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體質的人容易「上火」?日常如何調節上火?

abby| 2017-12-28| 檢舉

哪些體質的人容易「上火」?日常如何調節上火?金英傑小編給大家整理如下:

其實,所謂「上火」,是指人體經常會出現咽喉腫痛、耳鳴、目赤、牙齦腫痛、口腔潰瘍、便秘、尿赤等表現。除了天氣因素外,情緒波動、勞累過度、飲食不當、消化不良等原因,都會導致體內產生各種「熱」的症狀。中醫認為只要人體陰陽失衡,一年四季都可以上火,加上冬天的季節特徵,更容易「上火」。

從體質角度看,陰虛質人群最容易上火。陰虛質是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陰虛內熱為主要特徵的體質。這種人形體瘦長,手足心熱,平素容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飲,大便乾燥,舌紅少津少苔。性格急躁,外向好動,活潑。不耐熱。

濕熱質人群平素濕熱內蘊,也容易上火,表現為鼻部油膩或油光發亮,易生痤瘡或疥瘡,口苦或嘴裡有異味,皮膚易瘙癢,大便粘滯不爽,小便短赤,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濡數。當然氣鬱質的人相對也容易上火。

而氣虛質、陽虛質不容易上火。這部分人陽氣不足,平素少氣懶言、畏寒明顯,容易疲勞,反覆感冒,手足不溫,大便稀薄,喜熱。

應對「上火」需辨清虛實和部位,這方面專業性很強,不展開闡述。「上火」的治療有補虛、瀉實、清熱、溫陽,更有引火歸元。切忌見火治火,不可一味清熱瀉火或養陰降火,這就要求醫生辨證求因,靈活用藥。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要想防治「上火」先得學些生活小竅門。每天早睡早起,收養神氣,早晨空氣中氧含量高,宜早起,吐故納新,夜晚宜早睡養神。飲食宜貫徹「少辛多酸」的原則,多食辛容易上火,加重肺燥;多食酸可以顧護陰津,減少津液流失,酸能收斂補肺,辛味發散泄肺。保持精神安寧,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情緒保持平靜,不急不躁,心平氣和。運動有節,調養氣血,不宜劇烈運動,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運動時間以半小時為宜。適度多飲水,並食用養陰潤燥的食物,以提高肺臟的抵抗力。

最後,小編要囑咐大家,尤其是上班族,一定要注意鍛鍊身體,注意飲食。多喝萬能的熱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7717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