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十胃九病」,胃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造成睡眠不實,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沒有吃什麼傷胃的食物,卻不知不覺患上了胃病,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你犯過的以下「十宗罪」。
1.邊吃邊說

食不言,寢不語,這是古話。放到現在,為了能夠認真的「細嚼慢咽」,所以也要忌諱吃飯時說話或大口吞咽。
避免咽下的氣體多,導致噯(ǎi)氣(指氣從胃中上逆。胃出而作聲,多見於飽食之後,也就是通常說的打嗝)等消化不良反應。
2.口味重

烤制或腌制的食物雖然口感很棒,但經常吃的話,會增加致病風險。而且,高鹽重口味食物會加重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也會損傷胃黏膜的保護層,增加病變機率。
3.吃水果不講究

含有豐富鞣質的那些水果,如柿子、山楂、棗等,其鞣質可在胃內與胃酸、果肉蛋白髮生作用,形成膠凍狀物質,最後可能形成胃石。
因此,對於胃排空較慢的中老年人而言,一定要記得別空腹吃大量柿子、山楂等。

4.愛喝高度酒
小酌怡情,貪杯傷胃。酒精飲品在20°以上時,每小時飲用超過100ml,就可能會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
飲酒時儘量選擇低度酒,且不要過度飲酒,避免急性傷胃。
5.愛煙成魔

抽菸的人以為尼古丁只會進入肺,殊不知,煙霧也會隨著消化道進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
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縮、痙攣,胃黏膜缺血、缺氧,長此以往形成胃潰瘍。
6.藥物刺激

很多在吃藥後,感覺腸胃不適,很難受,這可能是藥物刺激到了,常見的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都是對胃可能造成刺激的藥物。

7.飲食不衛生
不飲生水,不吃生食,這也是遠離胃病的基礎常識。
不潔的食物和飲用水是幽門螺桿菌的主要來源,帶有病原體的食物可能導致急性腸胃炎。
8.吃飯沒準點
「廢寢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人的習慣,然而就是無意間的飢一頓、飽一頓,會慢慢侵蝕胃的健康。
以為胃是一個嚴格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於及時消化食物。
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你的胃,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9.暴飲暴食
早飯匆匆忙忙、午飯簡單對付、晚飯暴飲暴食,甚至還有人睡前再來點夜宵,健康的胃往往就在任性的吃和暴飲暴食中被破壞。
因為暴飲暴食會使得胃部擴張,變得越來越大,讓你吃多少也感覺不到飽。
長此以往會誘發胰腺炎、胰腺ai,而胰腺ai的死亡率高達20%-40%。
10.愛咖啡也愛濃茶

當飲濃茶、喝咖啡成為一種流行時,又有誰知道,濃茶和咖啡除了提神醒目以外,也會傷害胃的健康。
濃茶和咖啡都是中樞興奮劑,能通過神經反射直接影響胃粘膜,導致胃粘膜充血、分泌功能失調、粘膜屏障破壞,從而促發胃炎、胃潰瘍的發生。
要防止胃酸侵蝕胃粘膜,胃餓的時候或者稍微有點不舒服就吃點蘇打餅,很管用。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
有好的方法才能養好胃,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養胃方法。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少吃多餐,飯只吃七份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忌暴飲暴食。
2、改變飲食習慣
按時就餐,坐著吃飯不要站立或蹲著。戒吃辛辣、油炸、煙燻食物如燒烤等,不吃過酸、過冷等刺激強烈的食物,不飲酒,少飲濃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3、積極食療
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均有養胃效果適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殺菌可以幫助消除炎症,建議多吃;另外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
4、按摩保健

飯後、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64圈。完畢搓熱雙手按摩小腹。
5、平心靜養

胃病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5113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