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天之計在於晨」。上一次的21天早起打卡活動,就讓很多朋友體會到了早起的好處:

這只是小編整理出來的冰山一角,關於早起的更多好處,我們繼續往下面看。

早起的7大好處
美國《赫芬頓郵報》曾專門介紹過關於早起的7個健康好處:
1、快樂感更強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早起者的情緒更積極,自我健康感更好。早起者沐浴晨光可能是心情舒暢的一大原因。
2、成績更好
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刊登德克薩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百靈鳥型」(早起)大學生的成績點比「夜貓子型」(熬夜)大學生整整高出一個點。
研究負責人丹尼爾·泰勒博士說,「百靈鳥型」學生生活更規律,準時上課,學習更主動,且沒有熬夜帶來的健康問題。
3、精力更旺盛
研究發現,早起者通常醒得更快,而且頭腦更清醒,能夠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較高的活動,也不容易犯困,精力更旺盛。

4、上午效率高
「夜貓子」睡眼惺忪的時候,早起者可能已經完成晨跑、做好早餐、處理完一大堆事務。對於當天更具挑戰的活動,早起者更可能會早早制訂計劃並及時付諸實施。
5、做事更認真
多項性格研究發現,責任心強的人效率更高、組織性更強、目標更明確、更關注細節。一些研究發現,早起者頭腦更清醒,遇事提前計劃,行動更加果敢。
6、患抑鬱風險小
研究發現,愛熬夜的人更容易罹患抑鬱症。習慣早起的人做事更井井有條,準備充分,極少慌亂,因而更少抑鬱。另一大原因是,早起者睡眠充足,缺少睡眠也是抑鬱症的一大誘因。

7、為人更和善
2013年,雪梨大學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習慣早起的人通常更和善。更少出現「黑暗三性格」,即自我中心(自戀者)、熱愛冒險刺激且心狠手辣(心理變態者)和善於撒謊喜將人玩弄於股掌(權謀者)。

如何做到早起?
對於平日裡習慣了賴床的人,如何做到早起呢?下面三個方法也許能幫到你。
1、充足睡眠是早起的必要條件
睡眠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幫助我們恢復體力和精力,同時守護著我們的健康。
我們每人每天都需要7~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來幫助自身注入活力。如果你累了,那麼給自己一個充足而舒服的睡眠,第二天你會在清晨活力十足地醒來。
2、克服熬夜的誘惑
在睡前看手機、電視以及使用筆記本電腦,都會剝削我們的睡眠時間,從而讓我們在第二天不願起床。為了保證睡眠時間,我們至少應在睡前一小時遠離電子產品。
此外,我們感覺疲憊有睡意時就應該準備睡覺,而不是刻意制止睡眠。拒接熬夜,你才能夠成為早起的人。
3、做好早起後的生活規劃
如果你對一件事物充滿期待,那麼你一定會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要想早起你可以嘗試規劃你的一天,為自己設定一些值得期待的事情。比如晨起後讀書、冥想、健身、洗澡、吃早餐或者約朋友進行活動都是很好的選擇,這會讓你對早起這件事情充滿期待。
早起的好處有這麼多,不早起真的就太浪費人生了。
其實老實說,早起其實也就是一秒鐘的事兒。不糾結,不躊躇,從明早起,做一個早起的人兒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2061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