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最忌諱這 4 點,你有注意避開嗎?

abby| 2017-09-08| 檢舉

吃,絕對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日子越來越好,對吃的要求,也就從「吃飽」,逐漸演變成了「吃好」。

會不會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健康狀況。

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如果吃飯注意避免以下 4 點忌諱,能更好地保養胃腸、保持健康。

 

食忌太飽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不要吃得太飽,否則,一方面會增加胃腸負擔,覺得肚子不舒服,另一方面,也很容易熱量超標。超重肥胖的朋友,想想看,自己是不是總是吃到嗓子眼,才願意放下筷子?

對於有糖尿病的朋友來說,吃太飽,也不利於控制餐後血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監測資料顯示:

截至 2012 年時,我國城市居民血脂異常的患病率為 5.6%,高血壓患病率 24.5%,糖尿病患病率 7.6%。

更不要提迅速增長的超重、肥胖人群的比例了。

適當限制飲食能量,少吃一點,能夠幫我們遠離這些「富貴病」。

那吃多少合適呢?

如果吃到肚子撐,多吃一口都痛苦算是十分飽的話, 那麼建議大家每餐飯吃到七分飽就好。

這是種怎樣的感覺呢?

吃飯的速度變慢,習慣性地還想多吃,但轉換注意力就會忘掉吃,這個時候離開飯桌,也不會覺得遺憾。

 

食勿太快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吃得太快,後果之一就是容易吃撐。腸胃還沒來得及把飽的感覺傳給大腦,就又呼啦呼啦吃進好些食物,直到撐到了,才有所察覺。

放慢吃飯速度,就不容易吃過量。

進食速度太快,還容易嗆到,也更容易造成食道損傷。

除此之外,狼吞虎嚥,食物沒有經過牙齒充分研磨就進入胃部, 會給胃腸的消化增加負擔,也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浪費了好食材。

記得細嚼慢嚥,對胃腸好,也更能品出好味道。

 

食不求精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這裡的「精」,指的是過分講究忌口。

不少朋友,尤其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的朋友,總忌諱吃生、冷、熱、粘、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覺得吃多了,胃會不舒服。於是,燉的爛爛的菜、稀粥、饅頭,成了飯桌上的常客。

孰不知, 這麼做,反而不利於胃病的康復,還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適當吃一些新鮮蔬菜瓜果、粗糧豆子,是可以增加營養、鍛煉腸胃的。 當然,這要以自己的腸胃能接受為前提, 吃了以後,沒有感覺到不舒服,就說明這東西可以吃。

反過來講,如果吃什麼都會肚子痛,那說明胃腸的疾病比較嚴重, 要明確病因,積極治療才好,而不是一味地忌口。

 

食不宜遲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這裡主要指晚飯。

如果吃得太晚,睡覺前食物還停留在胃部,會覺得腹脹燒心,容易影響睡眠。

如果晚上十點左右就要睡覺的話,不妨在七點前,就吃好晚飯,然後散散步跳跳舞,多給食物一些消化的時間。

如果睡前覺得餓的話,也不建議吃很多夜宵。一小杯牛奶、優酪乳、一個水果或是一片麵包、幾顆堅果,既能撫慰腸胃,也好不影響休息。

其實更想強調的,是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

有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吃好睡飽,身體才能棒棒的,你說對嗎?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民以食為天,吃好,是努力工作、好好生活的基礎。希望各位都能避開這 4 點忌諱。

讀罷好文,記得分享。

祝大家吃好、喝好、身體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62923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