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來港與丈夫團聚的33歲新移民婦,今年6月27日與丈夫帶同大型行李進入港鐵上水站月台,遭港鐵男職員發現,懷疑兩人觸犯法例打算提出票控。當職員要求兩人出示身份證明文件時,兩人不單拒絕,並登上開往落馬洲的列車,職員尾隨登車,當列車駛至落馬洲站時,婦人揚言「唔好非禮我」及「你有乜嘢權利阻止我離開?」,再出手推職員胸口及捉其頸部,職員失去平衝向後跌,其他港鐵職員報警拘捕婦人。
婦人李翠霞今在裁判法院承認普通襲擊罪。辯方指被告去年才來港,為適應香港生活習慣而承受很大壓力,她認為當時與職員對答被歧視、一時衝動才犯案。被告家人住在深圳,她並不是水貨客。
裁判官指案情並非發生於電光火石之間,並不認為她一時衝動,指被告襲擊執行職務的港鐵職務,又惡人先告狀,實可判監,幸男職員傷勢不重,沒有墮軌,現索閱她的社會服務令報告,押後至本月27日判刑,李准保釋候判。
新香港人
目前大陸居民到香港定居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赴港讀書和工作,以及按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赴港定居;第二種則是港人的大陸配偶、子女或長者,可持《前往港澳通行證》(俗稱「單程證」)入境居住,單程證每日有150個配額。2013年10月,中國大陸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兩篇文章:《香港發展需要「新香港人」》、《「新香港人」是推動香港發展重要力量》,引起了中港兩地各界人士的關注。文章指,這些赴港定居的大陸居民為「新香港人」又謂現今香港的永久居民中,大部分都是過去數十年由大陸移居香港的人士及其後裔。該文引述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楊志強指出,香港是移民社會,因此可以說不同時期不斷進入香港的這些「新香港人」,「正是推動香港發展的重要力量」。
報道指大陸新移民的構成其實已發生了變化,並引述現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所言,新來港人士的學歷在過去10年整體有所上升,有14%是大專或以上學歷,稱「當中的佼佼者在香港落地生根,成為融入香港社會的新精英」,又指社會上卻又「悄然出現了一種看法」,即大陸人「不再是受人嘲笑的『阿燦』,但卻成了讓人心生恐懼的『蝗蟲』」

香港新移民綜援婦埋怨::撐得好辛苦,每月13000多元…
阿芳十多年前認識一名港男後來港生活,生下兩子,大仔現年十一歲、細仔七歲。老公有了第三者而分手,獨自領取綜援一萬三千多元「撐得好辛苦,只得一萬三千多元生活費,我完全冇經濟能力,瞓唔到、情緒低落,更患咗抑鬱症」。
大仔自細對高達充滿興趣,幼子也愛玩電視遊戲。四年前阿芳更獲分配公屋三人單位,領取綜援同時更免租。三母子現時每月獲發一萬三千多元綜援金,而她通常每月撥出三至五千多元給兩子買遊戲機及模型,阿芳更大怨屋企已經沒有空間給放遊戲機及模型,希望獲發更大的單位,最好是五人單位能夠足夠使用。
僅餘八千元怎度過日子?阿芳說,平時會到茶餐廳食午餐,晚飯多數到樓下酒樓食飯。更坦言已經沒有閒錢與兩子去旅行,當記者問到生活也不夠時為何還希望到外國旅行?阿芳即說,到外國旅行是必需品,所以已向社工要求協助全數資助兩子到英國遊學,見識世界。
阿芳接受訪問時,穿著並不失時髦,她說:「我著嘅所有衫褲,每個星期都會去買衫,這都係新衫。」
她說過年前到超市買幾包鮑魚片,用來炒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71758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