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太太拍左拖兩年半,半年前結婚,未結婚之前,都知道佢幾鍾意買衫,幾本上換季速度拍得住fast fashion,但佢基本上都係使自己錢,同埋同佢出街好少會一齊去買衫,所以我都唔覺得佢係港女。
但係結左婚之後,先知道原來佢買衫買得咁瘋狂!!!淨係上兩個月就買左起碼成廿件衫,佢話上網淘寶買平,一件先幾十蚊,夾埋都只係幾百蚊。但係我發覺淘寶根本只係碎料,佢出街買d咩 「hmm」 「瑪莎」 買下又幾件,買下又幾件,根本就好多都唔會著到,新屋入伙先幾個月,成個衣櫃差唔多過一百件新衫,使唔使咁誇張!佢只係做普通文職,點解需要買咁多衫!?
上個月真係忍唔住同佢嘈交,佢話自己一個月拎左四至五成收入拎去買衫鞋裝身,話見到新款又靚又抵,冇理由唔買!我真係火都嚟,同佢嘈左大獲!最後出左廳訓,冷戰左成個星期!最大穫係,我搵到佢信用卡張單,呢兩個月都係接近碌爆卡咁濟,仲要只係比緊min pay!
好老實講,而家兩個收入唔算多,當初供層樓都係死慳死抵再問屋企人借錢買,每個月供完樓都真係掹掹緊,萬一加息真係跳樓都唔掂!點解佢仲可以係咁博命使錢買衫!各位教下我可以點做。。。
長篇:請各位細心睇落去比小弟建議!
購物除了為添置生活所需,更是減壓良方。適當送贈小禮物給自己和朋友可為生活加添情趣、改善關係。然而,若毫無節制地購物,卻是一種病態的行為;嚴重者更會導致財政危機。
病態購物是一種精神病,屬於衝動失控的一種,目前成因仍然不明,但曾有研究顯示,遺傳因素如多巴胺出現問題,可引致精神病。患者會無法控制購物的衝動,胡亂購物,縱然自知買得太多,亦曾嘗試自我控制購物的行為,但愈是禁制,購物慾便愈大,最後又失控地購物,買完後又感後悔。他們會愈買愈多,甚至買到滿屋雜物。患者所買的東西並無固定類別,有貴有便宜,所買的東西都不是必需品。另外,患者會花光所有錢財購物,甚至問親友借錢、不停刷信用卡,最後欠下巨債,不過犯法的途徑就比較少見。
因購物後會有滿足感,患者為追尋這種滿足感,驅使他們繼續購物,一買便停不下來。這可以說是一種強迫症行為,但在精神科醫生而言,這種現象更近似衝動失控。與衝動失控有關聯的病有很多,如偷竊、賭博、病態縱火等,病態購物是其中一種衝動失控現象。
要治療病態購物,主要是使用合併治療法,首先是利用藥物以減低患者購買慾望,長遠則進行行為及心理治療。
1、藥物治療
藥物為短期治療方法,透過藥物減少患者的購買衝動。一般來說,使用新一代的抗抑鬱劑,即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這種藥在衝動失控的病人裏,最具療效。患者服用2至3星期左右,購物慾會明顯消減。
2、寫購物日記
另外,是用各種方法加強患者的自我控制,如患者每天可寫購物日記,記下當天買下什麼、用了多少錢、在什麼心境下去買、買回來後的感覺如何、有否買到不切實際的東西等,只要與購物有關的行為、幻想、回憶、計劃等通通寫下來,特別要寫下因何種事件而令患者不再胡亂購物,這樣便可分辨出能令他購物的生活細節。如是者,醫生就可利用這些生活細節,策略性地減少患者的購買意欲。
3、提示卡
可在患者的錢包裏和信用卡旁放提示卡,如寫上「你現在的力量和意志非常脆弱,你需要別人的鼓勵,方可以阻止你現在的慾望」,提示患者別再胡亂購物。
4、家人管收入
此外,亦可使用「沒錢政策」。患者在發薪後,錢就全都交給家人保管。每日只給患者50元至100元生活費,並取消所有信用卡,不能取消的便給家人看管。
5、家人支援
醫生還會邀請家人做治療師,家人除管理患者的金錢,鼓勵患者外,日常生活中亦可放下工作,與患者聊天,減少患者的購買欲。
6、建構正確價值觀
讓患者知道「只可買有需要東西」的價值觀,並讓患者認識他的購買衝動是沒道理、荒謬且扭曲的。如患者因病態購物問題,使其人際關係變差,又或因此而與家庭成員間發生衝突,醫生亦會替患者進行家庭治療。
7、心理治療
醫生亦會替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患者焦慮、緊張、不快、孤獨時,會憑藉購物以獲得快感,醫生會嘗試令患者循另一途徑尋找快樂。患者的購買行為,可能是一種反叛父母的行為,潛意識中有情意結所驅使,此時醫生便會對患者進行心理分析,重回患者與父母起衝突的地方並解決它,患者以後便不再受潛意識衝動左右,令他能有正常的生活。(新快報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