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日漸普及,惟市民難以辨識真偽,有機構調查發現,菜檔出售「聲稱有機」產品魚目混珠,甚至僅在價錢牌上寫上「有機」,並無證書或標籤,全港5區共18個銷售黑點,以西貢區最嚴重,機構促政府立法監管。
昨為「全城有機日」,浸大香港有機資源中心去年調查89個街市共390個菜檔,當中有6.1%出售聲稱有機產品,或混合聲稱及認證有機產品,9.2%則出銷售認證的有機產品;而其餘則為一般菜檔。
以下是假菜製作過程!
亂貼認證涉誤導
中心抽出全港5區出售「聲稱有機菜」檔口比例最高的黑點街市,涉及18檔,其中西貢區疑最嚴重,比例最多,在調查的3個濕貨街市共12個商販中,3個售「聲稱有機菜」,佔該區25%;其次是葵青區、東區、深水埗區及灣仔區,分別有16.7%、15.6%、13.9%及13.3%,但東區和深水埗各有5檔,數目為「聲稱有機菜」檔口比例最高的黑點街市,東區更連續3年上榜。
另外,葵青長發街市有2宗未經允許使用中心的認證標誌,有商戶聲稱蔬菜來自有機農場,但拒透露農場名稱;另一宗則貼有認證標誌,但商戶承認無從該農場入貨多時,承認可能誤導消費者。
機構促立法監管
中心總監黃煥忠籲市民,查閱菜檔張貼的有機菜證書,並促請政府考慮對「有機標籤」立法,以杜絕濫用。
中心亦就蔬菜的除害劑含量作調查,於去年9至12月採集63個樣本,發現兩個一般菜檔驗出超標除害劑,分別來自粉嶺石湖墟街市和沙田街市。有機菜則沒發現除害劑超標。
黃煥忠批評,消委會早前進行除害劑調查,將認證及聲稱有機菜商戶混為一談,是混淆視聽,對獲認證商戶不公平。
真假「有機」蔬菜 你會辨別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什麼天然吃什麼,什麼有機買什麼。由此一來,打著「天然、健康、安全」標誌的有機蔬菜,不只身價驟增5—10倍,更好像給消費者服下一顆定心丸。為了證實自個的「貴族身份」,有機蔬菜通常會在外包裝貼上一個特別的認證標籤。不相同於綠色食物和質量安全QS的一致認證,商場上的有機標籤形形色色:有的直接印在包裝上,有的是由不幹膠貼上,有的只需簡略的象徵,有的則防偽塗層、條形碼、追溯碼樣樣齊全。
有機蔬菜
蔬菜"有機"標籤2分錢一個
有機小西紅柿25元一斤、有機空心菜21元一斤、一盒有機藍莓要賣上30多元,報價比同類通常農商品貴上幾倍乃至十幾倍……記者在北京多家沃爾瑪和家樂福超市查詢發現,儘管都聲稱「有機」,但標籤卻形狀、款式各異。一盒有機蔬菜上,除了印有「中國有機商品」和認證組織的象徵,還有自個印製的「高品質有機食物」象徵。在農貿商場,也有一些聲稱「有機」的蔬菜出售,在粗陋的包裝上貼著「有機食物」標籤。貼著「有機變換商品」標籤的相同混雜其間。
圓形「有機標籤」
方形「有機」標籤
儘管此前已有不少媒體報導「有機標籤」可以很簡略買到,但在許多媒體轟炸今後,這些兜銷「有機標籤」的列印廠是不是現已不見了呢?
記者首要聯絡到河南鄭州的一家標籤列印廠,問詢是不是可以印製有機蔬菜標籤,得到了必定的答案:「沒問題,能印。綠色食物和有機食物標籤都可以,有幾種對比慣例的姿態,你把想要的尺度和份數通知咱們就行,也可以自個帶姿態。」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終究以1.5萬份標籤300元的報價談妥,記者粗略地算了一下,均勻每張標籤才2分錢。
各種「有機」蔬菜標籤
終究記者提出想要看一看曾經做好的標籤模板,負責人一口容許。但是經過幾分鐘,卻有些警覺地說:「只需下好訂單、付訂金、斷定買賣時,才能將圖像給你發過去。」
記者隨即又聯絡到河北廊坊一家有著10多年運營前史的標籤列印廠,並通知對方想要印一批有機蔬菜標籤。對方稍作中止後,給出了必定的答案:「可以印,咱們這兒曾經印過。」然後,他又向記者具體介紹道:「即是圓形的不幹膠,單色,上面有個圖畫,下面印著有機食物四個字,像你這麼貼菜上的直徑兩厘米就行。」
當記者質疑標籤的姿態與網上看到的不太相同,對方解說,「放心吧,這個是對比常用的,咱們都知道。假如想要別的姿態的,你可以自個規劃,想要啥樣的圖畫都行,字也可以變。大約四五天就能取貨了。」如此簡略就能拿到「有機標籤」的現實,令記者著實有些出人意料。
有機蔬菜
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研討所高檔農藝師陳春秀也通知記者,她都很難判別有機蔬菜孰真孰假。儘管經過了有機認證的蔬菜的確比綠色蔬菜、無公害蔬菜更安全,但對大有些老百姓來說,性價比仍是低了點。「本來平常買綠色蔬菜就挺實惠,特別是在北京等大城市,綠色蔬菜的合格狀況仍是很達觀的。」假如的確想買有機蔬菜,就只能仔細觀察商品的包裝,看用標是不是規範,認證組織的語言也是可參閱的首要規範。
印象鐳射防偽是集防偽技術研發、防偽標籤設計、防偽包裝、安全拉線、鐳射膜、護卡膜技術推廣應用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具有近15年的防偽行業經驗,能為您提供最適宜的防偽產品和滿意服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