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藥當中有屬於五加科植物的人蔘、西洋參,屬於桔梗科的黨參、沙參。但是,還有一味葯物的名字當中帶有參字,卻和其他參類基本沒有什麼親緣關係。說到這裡你也許已經猜到了,這味葯就是丹參。丹參,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參的乾燥根及根莖,和其他參相比,丹參基本沒有什麼補益作用。可是,這並不妨礙丹參成為一味十分重要的藥物,今天就給你介紹這個不一般的「參」。
丹參的植株和紫蘇十分相似,莖是方的,花是唇形的,因為丹參的根表面及切開後的斷面,都是明顯的紅色,而「丹」就是紅色的意思,而它的外形和人蔘相似,所以叫做「丹參」,是一個以外形與顏色命名的藥物。丹參,並不具備補益作用,分類上屬於活血化瘀葯。
丹參的作用十分廣泛,既可以作為活血止痛藥,治療各種瘀血痛症;也是活血通經葯,用於治療瘀血引起的月經不調;還是一個很好的傷科用藥,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病證有活血療傷的作用。而且丹參對於癥瘕痞塊也有一定效果。
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肝經。具有祛瘀止痛 、活血通經、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作用。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的作用。一般用量為9~15g。
丹參治療血瘀氣滯所導致的心腹、胃脘疼痛,與檀香、砂仁配伍,以活血行氣止痛,如丹參飲;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及產後瘀血阻滯的腹痛,可單味為末,也可以和紅花、桃仁、益母草等配伍;治療癥瘕積聚,與三棱、莪術等配伍。丹參性微寒,是一個涼血活血藥物,對於溫熱病出現熱入營血,擾動心神,出現煩躁不安,可配伍地黃、玄參等清熱涼血藥物使用,如清營湯。丹參還可以治療心陰血不足,虛熱內擾之心悸、失眠,與酸棗仁、阿膠、人蔘等配伍,以益氣養血、養心安神,如天王補心丹。
丹參活血止痛,化瘀生新,作用平和,有活血不傷正的優勢。丹參善於調節女子月經,宋代醫學家陳自明就提出了「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的著名論斷,將丹參的地位與婦科月經失調基礎方四物湯相提並論,是婦科活血調經的常用藥物,適合女性血瘀經產諸證。但是丹參在配伍時不宜與藜蘆同用,而且孕婦不宜使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