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是用眼睛品嚐的料理,它極其講究形與色,盛器配合食物,造型美輪美奐,讓人不忍下箸。日本人很追求完美,拼擺得自然別緻是日本料理的吸引人之處。擺出的菜有主有次有點綴,拼色則紅、黃、綠、白、黑協調,一份拼擺得法的日餐菜點,確如一件插花佳作,令人賞心悅目。
日本刺身
日本料理中,最著名的也許莫過於刺身了,中國人名其為生魚片,而它的刺身材料並不局限於魚。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刺身,通常是蘸著醬油和芥末吃的,事實上,刺身本身的歷史也不太久遠。因為在現代流通業(包括快速的交通和冷藏設施等)發達起來之前,在遠離海邊的山區(包括京都)要經常吃到新鮮的魚蝦並非易事。
製作刺身要注意三大要領,第一就是選料,刺身食材要求新鮮,只有新鮮的刺身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刺身料理。第二就是刀工,製作刺身,刀工很重要,無論厚薄、大小、形態的整齊,都會因其視覺效果而直接影響到食慾,同時不同的魚,要使用不同的道具,採用不同的刀法,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魚的原味。第三就是裝盤,刺身拼盤通常都是精緻的,一個好的裝盤可以提升人們的食慾。
刺身製作要點
選料:
做刺身不能用淡水魚,因為淡水魚魚肉中可能有寄生顎口線蟲。但也並非所有的海魚都能做刺身,如鱈魚就不可以,它含有異尖線蟲。同樣,淡水螺、豬肉、羊肉也不適合做刺身。
儲存:
刺身原料的冷凍溫度必須控制在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冷藏溫度要在攝氏4度以下。
加工:
加工刺身時,刀與魚肉的紋理要呈90度角。這樣切出來的魚片筋紋短,利於咀嚼,口感好。切忌順著魚肉的紋理切,那樣筋紋太長,口感不好。
刺身的厚度以咀嚼方便、好吃為度。這裡講的「好吃」有兩層含義:一是容易入口,二是魚片的厚薄能充分體現該魚的最佳味道。一般魚片厚約5毫米,例如三文魚、鮪魚、鰣魚、旗魚等。這個厚度,吃時既不覺膩,也不會覺得沒有料。有的魚要切薄一些,如鯛魚,其肉質緊密、硬實,切得薄一些才好吃。須特別注意的是,裝進盤裡的生魚片,絕對不能有魚骨,以防卡住食客的喉嚨,發生危險。
裝盤:
刺身的裝盤方法有平面拼擺、四角形拼擺、薄片拼擺和花色拼擺等多種。原料的數量用三、五、七奇數的方法盛放,這是做刺身是最有特色的裝盤方法。供刺身菜餚時,原料要求有冰涼的感覺,可以先用冰涼淨水泡洗,也可以先以碎冰打底,面上鋪生魚片。考慮到衛生,可在碎冰上鋪上保鮮膜後再放生魚片。
刺身應由較清淡的吃起,通常次序如下:北極貝、八爪魚、象拔蚌、赤貝、帶子、甜蝦、海膽、魷魚、吞那魚、三文魚、劍魚和金槍魚。
調料製作方法
食用刺身會搭配日本醬油和芥末等料理調料,但是不同的刺身品種,其需要的調料又有點區別,以下介紹不同種類的刺身料理調料的製作方法。
醋醬油
原料:
蒸熟的海膽100克,芡汁湯100克,醋20克,醬油50克。
適用刺身料:
墨魚、章魚、鯛魚、鮎魚、針魚筍等。
備註:
芡汁湯的做法500克水加40克大米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至湯汁剩餘1/3時即可。
海苔醬油
原料:
生海苔、芡汁湯、魚生醬油200各毫升,料理酒100毫升,味精3克。
適用刺身料:
海膽、鯛魚、章魚、帶魚、蛤蜊、小海鰻、象拔蚌、鮮貝等。
芝麻醋醬油
原料:
炒熟的白芝麻20克,芡汁湯100克,魚生醬油100毫升,醋100毫升。
適用刺身料:
老虎魚、針魚、鰹魚。
生薑醬油
原料:
生薑米50克,鮮湯100克,魚生醬油100克,味精2克。
適用刺身料:
鰹魚、鮮魷、烏賊等。
蒜蓉醬油
原料:
蒜蓉50克,芡汁湯200克,魚生醬油100毫升,醋100毫升。
適用刺身料:
魚類、肉類,除蔬菜類外基本都能用。
日本壽司
