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克春
輸卵管阻塞主要導致女性不孕,占女性不孕的25%至35%,而導致輸卵管損傷的主要原因是盆腔炎。繼發性輸卵管梗阻的發生率和盆腔炎的發生率直接相關。西醫治療大多用通水、腹腔鏡手術、微創手術等等,在術後抗感染治療,但是有一部分患者會發生再次粘連阻塞,遷延不愈,長期以往給患者帶來心理負擔。
慢性盆腔炎以及其導致的輸卵管粘連中醫可以從寒論治,寒主凝、主痛,病機十九條有「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致病之因為「寒」,出現的症狀是「收引」,病在五臟之「腎」。腎主北,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屬陰中之陰而內藏元陽。《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靈樞·調經論》:「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流,溫則消而去之」。經脈喜溫而惡寒,血氣在經脈中,寒者泣澀,溫者通利。若腎中元陽不足,內生陰寒,不能正常地溫煦經脈,則經脈不利,氣血行泣而失其暢行。同時陽氣既虛,血行不暢,局部經脈缺少血氣的正常涵養,則寒邪乘隙襲入,寒主收引,寒邪痹阻經脈,則疼痛。按以上病機分析,本病之寒邪,既有陽虛之內寒,又有外寒之襲入,正虛邪客,內外合邪,虛實夾雜。如若病程冗長,除了陽氣之虛,還有氣血之損,以及久病所生之瘀,寒郁所釀之痰,陳寒不除,痰瘀難消,寒、痰、瘀三邪互結而成痼疾,已不能單純應用溫腎祛寒為治,宜以化瘀祛痰,佐入溫經補虛。
臨證之時我喜用四逆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減治療,當歸芍藥散為仲景治療婦科病經典良方,因脾土為木邪所乘,谷氣不舉,濁淫下流,以塞搏陰血而痛也。用芍藥多他藥數倍以瀉肝木,利陰塞,以與芎、歸補血活血止痛;又佐茯苓滲濕以降於小便也;白朮益脾燥濕,茯、澤行其所積,從小便出。
案例:
某女,32歲,因不孕去醫院檢查診斷為輸卵管堵塞,輸卵管造影示:雙側輸卵管堵塞。通水、抗感染治療後亦未懷孕,患者四處求醫,合肥市各大醫院中西醫治療近一年均為見效。來診時患者表情沮喪,難掩痛苦之心情,刻下症:神清,精神萎,焦慮,消瘦,小腹偶有疼痛,月經量少,納可,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脈沉細。
辯證:陽虛寒凝,兼有肝鬱
治法:溫陽散寒,瀉肝健脾,養血活血
方藥:四逆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減
黑附片(先煎)20g 乾薑6g 炙甘草10g 淫羊藿30g 當歸10g
生白芍40g 川芎20g 茯苓10g 炒白朮10g 澤瀉20g
牡丹皮10g 紫石英(先煎)30g
7劑,水煎服,2次/日。
二診:患者自訴小腹未再疼痛,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脈沉細。原方繼續服用2月,第3個月患者告知已懷孕。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