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與衰老有關的常見病,其後果是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變形,嚴重者出現合併症,甚至死亡等問題,嚴重損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1)影響骨質疏鬆的因素
雌激素缺乏是絕經後骨質疏鬆的主要病因。婦女絕經後,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謝發生明顯變化,主要是骨吸收作用增強,雖然骨重建也增強,但骨吸收和骨破壞過程遠遠超過骨形成的過程,而造成骨量的丟失,絕經後婦女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比例顯著高於男性。絕經後10年內骨丟失速度最快。
營養因素對骨質疏鬆症有一定的影響,低鈣攝入會加速絕經後骨質的丟失,特別是骨峰值低的婦女更易發生骨質疏鬆症;維生素D攝入不足可影響腸道鈣的吸收和轉運,而且長期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骨軟化症,增加骨折的風險:營養不足或蛋白質攝入過多、高磷及高鈉飲食、大量飲酒和咖啡等均為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
(2)骨質疏鬆症的營養防治
1)絕經後婦女鈣的RNI為1000mg/日,鈣來源應以飲食為主,當從飲食中不易達到上述推薦量時,可選用藥食同源的養骨產品來增強骨吸收作用,減緩骨破壞過程。
2)適度體力活動,負重運動有利於骨骼發育及骨量增加,同時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照射可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
3)適量食用大豆或大豆製品(豆漿),或補充大豆異黃酮(80mg/日或以上)有可能減少骨量的丟失。
4)補充維生素D,注意每日有一定時間的戶外活動,並適當補充維生素D。尤其是缺乏戶外活動的老人
5)摒棄不良習慣,如吸菸、過量飲酒和咖啡都不利於提高骨峰值
在更年期更會增加骨礦丟失。
6)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有雌激素類、雙磷酸鹽類、活性維生素D類等可減低骨折的發生率,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高血壓病、高血脂與冠心病的營養防治
婦女絕經後高血壓病發生率高於男性;絕經後雌激素下降使血脂異常、糖代謝異常等,冠心病的發病率快速增加,冠心病是50歲以上婦女首要死因,女性心猝死率為男性的1/3,而心肌梗死病死率高於男性。與冠心病有關的營養因素有能量、飽和脂肪攝入過高、肥胖,以致維生素、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等
(1)控制能量攝入,控制體重,推薦低脂肪(供能比25%)高碳水
化合物(供能比≥50%~60%)的膳食。建議採用含油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多的油脂,如茶油、橄欖油、魚油、玉米油等,膽固醇攝入量≤300mg/日。
(2)高纖維、高營養、低鹽膳食,食鹽攝入控制在6g/日以下;相對的高維生素、高鈣、高鎂、高鉀膳食,多食蔬菜、水果和薯類;鈣供給1g/日以上。
(3)增加大豆類食品的攝入,大豆蛋白乾擾腸道膽固醇的吸收大豆異黃酮--植物雌激素、大豆卵磷脂、植物固醇有利於血脂正常。
(4)補充葉酸400~800ug/日,吡多醇(維生素B6)2~4mg/日。以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濃度。
(5)補充煙酸(維生素B5,20mg/日)、維生素C(100mg/日),以降血脂。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