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做對這4件事,尿酸控制好遠離痛風的煩惱

abby| 2019-03-11| 檢舉

尿酸高是人體內有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因代謝發生紊亂,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而尿酸過高則是導致痛風的根源所在,嚴重者會在關節處形成結晶,最終引起痛風石。雞鴨魚肉、龍蝦螃蟹,現代飲食越來越美味,越來越豐富,帶來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就是尿酸也越來越高。尿酸作為機體嘌呤代謝的產物,一旦過高會增加痛風風險。不過大魚大肉的也別驚慌,只要睡前做好四件事,就再也不怕尿酸升高了。

晚上做對這4件事,尿酸控制好遠離痛風的煩惱

1、由於尿酸鹽的溶解性有依賴溫度的特性,在25℃時溶解能力會下降約一半。而夜間或淩晨第一蹠趾關節的溫度,就在25℃時左右,加上此時血液迴圈緩慢,尿酸更容易沉積,所以睡意預防比睡後預防更好。

2、人體在一天活動之後,夜間開始關節休息。不過休息期間,關節滑液中的游離水分流失加快,導致尿酸鹽含量升高,容易引起尿酸鹽沉積。

晚上做對這4件事,尿酸控制好遠離痛風的煩惱

3、中醫觀點也認為,夜間11-12點期間是膽經最旺,濁毒易循肝經趨於下焦,加上氣滯血瘀,肝失疏泄,容易在夜間引發疼痛。

1、注意腳部保暖

入睡時不要把腳伸出被窩之外,保證足部溫度。因為人雖然是恆溫動物,但四肢末端的體溫相比軀幹、心臟為低,更容易引發尿酸鹽在各個關節處的沉積。

晚上做對這4件事,尿酸控制好遠離痛風的煩惱

2、睡前泡泡腳

睡前以中醫理療方式,加入中草藥進行泡腳,能夠改善促進足部血液迴圈。中草藥有效成分通過足部穴位、皮膚表層、反射區,進入人體且被吸引,令機體產生相應的藥理效應,促使各部位機能、組織器官的氣血運行正常。

晚上做對這4件事,尿酸控制好遠離痛風的煩惱

3、補充足夠水分

夜間由於無法及時排出尿液,使尿酸濃度上升到飽和值,增加痛風性結石的風險。所以睡前最喝上一杯水,有利於尿酸的溶解排泄,降低痛風的腎損害風險。

4、刮肝經

《黃帝內經》:人臥血歸於肝。睡前刮肝經能改善肝經運行,促進濁毒排泄,減少其在關節和經脈的滯留。刮肝經的訪求很簡單,用手掌從大腿根部推至膝蓋處,反復多次即可。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謝帕莎副教授提醒大眾,尤其是白領人群,不要輕視高尿酸的危害,一旦尿酸過高,會導致關節、腎臟等組織中尿酸鹽沉積,從而引發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尿酸性腎結石等,嚴重的會出現尿毒癥、腎衰竭,危及生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286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