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因此,夏季養生要以「養心」為主。
1、多吃酸少吃苦
中醫講究「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能起到強心的作用,總的來說,立夏時節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以便補腎助肝、調養胃氣。。中醫認為「心主夏,心若緩,急食酸以收之」,夏天應多吃酸味食物,比如山楂、蕃茄、橙子等。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滋養肝臟的作用,常吃還可以降血壓、軟化血管、保護心臟。
少吃苦味食物並不代表任何苦味食物都不能吃,例如苦瓜、蓮子等食物有清心火的作用,很適合在夏季食用。
2、多做安靜的事情
頭痛、失眠、煩躁、坐立不安……初夏時節,氣溫升得快,人的新陳代謝也開始加速,能量消耗較大,很多人就感覺渾身不適。立夏養生要做到「戒燥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靜、心情舒暢。
中醫認為,夏季心陽最為旺盛,人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而且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特別是老年人,發火生氣易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甚至因此而發生猝死。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做好自我調節,重點要關注心臟保養。立夏時節要做好「精神養生」,多做安靜的事情,如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
這些雷區你踩到沒?
多喝啤酒能解暑?×
暑熱天,喝啤酒的確有一種涼爽的感覺。但多喝會使人感到口乾咽燥、全身發熱。因為啤酒含有酒精,如一次喝得過多,進入人體的酒精含量就會過高。如果不斷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的感覺就會持續不斷,口渴、出汗症狀會加重。
打赤膊會更涼快?×
酷熱天氣下,一些人衣著很少,甚至打著赤膊,認為穿得越少越涼快。研究表明,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而夏季赤膊會感覺更熱。正確的做法是:越是暑熱難熬、氣溫高過或接近體表溫度時,越應該穿吸汗的衣服保護自己。
墨鏡顏色越深越好?×
如果鏡片顏色過深,會嚴重影響能見度,造成眼睛損傷。建議最好選用能穿過15%至30%可見光線的太陽鏡鏡片,以灰色、綠色為佳。
洗冷水澡可降溫?×
由於人體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冷水澡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頭暈目眩,重則還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出汗,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後再洗澡。
涼茶降火隨便喝?×
涼茶是中草藥加水煎煮而成的。既然有「藥」,就會有一定的禁忌症。一般來說兒童和老年人、月經期和產褥期婦女、脾胃虛弱及陽虛的人不適合飲用涼茶,容易造成脾胃更加虛弱,陽虛加重。孩子上火建議多從飲食起居方面進行調節,不建議盲目通過涼茶降火,如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芹菜、萵筍等;同時要忌辛辣、油膩、高熱量的食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0916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