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俗話說「粗茶淡飯,有益健康。」

古人對飲食保健的看法是「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也就是說,能夠保證人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飲食,需要做到精粗、葷素、糧菜的合理搭配。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如今,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人們的飲食從「精細化」又重新回到傳統的五穀雜糧,認為是回歸健康生活的必要選擇。

然而,五穀雜糧不吃不好,但也不能隨便吃,也不能多吃。

首先,五穀雜糧的吃法因人而異。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不同的五穀雜糧,其功效作用各不相同,適合的人群也不一樣;不同顏色的五穀雜糧也有不同屬性,一般來說,黑色入腎,紅色入血,黃色入脾,青色入肝,白色入肺。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男性:養胃為主

男性為「陽剛之體」,比較熱氣,加上現代男性應酬多,經常大魚大肉,身體容易虧損,因此更需要吃些雜糧;應酬多的男士應注意養胃,平時多喝苦蕎茶。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女性:養血為主

女性一生以養血為本,因此,主食之外可適當多吃紅棗、枸杞子、赤小豆、熟地、黑豆等有補血功效的食物,將它們用來煲湯、煲粥都可以。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老人:少吃多餐

老年人「氣血不足」、「形體衰退」,身體各項功能開始減弱,脾胃也不好,在吃雜糧時應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為便於消化吸收,還要注意儘量將食物煮得熟一些、爛一些。

建議老人可在一日三餐之外的時間吃些雜糧,比如花生、小米粥、黍米餅,也可適當吃些桃仁、杏仁等有益心臟的食物。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小孩:健脾為主

小兒「脾常不足」、「形而未全」,這決定了他們需要更加全面的營養;小兒吃雜糧一定要少量,而且要煮得稀些,添加雜糧時應以健脾為主,比如淮山、茯苓。

其次,五類人群不宜多吃五穀雜糧。

(1)有痛風病症的人群

五穀雜糧類食物,通常含有大量草酸,如果過量食用很有可能誘發痛風;尤其豆類食物,少量食用就會導致尿酸增高,甚至還有可能誘發其他併發症。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因此,建議有痛風等病症的人群儘量少吃五穀雜糧類食物,以免導致痛風發作。

(2)缺鈣和貧血的人群

穀物的植酸、草酸含量高,會抑制鈣質,尤其抑制鐵質的吸收,所以缺鈣和貧血的人群,吃穀物的時候要講究方法,比如,牛奶別和五穀飯一起吃,就不會影響鈣質吸收。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又比如,有貧血問題又喜歡吃雜糧的女性,可適當補充點紅肉,因為紅肉所含的血基質鐵,可不受植酸影響,可改善貧血問題。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3)患有腎臟疾病的人群

五穀雜糧的蛋白質、鉀、磷含量偏高,如果當成主食食用,有可能會加重腎臟負擔,從而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因此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日常飲食中要注意少吃五穀雜糧類食物。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4)消化功能障礙者

消化功能有問題的人群(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不宜吃五穀雜糧,因為這類食材較粗糙難以消化,進入腸胃後很容易造成物理摩擦,加重腸胃負擔,從而導致疾病嚴重。

五穀雜糧雖好,但醫生說這5類人要少吃!

(5)糖尿病人

五穀雜糧雖然因為纖維夠,有助於降血糖,醫護人員多鼓勵糖尿病人吃,但一旦糖尿病合併腎病變,這時就不能吃雜糧飯,得回過頭來吃精白米,因此糖尿病人即使吃五穀雜糧,也要控制份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744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