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雲從郭鶴年家族手中買下東南亞最重要英文報紙《南華早報》,阿里巴巴構建新媒體王國!
馬雲的媒體帝國再添一塊版圖。觀察者網獨家獲悉, 今天(1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從馬來西亞郭氏家族手中收購東南亞最重要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將把阿里的網際網路優勢和《南華早報》的采 編優勢結合到一起,打造一個讓英語世界了解中國的優質窗口。此次收購的是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媒體資產,包括《南華早報》的紙質和網絡版,雜誌,出版印刷和 戶外媒體等業務。
創辦了112年的《南華早報》是香港發行量最大、歷史最悠久同時也是東南亞影響力最大的英文報紙。這樣的平台對於馬雲和阿里巴巴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收購成功,不僅能為阿里巴巴全球化打造良好的環境,而且通過《南華早報》,能讓國際聽見中國企業的聲音。
在上世紀末,《南華早報》曾被稱作「全世界最賺錢的報紙」,滙豐銀行、新聞集團先後曾控股這家報業集團。目前南華早報集團的市值為27.63億港幣,馬來 西亞華裔富商郭鶴年創辦的嘉里控股集團(Kerry Holdings)從1993年起控股《南華早報》。2013年3月,郭氏家族嘗試回購已南華早報集團的發行股份,這使得南華早報集團的公眾持股比例降至 25%以下,違反了港交所規定,導致南華早報集團股票停牌兩年,直至今日。
和世界各地的報紙一樣,《南華早報》的紙質版近年來遭遇訂閱量縮減、廣告收入不斷下降的困境,但它也在努力擴大數字閱讀讀者群體。它的紙質版每日發行量約 為104000份,但網站卻有每月約207萬的訪問量——比2013年增長40%,今年4月,《南華早報》還創辦了國際版,以求充分利用世界對於中國日益 增長的興趣來發展報業。
"崛起的中國已成為我們人生中最重大事件,作為一份在香港報道新聞已有112年的老報紙,,我們相信我們有著獨特的全球化視角。"《南華早報》集團執行長胡以晨(Robin Hu)在一次電子郵件採訪中說道。
《南華早報》的在線推送量和影響力都已經超出了香港本土的範圍,它有30%的受眾來自美國和加拿大。此外,它也在英國、馬來西亞和其他英語國家吸引了一批粉絲。《南華早報》的主編喬治·陳作為2014年度耶魯世界學者,近期正在美國耶魯大學訪學。
今年11月9日,媒體率先報道稱,馬雲或阿里巴巴有意入股南華早報集團。11月23日,有國外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有意入股南華早報集團,目前雙方正在為此而展開談判。並且,談判已進入後期階段,雙方將很快舉行簽約儀式。
11月25日,南華早報集團在提交給港交所的文件中稱:「公司董事會已證實,確實有感興趣的第三方接觸過我們,有意收購我們的傳媒資產。但目前談判尚處於早期階段,任何潛在協議的條款還有待進一步的討論,以及監管部門的評估。」
今天,阿里巴巴在新聞稿中表示, 致力於建設未來商業基礎設施的阿里巴巴,16年來建立了電商、支付、物流、雲計算等多個商業平台,服務中國商業社會,並擴展至全球。而在今天,關於中國經 濟和商業的高質量內容產品,已經愈加成為全球性的商業基礎設施,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阿里巴巴意識到,應該結合高質量的新聞采編和高效的網際網路傳播平台, 以滿足中國和全球商界的需求。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南華早報》獨特的地方在於,她用英語專注於報道中國。任何一個希望了解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人都會關注 這樣的報道。我們的理想是,通過阿里在數字時代的優勢,讓更多人能方便的讀到《南華早報》的內容,幫助這家媒體獲得全球的讀者,並建立起在全球的影響 力。」
宣布收購消息的同時,蔡崇信發表了致《南華早報》讀者的一封信。蔡崇信指出,收購《南華早報》,阿里看到了很好的商業前景,並且將提供額外資源培養優質的 采編團隊,依靠阿里巴巴的數位技術優勢,幫助《南華早報》的內容更廣泛傳播,讓這家媒體獲得全球性的讀者。《南華早報》將繼續聚焦中國,為全球讀者帶來深 刻、全面、獨到的新聞和分析。作為數字轉型的第一步,蔡崇信透露,阿里巴巴集團將在一定時間和準備之後,完全免費開放《南華早報》的網絡付費內容——讓讀 者在網上和移動端隨時隨地免費獲得新聞。
蔡崇信還強調《南華早報》將繼續保持采編獨立,以客觀,準確與公平的方針報道新聞:「日常的編輯決定將會由編輯們在新聞編輯室里做出,而不是在董事會裡。」
南華早報集團CEO胡以晨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專長已經得到證明。這家公司有出色的能力,利用科技更有效的創造內容,並且觸達全球。我們歡迎阿里巴巴在南華早報的采編和運營中投入更多資源,這將讓《南華早報》更加強大。」