壽司是在飯裡放醋做主材料的日本料理,味道鮮美,色彩非常鮮明。製作時,把新鮮的海膽黃、鮑魚、牡丹蝦、扇貝、鮭魚籽、鱈魚魚白、金槍魚、三文魚等海鮮切成片放在雪白香糯的飯糰上,一揉一捏之後再抹上鮮綠的芥末醬,是真正的「秀色可餐」。
流派
日本壽司分兩大派別:一、江戶派,握壽司;二、關西派,箱壽司(大阪的最有名)。相比之下,握壽司更讓大家青睞。由於不使用任何模具,全靠壽司師傅手工握製而成,這樣不僅可以保證米的顆粒圓潤,同時有效的保持米的醇香。
還有一種值得一提的是鄉土壽司,它被喻為是家鄉的美味。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海道、青森縣的鮭魚壽司,鮭魚壽司是將新鮮的生鮭魚片與蘿蔔一起加飯和曲漬製成。
石川縣的蘿蔔壽司是將冬天用鹽漬過的蘿蔔切薄片,與生鮭魚片、米飯、曲漬製成。蘿蔔壽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醃魚類壽司。另外還有秋田縣的鰰魚壽司,千葉縣的沙丁魚壽司等等。
壽司必須的材料是米飯,正宗日式壽司用的是肥小而稍帶甜味的日本珍珠米。米飯煮熟後,加入適量的壽司醋、糖、鹽等調味,待降溫後才用來製作壽司。
種類
卷壽司(maki-zushi)
在小竹簾上面舖一層海苔(紫菜),再舖一層米飯,中間放上配料,捲起來成一長卷,然後切成小段。
太卷(futo-maki)
是直徑比較長的一種卷壽司,通常有數種配料。
細卷(hoso-maki)
顧名思義,就是比較幼細的,通常只含一種配料。
手捲(te-maki)
把壽司捲成圓錐體狀(類似冰淇淋甜筒),比較難用筷子挾,所以通常用手吃。
裡卷(ura-maki)
反過來用海苔裹著最中心的配料,再裹米飯。最外面灑一層或有芝麻、魚籽、蟹籽等。
軍艦卷(gunkan-maki)
米飯用海苔裹成橢圓形狀,配料放上面。
押壽司(oshi-zushi)
又稱做木條壽司或一夜壽司,主要流行於日本關西,是用長型小木箱(押箱)輔助製作壽司。製作者先把配料鋪在押箱的最底層,再放上米飯,然後用力把箱的蓋子壓下去。作成的壽司會變成四方形,最後切成一口塊。
握壽司(nigiri-zushi)
製作者用手把米飯握成一口塊,塗上一層山葵(日本芥末),最後鋪上配料。視配料種類之不同,有時會用一塊海苔把兩者縛在一起。在日本,若不加說明的話「壽司」一詞多是指握壽司。
稻荷壽司(inari-zushi)
用配料裝著米飯。常見配料是油炸豆腐皮、煎雞蛋、高麗菜(椰菜)等。
散壽司(chirashi-zushi)
與之前所描述的壽司稍有不同。
江戶前散壽司(Edomaechirashi-zushi)
常見於關東地區,配料灑在盛在碗裡的米飯上。
五目散壽司(Gomokuchirashi-zushi)
常見於關西地區,配料拌進盛在碗裡的米飯上。
壽司主要材料
壽司海苔:
全型(19*525px*cm的烤海苔,如:信孚10枚裝壽司海苔,江戶風味等)、半切(顧名思義,就是全型海苔的1/2大小,一般做手捲壽司用)
生魚片:
鮭魚(三文魚)、鮪魚(金槍魚、吞拿魚)、鰤魚(黃尾魚)、鯛魚、鰹魚、鯖魚。
各類海鮮:
烏賊(墨魚)、八爪魚、蝦、鰻魚、魚籽、海膽、北寄貝等海產。
果菜:
醃蘿蔔、醃梅子、納豆、鱷梨(牛油果)、黃瓜(青瓜)、炸豆腐
紅肉:
牛肉、馬肉、火腿。
其他:
煎雞蛋(奄列)、生鵪鶉蛋。
輔料有:
壽司醬油,山葵(芥末/wasabi),紫薑(gari),紫蘇葉(shiso),味醂(mirin,煮食用米酒)。
壽司醋
材料不易買,可自製。方法:取適量白醋放在碗裡,加三分之一白醋量的白糖,放適量食用鹽,稍加攪拌後倒入鍋裡,小火慢熬,出現小泡即可。注意,煮的時候需不斷攪拌,不能煮開,置涼後使用。
壽司保存方法:
1、不宜放置於太陽照曬及高溫的地方。
2、儲存壽司宜放於2度至5度的雪櫃內,而不可放在冰格內。
3、只適宜當天食用。
日本料理用餐禮儀
禮數1:進包廂,鞋怎麼放?
應該將鞋頭朝外放,其步驟為∶
1、人面朝包廂脫下鞋子。
2、蹲坐在廊間。
3、用手將鞋子拎起調頭往內放,以免他人行走時不小心踢到。不可貪圖方便,背對包廂將鞋子脫掉,這是不禮貌的。
禮數2:進了包廂,座位怎麼安排?
