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94年】重溫10個屬於我們的少女時代

台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票房高企,一段背景設定在1994年、兩小無猜的愛情故事,打動了所有觀眾,那份純真的少女情懷,恍惚在銀幕前回憶自己的青蔥歲月。

或許,你的少女時代沒有徐太宇、沒有歐陽非凡,但總會愛上中學一位校隊師兄、同時迷上四大天王。你沒有收過幸運信,也從未收過情信,卻會手寫一封信寄給電台DJ,那是令人懷念、擁有魅力的九十年代。時光飛逝,當年是十八歲的青春少艾,如今踏入中女時代,徐太宇沒有回來,1994年的記憶還依然存在?一起尋找屬於少女們的1994年!

【我的天王時代】

1994年,「四大天王」黎明、張學友、郭富城、劉德華橫掃樂壇,歌影視三棲繼續穩定發展。另一邊廂,在台灣打開知名度的孫耀威,返回香港推出粵語專輯《愛的故事上集》反應極佳,在校園界迅速走紅,同期還有金城武、林志穎、吳奇隆、蘇有朋,成為風靡萬千少女追捧的偶像。

【我的信和時代】

當年網際網路未普及,報章雜誌紙質參差,唯有放學到文具店或旺角信和商場買明星相,明星相舖應運而生。女仔搶四大天王、台灣小生相好平常,但連94年港姐冠軍譚小環都成為賣相天后,可想而知當時的校服少女有多瘋狂。

【我的《yes!!》卡時代】

90年代青少年必看的雜誌《yes!!》,去年宣布停止出印刷版,令人不勝唏噓。該本雜誌的皇牌欄目如《城市驚喜》、《Miss Sex》等等,每周必睇!除此之外,印有明星肖像的《yes!!》卡,是印證明星走紅程度的重要指標。《yes!!》卡一元一張,售價便宜,中小學生喜愛儲偶像卡收藏,而部分款式如閃卡、貼紙卡,更會用來炒賣賺外快。除了在專屬的扭卡機購買,部分文具店、明星相舖亦索性抽起閃卡版,再以高價轉售圖利。

【我的日劇時代】

上月底,日本男神福山雅治與吹石一惠宣布結婚,叫一眾90年代瘋狂迷戀日劇的女士們傷心欲絕。1994年日本風依然盛行,想鬥快煲《同一屋簷下》、《穿越時空的少女》、《我要發達》等日劇,還有音樂節目,就要去旺角商場買VHS影帶,完全緊貼日本,最快隔晚有得睇。

【我的錄音帶時代】

1994年CD唱片已經相當流行,但唱片公司依然會推出卡式錄音帶,當年四大天王、寶麗金小花周慧敏、黎瑞恩、劉小慧都銷量不俗。少女們亦會購買空白錄音帶(尤其是TDK錄音帶),錄段說話送給愛人,又或者自行錄製電台節目,簡稱「老翻」。那時候,女生床邊都會擺放手提錄音機,方便聽卡帶。

既然你的少女時代,沒有愛上過衣衫不整、但型盡全校的徐太宇;沒有被校草歐陽非凡看中;沒有迷戀過校隊師兄,卻會追看四大天王的表演、下課後到文具店扭卡機買《yes!!》卡、放假到信和商場逛一逛……瘋狂地追捧偶像,青春就是任性!懷念過去,原來1994年的少女時代,依然深刻難忘。

【我的廣播劇時代】

九十年代偶像廣播劇發展至高峰,年輕人每晚都會扭開收音機,追聽當紅歌手聲演的廣播劇。1994年,叱咤903蘭茜夫人劇場《初戀無限次》,找來玉女楊采妮、型男梁朝偉合演,可謂相當震撼。同年還有郭富城、彭羚合演的《戀愛1/2》;杜德偉、鄭秀文的《向愛情出發》,受青少年注目。當時的廣播劇還會推出主題曲、出書、出碟等等,打開偶像廣播劇的熱潮。

【我的文具時代】

對一眾學生妹來說,文具如衣服,一個機關重重的筆盒、一包香珠、一塊造型擦膠(但又難以擦掉筆跡,效用不大)、數支印有卡通人物圖樣的原芯筆,這些文具未必太實用,卻足夠讓你在課堂上炫耀一整天。當年少女們喜愛逛文具店,而且要買卡通或明星貼紙,貼滿學生手冊和筆記本。

【我的幸運星時代】

1989年電視劇集《義不容情》,劉嘉玲為黃日華摺幸運星,全港掀起了摺星潮,到90年代熱潮依然持續。自此,每當男生追求女方、女生暗戀師兄,或者純粹為了打發時間,都會手摺幸運星,真係摺到手指都痛。

【我的快餐店時代】

快餐店成為「姊姊團」放學後的免費娛樂場所,一起溫習、傾是非、約會異性、吃一頓下午茶餐,總之每逢下午三時後,快餐店就會被學生佔領。那些年,學生們除了到「老麥」、「炸雞上校」大快朵頤之外,更會光顧「哈迪斯」、「陽光一代」,可惜經已結業。

【我的名牌時代】

即使你並非出生在富裕家庭,但可能在求學期間,都曾經找兼職、努力省下零用錢,只為了買名牌。「Bold袋」、「地圖袋」、「M-DUCK袋」可謂當年學生時代的經典,女生放假出門會穿著淨色T-Shirt襯碎花吊帶裙,另配戴一隻新興的BABY-G手錶,或許這叫做盲目追逐潮流,卻可能是人生必經的成長階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6752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