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中藥材,茯苓是一種用於治療氣虛、補肺脾的中藥材,大家都知道茯苓是個好東西,但在生活中卻有不少人不知道該如何去服用它。在很多老人眼中,也有了「一兩茯苓一兩金」的說法,那麼具體都有哪些食療作用呢,茯苓在生活中又該怎麼吃呢?
茯苓是一味從古至今都備受歡迎的藥食同源,早在《神農本草經》中便有所記載,將茯苓列為上品,而且還被譽為''四時神藥'',不分四季,無論寒熱,與多種藥物搭配,都能發揮它獨特的功效。
當然,人們熟知的便是它的祛濕功能。但與其他祛濕藥不同,茯苓的利水滲濕功效,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加上它藥性平和,既可驅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而且還可以寧心安神,對於脾虛引起痰濕重、水腫、食慾不好、大便不成形、肚子脹等都很好用。
吃茯苓的好處1:健脾
茯苓可以用來健脾,這是最常被提到的一種功效。尤其是對於那些久病瘦弱以及食欲不振的人群有很好的效果,針對氣虛脾弱的腹瀉患者也可以達到扶脾益氣的作用。
建議大家在食用的時候可以搭配白術或者山藥一起,能增加食療功效。

吃茯苓的好處2:提高免疫力
茯苓的蛋白質和卵磷脂的含量都比較高,所以能有效地強身健體,促進人體的免疫能力,誘發干擾素和白細胞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還有著抗腫瘤以及減輕化療副作用的神奇功效。
另外,女性朋友們也可以適量的吃一些茯苓,不僅可以延緩衰老,還能夠美容養顏。畢竟從古至今茯苓被譽為美容養顏佳品,就連慈禧太后長壽美容的方法裡面都有茯苓這類中藥材。

吃茯苓的好處3:緩解感冒咳嗽
秋冬季節特別容易感冒,可能會有咳嗽,痰多的症狀。這個時候,我們就推薦您吃些茯苓,對於感冒有著特別的治療效果。
當然啦,如果感冒比較嚴重的話,還是要去醫院看看醫生,採取更直接的治療措施。

吃茯苓的好處4:養心安神
茯苓的這種功效,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對失眠多夢、心悸、心神不寧等問題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推薦常年睡眠品質差的人不妨試一試吃些茯苓,可以改善睡眠。
那麼,茯苓可以怎麼吃呢?具體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茯苓吃法花樣多
1. 茯苓粥
茯苓粥是最簡單的吃法了,而且用茯苓粉煮粥是最快、吸收最好的。清代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裡記載:茯苓若入煎劑,其切作塊者,終日煎之不透,必須切薄片,或搗為末,方能煎透。
我們平時可將茯苓碾成粉,在把粥煮到半熟的時候,放入2~3勺茯苓粉(一人的量),攪勻後煮熟就可以了。大人、老人小孩都可以吃。
2. 茯苓山藥糕
可準備適量茯苓、山藥、糯米粉 1勺、雞蛋 2個、優酪乳 200毫升、黑芝麻少量、蔓越莓 少量
先將雞蛋,蛋清和蛋黃分離,在蛋清中加入適當的白糖,用打蛋器將蛋清打成細膩的泡沫形狀。再將茯苓,山藥,糯米粉(糯米粉少放)混合在一起,加入蛋黃,優酪乳,攪拌均勻。最後將打好的蛋清添加到攪拌好的粉糊糊中,攪拌均勻。將糊糊放到容器中,上面加上蔓越莓,黑芝麻,上鍋蒸,開鍋後5分鐘,關火,取出即可食用。
這個茯苓糕的配料可隨意增減,可以根據自己的胃口調,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配不通的食材:
脾胃虛寒的人可以配些乾薑、陳皮;有積食的人可以配些雞內金;睡眠不好的人可以配蓮子,腰酸夜尿多可以配芡實、核桃等補腎的,只要都磨成細粉就可以了。

3. 五白糕
這可是最適合美白淡斑的食療方,臉色黃、暗,長斑,脾虛痰濕重、腹脹、食慾不好都適合!
先準備配料,如白扁豆 50 克,白蓮子 50 克,白茯苓 50 克,白菊花 15 克,白山藥 50 克,麵粉 100 克,白糖 100 克。然後將前 5 味洗淨,烘乾,磨成細面,與麵粉調勻,加水和麵,或加鮮酵母令其發酵,發好後揉入白糖,上籠武火蒸 30 分鐘,出籠後切成塊狀就好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