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慢病患者請注意:這些運動註定與你無緣

適當的體育鍛鍊對增強心肺功能有幫助,可改善生理機能,預防疾病,延緩衰老。

5種慢病患者請注意:這些運動註定與你無緣

但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有益於健康,尤其是對於一些慢病患者來說,如果運動不當,不但起不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可能誘發或加重原有病症。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給慢病患者們開一張科學運動方。

受訪專家

中華醫學會老年病學會委員 金恩澤

5類病患者的運動方

患有不同病症的人群該如何選擇運動方式呢?5類慢病患者尤其應當注意。

1、心肺疾病患者

不建議跑步、游泳

該類患者可進行緩和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

散步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降低血壓,預防肺心病。每次散步最好堅持20~60分鐘,每日1~2次。

5種慢病患者請注意:這些運動註定與你無緣

太極拳對高血壓、心臟病等慢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患者還要記得攜帶急救藥品,運動時最好能結伴,以防意外發生。

運動過程中若出現心慌氣促、胸痛胸悶等,應立即停止運動,就地休息,服用攜帶的急救藥物。

2、高血壓患者

避免舉重、憋氣

高血壓患者應避免舉重、拉力器、伏地挺身等過度屏氣和用力的鍛鍊方式。可以採取間歇走的方式鍛鍊。

走路時注意姿勢鬆緩,讓血管放鬆、血壓下降。步速可控制在每分鐘70~90步,約每小時3~4千米的速度,持續走10分鐘。之後,可逐漸加快步速或在坡地行走。

另外,運動前後患者要測血壓,佩戴運動心率監測設備,總運動時間控制在60分鐘內,有頭痛、頭暈或面紅症狀應停止。

3、糖尿病患者

忌空腹運動,運動帶著糖

糖尿病患者可進行快慢交替步行、床上肢體運動、太極拳等,身體較好的也可進行慢跑、跳繩、騎自行車、游泳、跳韻律操等。

5種慢病患者請注意:這些運動註定與你無緣

糖友運動最好在晚飯後2小時進行,應避免強度過高。出現血糖過高或過低,有合併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心率失常眼底病變等情況時,不宜運動。

運動時建議攜帶一些餅乾、糖果,如果出現心慌、頭暈等低血糖症狀,可立即食用。

4、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不能瑜伽、倒走

身體狀況好的可在單槓上做引體向上,身體素質一般的可雙手握著單槓、兩腳懸空吊一會兒。手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再做,一天重複多次。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不宜進行瑜伽、倒走、仰臥起坐、抽陀螺、桌球、羽毛球、網球等運動。

一是因為這些運動會過度伸展,二是很多球類運動對身體移動速度要求較高,容易傷到腰部。

此類患者運動時注意動作輕柔,避免頸部、腰部負重。當出現頸腰勞累、手腿發麻、行走不穩等情況,請立即休息。

5、退行性骨關節炎患者

避免跑步、爬樓

此類疾病常和骨質疏鬆症合併存在。患者需進行適度力量訓練及負重有氧、柔韌性訓練,如散步、瑜伽、太極拳、八段錦等。散步以沒有氣促、心悸為度。

平時可在看電視時做一些抬腿運動,方法是腿繃直,平行上抬,目的是加強股四頭肌的力量。

許多老年朋友將爬山、爬樓作為每天必行的健身活動,但這兩種運動會加重下肢關節軟骨磨損,不適合骨關節炎患者。

這類患者鍛鍊還要避免高強度,多留意肌肉關節疲勞甚至疼痛這些預警信號,一旦出現,停止鍛鍊。

運動解乏的4大誤區

我們經常能看到有人在運動後,或癱坐在地上,或拿起礦泉水一飲而盡……殊不知,這些不恰當的休息方式不僅解不了乏,甚至有害健康。

5種慢病患者請注意:這些運動註定與你無緣

誤區1:

運動後大量飲水

大量飲水,可能會引起「水中毒」,出現頭暈眼花、嘔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肌肉痙攣等。

建議少量多次補充飲水,水溫控制在10℃~20℃。如果進行體力消耗較大的運動,在運動後2小時內應及時補充含低聚糖、多肽的飲料,利於身體肌糖原的重新合成,有助於疲勞恢復。

誤區2:

運動後立即躺下或蹲坐

運動後立即躺下或蹲坐,容易出現頭暈、眼花、甚至昏倒。所以,建議運動後不要馬上停下來,最好做一些放鬆、整理或拉伸運動,還可以按摩肌肉,能促進疲勞恢復。

誤區3:

運動後馬上洗澡

運動後馬上洗澡,會令汗腺排汗「戛然而止」,熱散發不出來,對身體恢復不利,甚至會引起肌肉痙攣,降低免疫機能,引發感冒、傷風和氣管炎等疾病。

建議運動後應先擦乾汗液,不要吹電風扇或進入很冷的空調房,等不再出汗時再沐浴。

誤區4:

運動後盲目進食

各消化腺的正常分泌需要在運動結束後20~30分鐘才能恢復,所以建議運動後稍作休息再進食。

特別提示

一般而言,運動後通過積極性休息(即放鬆、整理、拉伸運動),比消極性休息(如坐下或躺下休息),更有助於促使疲勞恢復。

不同運動最好選擇不同的休息方式,可讓心臟以及肌肉快速消除疲勞。

例如,騎自行車時,後背長時間保持拱形,容易出現後背及手臂疲勞、酸痛。運動後可以按摩腰腿等疲勞部位,也可以選幾個拉伸腰部的瑜伽動作進行練習,以放鬆肌肉; 跑完步後,則應做一些腿部拉伸運動,可減少肌肉酸痛和關節損傷,還可以取一個網球,從腳踝滾動到膝蓋後側,疼痛位置可多按摩幾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606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