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主食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米,另一類是麵食。一般而言,南方人常吃米,北方人常吃面。但凡事沒有絕對,我國不少地區的人都愛吃面,比如說北京炸醬麵、蘭州牛肉麵、四川擔擔麵、武漢熱乾麵、崑山奧灶面等等。我們在家也可以自己製作美味可口的麵條,每個人煮麵的方法都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都喜歡用清水煮麵條,然後加點澆頭,比如說青菜或者是肉類。我們在煮麵的時候如果能灑一把它,不僅讓麵條變得有滋有味,同時對身體也有諸多的益處,甚至能夠起到防治癌症的作用。那麼,我們在煮麵時應該加點什麼呢?
煮麵時加什麼對身體好
1、海米
說到海米,很多人不明白這是何物,其實海米就是蝦米,屬於一種干制食品,大家在乾貨店經常能看到它。海米是用鷹爪蝦、脊尾白蝦或者是羊毛蝦等蝦類加工而成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蝦米,食之姜醋,饌品所珍」,在民間海米又被譽為「海八珍」。
跟活蝦相比,蝦米雖然沒有那麼新鮮,但是容易保存,我們想什麼時候就可以什麼時候吃。從營養學角度分析,每100克的蝦米中含有蛋白質58克,糖類4.6克,鈣、磷、鐵等礦物質的含量也非常豐富。
眾所周知,大蝦中最有價值的營養成分就是蝦青素了,蝦青素主要分布在蝦皮和蝦仁上。紅色的部位就是蝦青素,蝦青素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強的抗氧化劑。如果蝦米已經不再是紅色了,那就說明蝦青素已經被氧化了。
蝦米的味道是鮮鹹的,我們在麵條快出鍋前灑把蝦米,就可以讓整碗面的味道變得鮮美起來。其實加入蝦米後的麵條不僅美味,同時對我們的身體也有諸多的益處。首先蝦米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也含有維生素A、氨茶鹼等物質,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另外,蝦米中含有豐富的鎂元素,鎂元素對心臟活動具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常吃蝦米可以很好地保護心血管系統,並能減少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也能預防高血壓和心肌梗死。
據科學研究表明,蝦皮有鎮靜作用,常吃蝦米還能輔助治療神經衰弱等疾病。蝦米中還含有豐富的鈣元素,煮麵時灑把蝦米可以預防因缺鈣導致的骨質疏鬆症。中老年人常吃加了蝦米的麵條,還能提高食慾和增強體質。
水煮麵的做法有很多種,口味也是千差萬別的。無論我們煮什麼樣的麵條,都可以在出鍋前灑一把蝦米。這樣的水煮麵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同時對身體也有諸多的保健功效。常吃這樣的麵條,我們就可以做到一生少生病。
2、茴香
說到煮麵時所放的調料,很多人都喜歡吃清湯掛麵,在麵湯中加點少量食鹽就可以了。這樣的搭配雖然健康,但多少有些寡味。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種調味料,就是茴香。茴香不僅能讓麵條變得更加鮮美,同時也能起到防癌的作用。
茴香不僅是一味調味料,更是一種香料,茴香是茴香菜的種子,具有很濃郁的香氣。李時珍曾這樣形容茴香,俚俗多懷衿衽咀嚼,恐懷香之名,或以此也。中醫認為茴香味辛性溫,可以入腎經、胃經和膀胱。
很多人覺得茴香不僅具有香氣,還帶有一股淡淡的辛辣味。這是因為茴香中含有茴香油,這種物質可以刺激腸胃的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腸胃的蠕動,具有健胃行氣的作用。同時茴香還具有鎮靜止痛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緩解胃痙攣、脾胃氣滯等症狀。
很多人喜歡茴香的味道,但是茴香本身卻讓人難以下咽。小編在這兒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我們可以將適量的茴香裹在乾淨的紗布里,煮麵時將紗布放入湯中。面煮熟了,茴香的氣味和營養物質就會完全滲透到麵湯之中了,這算得上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茴香雖然對身體有諸多的益處,可以幫助我們預防腸胃方面的疾病。但是茴香不能過量食用,每天的食用量不能超過10克,否則會損害眼睛的健康。另外,茴香適合虛寒體質的人群食用,有實熱和虛火的人要少吃。
結語:麵條是大家平時經常吃的主食,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在家煮麵條吃。如何製作健康又美味的麵條成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如果我們在煮麵時灑一把海米或者是茴香的話,就可以讓麵條變得美味無比,同時也能讓我們免受疾病和癌症的困擾。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