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朋友圈養生文章,男子照做身亡!這個害人說法,快告訴家裡人

最近,有個關於三伏天的新聞引起了小編注意:

黑龍江一位58歲的趙先生,前段時間在和朋友吃飯時,喝了點冰啤酒後,飯還沒吃完就倒在了地上。送去醫院時被診斷為急性心梗,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輕信朋友圈養生文章,男子照做身亡!這個害人說法,快告訴家裡人

據了解,趙先生本來有心臟病基礎,每天按時服藥,病情控制基本穩定。但前段時間他看了朋友圈一篇文章,說到:三伏天作為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不能吃心血管藥,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趙先生信以為真,便按照文章所說,從入伏開始停藥,後面導致悲劇發生。

說起來,其實像趙先生這樣擅自停用心血管藥物的情況還真不少。

有很多人都有著「不願意吃藥、藥物對自己有副作用」的心理,看到類似「夏天血管擴張,血壓可以自己降下來」的謠言,就選擇自行停藥。

輕信朋友圈養生文章,男子照做身亡!這個害人說法,快告訴家裡人

這些想法,其實都是對藥物的誤解。吃藥本就是為了控制病情,擅自停藥會讓自己血壓、血管都處於不穩定、危險的狀態,導致意外發生。

另外,還有一點其實要提醒大家的是,三伏天也是心血管疾病高發的時期,如果家裡有心血管病的患者,也請務必小心!

三伏天,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第二高峰期!

一般人可能認為,心腦血管疾病發作多發生在寒冷的冬春季。但氣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造成影響。

天氣熱時,氣溫對心腦血管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高溫天氣可使人體體表毛細血管擴張,致使流向體表的血液較多。這種血流分布有利於人體散熱,但卻容易導致流向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下血液相對減少。 另一方面,氣溫升高,心跳、血流速度會加快,心肌耗氧量也會隨之增加。

輕信朋友圈養生文章,男子照做身亡!這個害人說法,快告訴家裡人

如果是患有高血壓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原本就血管調節能力差、心血管脆弱,遇見外在的一些刺激,就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萬一碰上家人發生胸痛,怎麼辦?

心絞痛:表現為前胸部有壓迫或絞榨感,持續數十秒或數分鐘,有時也可表現為牙痛、頸部緊縮感和上腹部不適。

急性心肌梗死:上述症心絞痛狀持續10分鐘以上,出冷汗、心跳加快、呼吸加速、可有瀕死恐懼感,常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肥胖等危險因素。多數人心梗前有心絞痛病史。

假如是上述兩種情況,這樣處理:

讓患者平臥、安靜,最好能吸氧; 讓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片,阿司匹林3~4片(300~400毫克)嚼碎吞服; 儘快通知120救護車送醫,可行溶栓治療(時間窗6~12小時內)。

天氣熱時,避免做這 5 件傷「心」事!

1、擅自停用藥物

像上面趙先生那樣,如果是有心血管疾病正在服藥的人,不遵從醫囑自行停止用藥,會導致自身心血管情況處於不穩定狀態。

雖然在不同季節血壓可能會有波動,但藥物到底怎麼吃,最好根據自己的主治醫生的建議來執行。

2、喝水太猛或太少

輕信朋友圈養生文章,男子照做身亡!這個害人說法,快告訴家裡人

三伏天稍微行動一會都會大汗淋漓,為防止血液濃縮,及時補充水分很有必要,特別是老年人和體弱者更要注意科學飲水。

最好是採用「多次少飲」的方法補充人體必需的水分,即使感覺不太渴也要注意喝水,飲料以清茶、涼開水、含鹽飲料為好。喝的時候也不能一次喝太猛,以免對心臟造成負擔。

3、空調溫度開太低

對於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忽熱忽冷,易造成血管頻繁地舒張、收縮,導致血壓波動。

輕信朋友圈養生文章,男子照做身亡!這個害人說法,快告訴家裡人

所以日常使用空調,注意空調溫度不可調得太低,一般室內外溫差保持在7~8攝氏度為宜。

4、情緒過於激烈

天熱時情緒本就不容易控制,容易激動。太過生氣時,會讓血壓瞬間上升,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特別是外出或旅遊,遇見人群擁擠時,記得互相體諒,避免情緒過激發生意外。

輕信朋友圈養生文章,男子照做身亡!這個害人說法,快告訴家裡人

5、洗冷水澡

有不少人喜歡在運動後或者從室外回來時,洗個冷水澡,但這麼做對心血管刺激很大。

人在覺得熱的時候,體內血管處於收縮狀態。如果這時接觸冷水,會讓血管激素收縮,引起心梗、腦梗等心血管意外。

小提示:如果忘記吃藥了,需要補吃嗎 ?

一般來說,如果兩次吃藥的間隔時間已經過了一半,就不必補吃了,下次該吃幾顆就吃幾顆,不需要加量。如果時間還沒到一半,可以補吃一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400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