創辦了112年的《南華早報》是香港發行量最大、歷史最悠久同時也是東南亞影響力最大的英文報紙
通過投資聯姻,網際網路技術和傳統媒體優質采編力量的結合已經被證明非常有效。在貝索斯接手《華盛頓郵報》近兩年後,《華盛頓郵報》在保持顯赫聲望的同時, 其內容、技術和營銷都取得顯著進步,今年10月《華盛頓郵報》月度訪問人數達到6690萬人,比去年同比增長59%,首次超越《紐約時報》。
在協議中,阿里巴巴向南華早報集團收購的資產,除了報紙旗艦《南華早報》外,還包括《星期日南華早報》,南華早報網商平台,中文網站,招聘業務、雜誌業務,戶外媒體,會議業務,教育和數字媒體業務。
阿里巴巴致《南華早報》讀者的一封:
親愛的讀者:
當您讀到這封信的時候,您可能已經獲悉——阿里巴巴集團即將收購《南華早報》。
我們這兩家企業有將近100年的年齡差,這真是一次新與舊的交匯。《南華早報》見證並記錄了這一地區的百年歷史、傳統和文化,阿里巴巴也很幸運誕生於數字科技新時代。成為這家報紙的新所有人,阿里人對此既充滿敬意,又覺得十分興奮。
我們的商業邏輯
您肯定在疑問為什麼?為什麼阿里巴巴要投資進入傳統媒體,一個不少人眼中的夕陽產業?道理很簡單:我們不這麼看。
在我們看來,《南華早報》在所在地區擁有標誌性的地位。基於《南華早報》編輯記者團隊努力打造的優良傳統,多年以來,《南華早報》都以其高質量和可信度的 新聞報道而享譽國際。然而就像很多紙媒一樣,在新聞報道和發行的劇烈變化過程中,《南華早報》遭遇了挑戰。但這種挑戰,恰恰是數字時代的阿里巴巴的優勢所 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相信,兩家公司能很好的互補。
我們看到了這次收購令人信服的商業前景,我們深信,阿里是最有能力帶領《南華早報》更進一步的。在更進一步的將來,內容的質量是這一切的基礎,打下這一基礎無疑要依靠我們卓越的采編團隊:這是保證讀者的信任,最終尋求商業上成功的先決條件。請放心,我們很明白。
傳媒行業依舊處於快速的變動之中。這個行業不僅已經完成數字化采編,眼下,這個行業的傳播形態,也正從網站瀏覽,向其他方式轉變,特別是通過社交媒體和移 動轉移。媒體現在的受眾是全球性的,但媒體的挑戰在於如何用最有效,最易懂的方式向全球受眾傳播內容。阿里巴巴在數字傳播領域上的能力已經被證明,特別是 在移動端,阿里巴巴有充分的技術和能力,讓《南華早報》的內容生產更加高效,超越地理限制,觸達廣大讀者群。
換句話說,我們看到了一個完美的機會:能夠把《南華早報》的深厚傳統和我們的科技結合,創造一個屬於數字科技時代的新聞業未來。
我們的理想
我們的理想是把讀者擴展到全世界範圍。我們相信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南華早報》地處香港,擁有獨特的優勢。她以客觀,有深度並有見解的方針報道中國。從紐 約到倫敦再到報紙所在地香港,整個英語世界裡只要是關心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人們,都對這樣的內容存在需求。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希望越來越多有需求的用戶,能夠更容易方便的讀到《南華早報》。秉持這樣的理念,在經過充分時間的準備後,我們會開放《南華早報》的網絡付費內容——讓大家能在網上和移動設備上隨時隨地免費讀到《南華早報》的報道。
我們將投資並繼續培育出色的采編力量。我們希望通過更多的投入和資源,強化並延續《南華早報》的核心價值觀——堅持質量、誠信和可靠。此外,《南華早報》 也會更貼近其根基:聚焦中國,同時涵蓋貿易、商業、經濟和社會等領域,以獨特的視角帶來豐富的新聞和透徹的分析,繼續成為一家具有權威性、記錄香港以及更 廣闊地區的成長、歷史、創造和文化的報紙。
編輯獨立
有些人暗示,阿里巴巴的收購會影響《南華早報》的編輯獨立性。這種批評本身就帶有偏見。仿佛報紙的擁有者一定是擁護某種觀點,而那些持相反意見都是「不適當」的。
事實上,這正是為什麼我們認為,當世界在通過媒體報道了解中國時,需要獲得多種觀點。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中國對世界穩定的作用已經太過重要,實在不應該只用單一的論調來涵蓋。
在報道新聞上,《南華早報》會秉持客觀,準確與公平的原則。這也意味著有勇氣去挑戰傳統思維,下功夫去確保新聞真實,核查信源,並且探索所有的觀點。日常的編輯決定將會由編輯們在新聞編輯室里做出,而不是在董事會裡。
我們滿懷敬意的承擔起成為這份傳奇報紙所有人的責任。我們感謝郭氏家族,他們一直是你們信賴的卓越守護者。
感謝諸位,能夠讓阿里巴巴獲得這樣一個機會;同時我們也相信,在未來的時間中,阿里巴巴能贏得諸位的信任。
此致
蔡崇信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78518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