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聞! 你同我都識! 各大明星入行前不為人知的「職業」,估唔到基哥真係. . .

比卡超| 2015-10-22| 檢舉

不久前,張衛健為啥剃光頭的故事火遍了微博。雖然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其勵志感人之處深入人心,但是誰也不是天生就是明星,張衛健不過是勵志故事的其中一人,不少明星在光鮮靚麗前都經過了不少坎坷磨練,下面來看看你熟悉的那些巨星在成名前都過著怎樣的生活吧。

劉德華–理髮師

劉德華小時候出生在農村,家裡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他的父親劉禮年輕時為啟德機場的消防員,他的父親還開了一間小吃雜貨店以賺錢維持家用。劉德華與姐姐們則經常擔任店裡的幫工一起幹活,每天天還沒亮,他就要和姐姐去挑水。由於小店生意興隆,每天他還要負責清洗大量的碗筷。劉德華回憶說:」那時的經驗讓我受益無窮,使我學會獨立生活、照顧自己。劉德華在家時行第四,有三位姊姊,一位弟弟和一位妹妹,中學畢業後,劉德華又跑到一家美容院當洗頭小弟,這份工作雖未做得很久,但劉德華卻相當努力,從未有欺客行為,日後讓人稱讚的敬業精神。而且後來劉德華也創立的自己的美容美髮工作室。

張學友—公司職員

張學友的臉上有道疤痕,這也是學友年少時調皮搗蛋留下的!有次學友在跟堂兄弟嬉戲打鬧的時候,學友被堂兄弟不慎用刀劃中臉部,當時學友的媽媽就立刻用桌檯布把他的臉包住而去醫院治療!誰知醫生匆忙中忘記給學友打麻醉針,處理傷口時則疼得學友幾乎當場暈倒,就這樣活生生縫五針才將傷口弄好,而這道疤痕則永遠留在學友臉上的顯眼位置,就連當時學校里的同學們都給學友取個綽號叫刀疤友!當然,張學友的笑容並未因此而失去魅力!

當時由於學友的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為了幫家裡解決困難,學友高中畢業後就出去尋找相應工作。當時學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香港貿發局當職員,三年的工作枯燥乏味,每天對著整堆的文件材料,儘管職員的工作非常乏味,但是如果不是因為胃病他也會堅持下去。

張國榮—牛仔褲銷售員

其實,張國榮並沒有一個令人艷羨的童年,他從小就沒有跟父母在一起住過,唯一親近的是傭人「六姐」。後來家裡送他去英國念紡織,有些子承父業的意思,不過因父親中風,他讀了一半就不得不回來了。張國榮曾在《今夜不設防》中說,原本想父親開男裝店,他來做女裝,但那時量體裁衣已經落伍,流行成衣了,眼看著父親的店鋪越來越小。19歲,他學業中斷。他不習慣和家人一起住,想自己賺錢,就去跑馬地賣鞋,去牛仔褲店賣褲子,到一家律師樓從小弟做起。所以,進入娛樂圈對他來說,並不單是興趣使然,更是生存需要。

當初,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國榮因為參加了一個歌唱比賽,由此踏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當時張國榮的年齡不大,去了英國五年中文很生疏,便去了一所中學做插班生,讓張國榮結識了一班喜歡民歌的朋友,他們以樂隊的形式參加過幾次歌唱比賽,成績還不錯,都能得第二名獲第三名,只是從來沒有得到第一名。

後來張國榮又參加了亞洲歌唱比賽,並在這次比賽中一鳴驚人,獲得了參加總決賽的機會。本有機會問鼎冠軍的哥哥,卻因為菲律賓評委的偏私而僅僅取得第五名的成績,但觀眾都替張國榮抱屈,反而使他一夜成名。主辦方「麗的」電視台負責人第二天他就找張國榮簽了一份合約,月薪一千元,迫切需要生存的他就毫不猶豫地連簽了三年合約。

郭富城:冷氣技工

很多人只知道郭富城是電視台伴舞出身,殊不知在還未伴舞前,郭富城竟然曾做過冷氣工人,每天搬著笨重的冷氣,在大樓上上下下,因為做的是勞力工作,讓城城身材練得比一般人健美,看來城城的成功,還得歸功於早年這段經歷。

吳鎮宇— 出家

未圓明星夢前,原名吳志強的吳鎮宇曾是做辦公室助理,也曾有過短期七​​天出家的經歷,而且培訓班也是考了四次才考上的。據悉,在考演員的時候,導演問:學佛和做演員有什麼關係?吳鎮宇說:學佛和做演員都是放下自己!因為放下自己,他拍過無數爛片,因為放下自己,他總能在爛片中有驚人表現。

吳鎮宇和劉青雲當年是同學兼好友,而幸運之神沒有光顧這些當時不符合常人審美觀的略略有點痞的傢伙。於是乎,你可以在83射鵰中同樣看見吳鎮宇和星爺一樣忙碌的身影(有小道消息說是跑跑龍套賺點小錢貼補生計),和當時星爺擁有「宋兵甲、宋兵乙… …」這樣的字眼顯示身份一樣,當時原名為「吳志強」的鎮宇也只憑「小販」身份上了回演員表。

何家勁—搬屍工

以「展昭」的熒幕形象為大家所知的何家勁,成名之路可謂並不一帆風順。初中畢業後,何家勁吵鬧多年的父母終於離婚,家道中落,給家庭經濟帶來了很大困難。父母離婚後跟著外婆,之後只身前往英國諾城攻讀廣告設計。不久後外婆去世,昂貴的學費無力承擔,何家勁就一邊讀書一邊賣力地賺取學費,藉此鍛鍊自己。一開始,何家勁在一家雪糕店打工,洗碗、跑堂、制雪糕,乾得不亦樂乎。不過,由於學費太過昂貴,何家勁不得

