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OA)是一種最常見的慢性、延展性、退行性關節疾病,以關節軟骨的變形、破壞和骨質增生為主要特徵。臨床具體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僵硬、腫脹、畸形,使患者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範圍內大約有3.55億人患有骨關節炎。近20年來我國發病人數不斷攀升,截止2015年患者已達1.5億,是骨關節炎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很多人都覺得骨關節炎是一種老年病,實際上,骨關節炎近年來已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在電腦前久坐不動的上班族,長時間把握方向盤的駕車者,愛穿高跟鞋的女士和長時間按手機鍵盤的「新潮族」等年輕群體都是骨關節炎的易發人群。
骨關節炎發病後期,患者的活動逐漸受限,甚至還會因為喪失關節功能而導致殘疾,所以又被稱之為「致殘殺手」。

無根治手段,以藥物控制為主
令人遺憾的是,骨關節炎作為一種常見疾病,目前尚沒有根治手段。
目前,我國骨關節炎患者的常規治療包括口服消炎止痛和氨基葡萄糖類藥物、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物理治療和外科手術等。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指南唯一推薦的骨關節炎治療藥物為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然而該類藥物卻無法延緩關節軟骨磨損和骨關節炎的進展。因此在預防關節炎進展方面,目前還沒有一種有效的干預方法,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治療手段。

脂肪幹細胞為骨關節炎治療帶來曙光
隨著組織細胞工程學和基因工程學的發展,應用幹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已成為研究重點。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並能分泌大量細胞因子,作為間充質幹細胞理想來源的脂肪組織屬醫療廢棄物,來源廣泛,容易獲得。自體脂肪幹細胞用於細胞治療,無免疫原性,具有強大的成骨,成軟骨,成脂肪,成肌肉等多項分化潛能和免疫調節功能,能促進造血和血管新生,其抗炎症、促進成功細胞增殖等功能對膝骨關節炎的治療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2016年,鮑春德教授主導的「評價異體脂肪來源間充質祖細胞治療膝關節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單中心、隨機、雙盲的Ⅰ期臨床研究」順利通過國家衛計委官方備案,我國脂肪幹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正式進入日程。

2017年,《美國運動醫學雜誌》刊登了Chris Hyunchul Jo 等韓國學者發表了「自體脂肪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研究文章。
文章中提到,Chris Hyunchul Jo 等人對他們此前一項臨床試驗的受試者進行了為期2年的隨訪研究。結果顯示,在這2年期間,患者關節疼痛有明顯的減輕,關節功能獲得改善。通過關節腔注射自體脂肪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關節炎安全有效。

各項指標的改善情況
2017年,《實用骨科雜誌》刊發了蘭州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陝西省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多位骨科醫生的一項臨床研究成果。

醫生們選取了30名膝關節輕中度骨關節炎患者,在其節腔內注射人脂肪幹細胞復合玻璃酸鈉、富血小板血漿。在進行干預治療後2—3個月,患者的膝疼痛減輕,關節活動度較前增大、生活質量提高。
相信在眾多研究者的努力下,不久的將來,使用脂肪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一定會為廣大患者帶來新的福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524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