正式宴會,晚輩要比長輩先到。進入包廂後,主人或上司應該坐在靠內離門口最遠的地方,而職位最基層的人,則坐在離門口最近的地方,方便幫忙傳菜或關門的動作。如果是私人聚會,通常會由該付錢的人坐在離門口近的地方。
禮數3:坐定後,隨身包包怎麼放?
放在自己的背後。
禮數4:該怎麼坐呢?
正式應該是雙腳跪坐,大腿壓住小腿,左右腳掌交疊;不過這樣坐容易疲勞,因此也可以雙腳彎成倒V字體,斜坐在墊子上。當前台灣有改良式的包廂,就是和式桌下有方形凹槽,不習慣跪坐的人,就順其將腳直放。
禮數5∶招呼服務生的方法?
通常日本料理店清一色都是女服務生,在招喚服務生時,不能大聲呼喝,通常尊稱對方為「Onesan」(大姐)即可。
禮數6∶誰來點菜?
如果是公司聚會,一般由下屬拿起菜單,詢問上司想要點什麼菜,大致上要先點酒,接著再點基本必點的菜∶生魚片、前菜(開胃菜)、清湯、煮物、燒物,其餘菜色可隨情況增加。
禮數7∶上酒後該怎麼做?
男性持酒杯的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輕按杯緣,其餘手指自然向內側彎曲。女性持酒杯的方法:右手拿住酒杯,左手以中指為中心,用指尖托住杯底。如果上司的酒快喝完了,女性職員或屬下,應適時幫對方斟酒,無論是啤酒或者清酒,斟酒時,都由右手拿起酒瓶,左手托住瓶底,接受斟酒時,要以右手持杯,左手端著酒杯底部。兩人對飲時,必須先幫別人斟酒,然後再由對方幫自己斟,不能自己斟酒。
禮數8∶筷子如何擺?
筷子取出後,筷袋應縱排於食物左側,或放置坐墊旁。筷子則橫擺,用餐中途要將筷子放回筷枕,一樣要橫擺,筷子不能正對他人。筷子如果沾有殘餘菜餚,可用餐巾紙,將筷子擦乾淨,不可用口去舔筷子,分不雅觀。如果沒有筷枕,就將筷套輕輕的打個結,當作筷枕使用。用餐完畢,要將筷袋入原來的紙套巾,擺回筷枕上。
禮數9∶用餐語該怎麼說?
用餐前要說「Itadakimasu(我要開動了)」,由主人或上司先動筷;用完餐後要說「 Gozisosamadeshida」(我用完餐了,謝謝您豐盛的招待)。
禮數10∶芥末怎麼用?
方式1、將生魚片盤中的芥末挖一些到醬油碟子內,與醬油攪拌均勻。
方式2、將芥末沾到生魚片上,再將生魚片沾醬油入食。沾佐料時應該沾前三分之一,輕輕沾取,不要貪多。
禮數11∶吃生魚片的順序?
吃生魚片其實是有學問的,應該先由油脂較少,白肉的魚片先食用,而油脂較豐富或味道較重,如鮭魚、海膽、魚卵等,則到最後食用。
禮數12∶用餐完畢的禮儀為何?
主人會對客人說∶(謝謝你今天的賞光,很榮幸與你用餐。)等等的禮貌用語;而客人如果是晚輩,也會回應∶(謝謝你的招待,用餐很愉快,餐點很美味。)隔天,再打電話回禮一次,謝謝對方昨日的招待。
用筷禮儀
1、取筷子時要以左手托住
拿筷子的第一步驟,即是拿取的方法。實際上接觸筷子的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但無名指和小指也需緊靠中指。首先以右手拿住橫放的筷子中央部,再以右手從下托住,並將右手滑向筷子向右端,然後,手掌反轉朝上,移向筷子中央位置。當拇指移至中央上方時,應緊拿住,接著放開左手。
2、衛生筷應上下分開
一般待客時多使用衛生筷,不過,較正式的料理店所使用的,則是木紋清晰的杉筷等高極品。要拉開衛生筷時,首先需以前述正確的取筷方法,橫拿住筷子,再雙手上下逐漸拉開衛生筷的動作也不可太過誇張。還有,除了極簡陋的筷子外,拉開後磨擦筷尖,可說是相當不好的習慣。
3、手中有碗時筷子的拿法
吃日本料理時,大多是手中端著碗進食。假如手裡已拿著筷子,再以同一手取碗或放下碗,雖沒違反禮節,但手中沒有筷子,能伸直全部指頭去取碗,姿勢會更為優雅。如果手中已有碗,拿取筷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當用左手的中指和無名指之間(或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夾住筷子左端,然後右手反轉拿住。
每次要拿碗時,一定要先放下手中的筷子。也許各位會覺得這很麻煩,但只要習慣也就成自然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0191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