繞到肩胛骨後,然後雙手抓住來做伏地挺身。每塊肌肉完成動作12~20次/組,2~3組/次,每周2~3次。
練大肌肉群可選用粗大的彈力帶,也可將粗帶折成雙股或多股來增加阻力。
訓練者要檢查自己是否對乳膠製品過敏、彈力帶是否有破損。若經常使用,1~2月後記得更換。練習時要注意動作規範,配合呼吸。
小皮筋:拯救「滑鼠手」
「滑鼠手」又稱「腕管綜合徵」,是由於長時間使用滑鼠、鍵盤或騎行(手腕壓在車把上),導致腕管內的正中神經受卡壓,引起手指疼痛、麻木、肌肉無力和功能障礙等的一種疾病。
為了促進恢復,預防「滑鼠手」復發,康復鍛鍊必不可少。下面介紹兩個簡單動作,拯救你的「滑鼠手」。
1、皮筋抗阻伸指
五指合攏,用一根皮筋或橡膠圈套在手指遠端,五指張開至最大角度,對抗皮筋阻力,並保持1~2秒,然後合攏。

重複以上動作10~15次/組,每次練2~3組。
2、小器械放鬆手部肌肉
可購買手心按摩器(多角/六角按摩球)、筋膜球、按摩器等小器械,用於放鬆手部、前臂部位的肌肉,這樣能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預防「滑鼠手」,要讓工作環境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
比如個人座椅和辦公桌的高度、比例要搭配適當;
電腦鍵盤要擺放得當,避免操作時手腕角度過度彎曲;
採用支撐手腕的矽膠滑鼠墊。
最重要的是,要定時休息,適量活動,避免長時間單一動作。
瑜伽球:練核心肌肉
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用瑜伽球訓練核心力量的方法。
1、瑜伽球肘支撐腹橋
雙肘支撐於瑜伽球上,兩腳尖及腳後跟合併在一起,動作標準與徒手平板支撐相同。
30~60秒/組,每次練2~3組。
2、瑜伽球卷腹
將瑜伽球置於腰臀部,膝部屈曲90度,卷腹,同時保持瑜伽球穩定和骨盆處於中立位。可通過改變手的位置來增加難度。
10~15次/組,每次練2~3組。
3、跪姿肘滾球
跪姿,將瑜伽球置於肩部下方,前臂置於球上方,保持骨盆與頸部中立位,向前滾動。滾動時髖部前移,再緩慢返回原位。
10~15次/組,每次練2~3組。
4、瑜伽球橋式膝屈伸
仰臥,雙腳跟踩在瑜伽球上,頭肩著地,雙手置於體側保持平衡,屈膝時用雙腳把瑜伽球拉回,使骨盆抬高,至屈膝90度後再伸膝回動,保持脊椎平直、穩定。
15~20次/組,每次練2~3組。
5、瑜伽球靠牆半蹲
將瑜伽球置於牆與後背之間,兩腳同肩寬,兩臂自然平舉於胸前,挺胸抬頭,腰背平直,小腿垂直於地面,緩慢屈膝下蹲至90度,然後回動,保持身體穩定。
15~20次/組,每次做2~3組。
6、直腿倒V起
伏地挺身姿勢,雙臂支撐於地面,略寬於肩,雙足併攏,置於瑜伽球上,屈髖至90度(膝關節可略屈曲),使身體呈倒V字形,雙腳帶動瑜伽球滾動時,要保持軀幹穩定,然後伸直至身體水平,不要塌腰。
10~15次/組,每次練2~3組。

由於瑜伽球提供的是不穩定的平面訓練,在進行難度較高的動作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受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5407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