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病、高發病,其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是其它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 高血脂 睡眠 健康 醫生
高血壓治療過程中醫生會建議患者使用長效降壓藥物,以通過合理控制血壓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降壓?
降壓目的及標準
降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控制血壓水平達到預防、延遲各類心腦血管疾病及其它併發症的發生機率,控制高血壓疾病的發展進程,預防高血壓急症、亞急症等重症高血壓的發生機率。
注意通常高血壓的降壓達標標準在140/90mmHg 以下,高風險患者降壓達標標準為130/80mmHg;
老年患者的收縮壓要降至150mmHg,如患者合併有糖尿病或腎病,則降壓目標則要控制在130/80mmHg;達到上述標準可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 高血脂 睡眠 健康 醫生
常用5大類抗高血壓藥物
目前臨床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包括利尿劑、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等。
利尿降壓藥: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老年高血壓治療首選,其也適用於多種高血壓患者,單獨使用也可獲得理想的降壓效果,
在其它抗高血壓藥物無法達到理想效果時,也可以適當利用利尿降壓藥來獲得更好降壓效果。

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 高血脂 睡眠 健康 醫生
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分為α 和β 兩種,其中前者不會影響心排血量,不會出現心跳過速等不良反應,後者經濟性更為突出。
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不僅能夠單獨使用,還可以與利尿劑、鈣拮抗劑等藥物聯合應用。
鈣離子拮抗劑:主要通過阻滯鈣通道來達到降壓的目標,該類藥物可以擴張血管及負性肌力,在達到降壓治療目的同時,不會對腦、冠狀動脈、腎血流量產生影響。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 主要通過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的生長達到降壓目的,
這類藥物適用範圍十分廣泛,輕度、重度高血壓患者均適用,且其不僅可以控制高血壓,還可以治療高血壓導致的部分併發症。

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 高血脂 睡眠 健康 醫生
遵循4大原則,合理用藥:
1、小劑量原則。降壓藥物需要長期終身服用,必須充分考慮患者的耐受性及用藥安全性,因此初始治療時要採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
2、長效製劑原則。中、短效製劑可能需要每天用藥2 ~ 3 次才能達到平穩控制血壓的目的,因此要儘量採用藥效可持續24h 的長效藥物,每天用藥1 次即可有效控制夜間血壓及晨峰血壓。

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 高血脂 睡眠 健康 醫生
3、聯合用藥原則。如患者應用低劑量單藥時無法達到滿意的降壓效果,可以採用2 種及以上藥物聯合應用,2 級及以上高血壓患者通常需要聯合用藥,既達到較好的降壓效果,又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針對血壓在160/100mmHg 或中危及以上的患者,起始治療即可採用小劑量固定復方製劑或聯合用藥。
4、個體化原則。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耐受性、個人意願等個性化的選擇適合患者的降壓藥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201359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