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乾燥,分型調肺。

abby| 2018-01-09| 檢舉

冬至過後,無論怎么喝水,我們還是常常感到口鼻乾燥,有時還會半夜渴醒、鼻腔干痛,甚至流鼻血,很多人認為是上火所致,可怎麼吃清熱祛火藥也無濟於事。殊不知,引起口鼻乾燥的原因很多,對症治療才能有效。

 

口鼻乾燥、咽喉干痛燥邪犯肺

口鼻乾燥、乾咳無痰或痰少黏稠又不易咳出,還伴有咽喉干痛、口渴唇乾等症狀,多為燥邪犯肺。

肺為人體最「嬌嫩」的器官之一,其性喜潤惡燥。燥邪犯肺,易傷肺津,致口鼻乾燥;肺失清肅而出現乾咳無痰或痰少黏稠、不易咳出,因此,治療應以清肺潤燥為主。同時,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正常濕度,除了多喝水,還可以將熱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吸入蒸汽,每次10分鐘,每日2~3次。注意飲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物,如百合,味甘性寒,歸心、肺經,可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是秋冬季節養肺佳品;蓮藕,味甘性寒,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作用;雪梨,味甘微酸,性涼,入肺、胃經,可清肺化痰、生津止渴。

口乾咽燥、喜食冷飲肺胃熾盛

表現為鼻孔乾燥、灼熱疼痛或鼻干出血、咳嗽少痰、口乾咽燥、渴喜冷飲,並伴有口氣穢臭或齒齦腫脹,小便黃、大便乾結等症狀的人,多為肺胃熾盛。

冬季寒冷,在室外,人們常裹在厚厚的棉衣中;在室內,暖氣充足、活動量少。加之寒冷天氣,人們愛多吃高熱量食物,人體內積熱,就會時常出現肺胃熾盛的現象。因此,即便在冬季,也不能一味保暖、補充熱量,還要根據自身體質適當「滅火」,維持身體狀態平衡。建議多吃清瀉肺胃的食物,如甘蔗,可清熱生津、潤燥和中,有效緩解肺胃熱盛;白蘿蔔,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石榴,可滋胃陰、清胃熱。

口鼻干癢、鼻孔有干痂肺脾氣虛

口鼻干癢、鼻孔有干痂,並伴有面色無華、氣短自汗、腹脹、便溏等症狀的人,多為肺脾氣虛。

因脾主運化,肺主輸布,肺脾氣虛,水谷精微無法上升到口鼻,而致口鼻乾燥。調理脾肺,規律生活必不可少,應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過度疲勞;適當進行戶外運動,如慢跑、健身操、太極拳等,增強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另外,可選擇空氣清新的地方練習吐納:調整呼吸,緩緩吸入清氣,吸至最大限度再慢慢呼出,呼氣時,牙關要輕閉,並輕念「噬」字,等到氣全部吐出,再吸清氣,這樣一呼一吸,連續30次,可以調養肺氣、提高免疫力。多吃以下食物可起到補肺固表,健脾益氣的作用。

山藥:《藥品化義》指出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何其穩當。因其味甘氣香,用之助脾……為肺脾二髒要藥。」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可補脾養胃,生津益肺。

黃芪: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補氣力量強,有健脾補中,益氣固表之功。

板栗:《名醫別錄》中,板栗被列為上品,素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板栗亦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歷代醫家認為其味甘平,性溫,入脾、胃、腎三經,養胃健脾效果好,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腹脹、便溏等症狀效果尤佳。

以上為引起口鼻乾燥的常見原因,如乾燥持續時間長,且並無緩解,應及時就診,排除乾燥綜合徵、糖尿病等其他因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8903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