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又叫偏癱,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輕度偏癱病人雖然尚能活動,但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我們把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嚴重者常臥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
半身不遂患者
按照偏癱的程度,可分為輕癱、不完全性癱瘓和全癱。輕癱:表現為肌力減弱,肌力在4-5級,一般不影響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癱較輕癱重,範圍較大,肌力2-4級,全癱:肌力0-1級,癱瘓肢體完全不能活動。
病因:
偏癱病因多樣複雜,總的來說都與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動脈粥樣硬化是中風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風患者患有動脈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動脈粥樣硬化
2.高血壓是中風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腦出血患者93%有高血壓病史。
3.腦血管先天性異常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原因。
4.心臟病,如:心內膜炎,有可能產生附壁血栓;心動過緩則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
5.代謝病中糖尿病與中風關係最密切,有30%~40%中風患者患有糖尿病。
6.情緒不佳(生氣、激動),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飲酒不當)。
暴飲暴食
7.任何導致大腦損傷的原因都可引起偏癱,腦血管病是引起偏癱最常見的原因。顱腦外傷、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瘤、腦腫瘤、腦內感染、腦變性病及脫髓鞘病均可出現偏癱。
腦腫瘤
症狀:
在臨床上有四種表現形式:
1.輕偏癱:在偏癱極輕微的情況下,如進行性偏癱的早期,或一過性發作性偏癱的發作間隙期,癱瘓輕微,如不仔細檢查易於遺漏。
2.弛緩性偏癱:表現為一側上下肢隨意運動障礙伴有明顯的肌張力低下,隨意肌麻痹明顯面不隨意肌則可不出現麻痹,如胃腸運動、膀胱肌等均不發生障礙。
3.痙攣性偏癱:其特點是明顯的肌張力增高。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癱瘓明顯,肌張力顯著增高,故上肢表現為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狀態,被動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
痙攣性偏癱
4.意識障礙性偏癱:表現為突然發生意識障礙,並伴有偏癱,常有頭及眼各一側偏斜。
併發症:
腦血管病進入恢復期後,如不及時進行康復鍛鍊,偏癱側肢體就會發生攣縮、僵硬、畸形,甚至引起劇烈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引起癱瘓肢體疼痛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1)肩關節半脫位 上肢完全癱瘓後,使肩關節周圍肌肉鬆弛,在重力的影響下,肩關節往往會受牽拉而發生半脫位。病人經常感疼痛或不適,尤其是在給患肢被動運動時,疼痛就更厲害。 肩關節為什麼容易半脫位呢這是由於肩關節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我們知道全身各個關節的活動範圍差別很大。而活動範圍最大的就數肩關節了。它幾乎可作所有方向的運動,使我們能夠靈活地從事日常各種活動。 肩關節的這種功能,主要與它的構造有關。由於肩關節窩較淺,關節頭圓而大,活動起來當然方便。但當肢體癱瘓後,肩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鬆弛,固定關節的功能減弱,加之重力作用,肩關節就會離開關節窩,滑到下面去了,臨床上就出現肩關節外形改變,並產生疼痛。
(2)肩手綜合徵 此症常發生於腦血管病後1~3個月,是腦血管病後肩痛、手痛的常見原因,如不及時治療,後果嚴重,常引起殘疾。 這種病主要表現為患側肩痛,手痛,上肢外展、旋外、上抬受限,強制被動運動則劇痛難忍,手背、手指腫脹,手背皮膚皺紋消失,有光亮感,壓之微凹,皮膚漸紅,皮溫增高以及指腕關節屈曲疼痛等症狀。
(3)肩關節周圍炎 常於偏癱後數月發生,臨床初期表現上臂外展和上抬時疼痛,以後逐漸加重,病人出現持續性上臂和手劇烈疼痛,往往使患者難以入睡,而無望地哭泣,並懇求醫生或別人不要動他的肩臂。
肩關節周圍炎
此外,足趾嚴重屈曲、內收,肘、膝關節屈肌萎縮,跟腱縮短,當觸地受壓或活動時,也常引起患肢疼痛。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個偏方可有效治療半身不遂。
配方及用法如下:
1.稱取廣木瓜、麻黃,川牛膝各20克,用紗布包好。
木瓜
麻黃
川牛膝
2.放入五臟挖空的雞肚內煎煮(男性用大母雞,女性用大公雞,水沒過雞),吃雞肉、喝雞湯,不吃藥。
3.最後,把雞骨頭炒黃,研成細末,用黃酒沖服發汗。
此方適用於偏癱、語言不清、口歪眼斜患者。用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酸性食物。
預防:
1.定期體格檢查是預防中風、偏癱的重要措施。有很多發生中風的病人,家屬往往覺得很驚訝,因為病人平時從來不看病不吃藥,一直以為他(她)身體很健康,沒想到卻一下子中風了。其實,身體健康只是病人和家屬的一種錯覺。中風的病人往往存在中風的危險因素而不自知。這些人如果能早期發現疾病,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中風是可以預防的。所以,對年齡40歲以的人群,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或中風家族史的人,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中風的危險因素,可以預防中風的發生。
2.加強身體鍛鍊對預防偏癱有何益處。實踐證明,體育鍛鍊有助於偏癱。
(1)體育鍛鍊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延緩衰老。
(2)體育鍛鍊能夠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血管彈性,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提高腦的血流量。
(3)體育鍛鍊能夠降低血壓,擴張血管,使血流加速,並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從而可以減少血栓形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