不再加了第二份工作,薪酬比較高的職業,就是在醫院將死屍搬進冷藏櫃!那是怎麼的一種心驚肉跳啊?若是常人恐怕連看一眼屍體的勇氣都沒有。

最終沒有被退學,回港.也是一次陪朋友去亞視考藝員,結果跟周星馳和梁朝偉一樣,何家勁朋友沒考上,何家勁卻被考官看中,順利進入亞視,跑了幾年龍套,知道換新東家拍了93的包青天才一炮而紅,

梁朝偉—商場促銷員

和他的黃金搭檔張曼玉真是有緣,不僅兩人在銀幕上配合的十分默契,連出道之前的經歷兩人也出奇的相似。中學畢業成績很好但是家境很差的梁朝偉也沒錢唸書,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是在一家電器商場當是售貨員。梁朝偉1961年6月27日出生於香港,自小父母離異,家境貧寒,15歲輟學,曾先後做過報童、會計、勤雜工等,後在好友周星馳的介紹下,於1982年進入「香

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成為一名電視演員,通過多年的磨練,終成一代巨星。更是娛樂圈的「萬人迷」。

周星馳—擺地攤

周星馳自小父母離異,他和妹妹就被寄養在外婆家,生活十分清貧儉樸。外婆平時靠擺地攤賣指甲刀維生,自從周家兄妹來了以後,日子過得更加窘迫。星爺當時年紀雖小,卻不能在家」衣

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都要和妹妹幫外婆看攤。但是他很貪玩,經常找藉口溜走,剩下外婆和妹妹看攤。忙裡偷閒,周星馳迷上了漫畫,不但愛看,更愛畫。這個嗜好可能為他長大後表演那些誇張、逗人的喜劇人物打下了基礎。

真的是生活閱歷決定自身的表演風格,家庭環境影響自身性格,

但星爺把最好的自己展現在銀屏上,《喜劇之王》中讓人心疼的尹天仇

林雪— 工廠工人、家具廠學徒、搬運工

為了維持生計,林雪一直在打雜工。他做過工廠工人、家具廠學徒、搬運工。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混街頭,做苦力,有家也不願意回,寧願睡在貨車裡打發一夜。

這段經歷,後來出現在電影《新宿事件》里。林雪在這部電影里扮演一個混在日本新宿街頭的中國人,拍攝電影時,為了追求真實感,導演把攝影機藏起來,讓林雪在新宿街頭賣電話卡,結果,很多路人以為他真是干這行的,賣電話卡時真有人給他錢。爾冬升導演說這個角色非林雪莫屬,因為只有經歷過這種生活,才能演出這種小人物身上的心酸和不甘。

林雪命運的改變出現在1983年,那一年,林雪19歲。他當時和一幫朋友去了黃大仙祠附近的一家娛樂廳打撞球,偶然遇到了演員林正英。當時,林正英對林雪賞識有加,覺得這個小伙子很有藝術天賦,於是他建議林雪學演電影,並把他介紹到了劇組。儘管,從來沒有演過戲的林雪在劇組中只是跑龍套,但他在懵懂中向成功邁出了第一步,從此,林雪變得成熟起來,也深深迷上了電影這個行當。

周潤發–酒店服務生、郵差、照相機推銷員

發哥的童年是在南丫島度過的,由於當時家裡很窮,周潤發經常幫媽媽養雞、種田、切菜喂豬。其後為了家庭生計,發仔17歲便輟學,提前進入龍蛇混雜的」社會大學」,他曾做過送貨小北、推銷員、郵差、計程車司機等。回憶起當年的生活,發哥說:」那時生活很艱苦,一塊蘿蔔、幾塊豬油渣,就可以吃一碗飯,不過卻窮得很開心。」梅花香自苦寒來,年少時的清苦和磨礪,為周潤發日後的成長和演藝成就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梁家輝—模特、雜誌編輯、擺地攤

梁家輝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畢業後1981年在香港無線藝員第十期訓練班,後進入無線跑了幾年龍套還被解約,為了生計,他先後擔任服裝模特兒、雜誌編輯,甚至去擺地攤,後被李翰祥發掘。接拍了《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圓》,26歲的梁家輝憑藉《垂簾聽政》捧回了1984年「第三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金像獎歷史上最輕的影帝。

張耀揚—模特

1986年的某天,一個普通的廣告男模被介紹到新藝城電影公司試鏡,在表演了幾個動作之後,那位叫作林嶺東的導演讓他回家等通知,第二天他得到了自己第一份正式的電影合約——《龍虎風雲》。

古天樂—古惑仔,模特

古天樂小時候因為交友不甚誤入歧途,成為整天遊手好閒的「小混混」,後因搶劫被判入獄,出獄後,他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因為外形出色,在朋友的介紹入,進入廣告公司做模特,一時之間大街小巷,印刷精美的產品介紹上都有古天樂的身影,後來加入無線電視台獲力捧,迅速成為炙手可熱的大明星。

吳志雄—古惑仔

年輕時吳志雄因為家境清貧,完成小二課程後便投身社會。由於父母忙於工作而沒空管教,他誤交了損友,並加入了黑社會。吳志雄不諱言,當時他加入黑社會只為了一個"錢"字!在江湖打滾了十多年,吳志雄形容當時的生活是聯群結黨,到處"蝦蝦霸霸"。他回憶:"那些所謂江湖大佬,打交搵你,搶劫搵你,食白粉、賣白粉搵你,沒錢了,便教你去偷,最後連家庭也不要了!"

因為親身體驗過黑社會的腐敗,吳志雄常應邀向曾犯罪的青年"講道",勸他們發憤​​圖強,努力讀書。此外,在他投資的各樣生意中,也提供就業機會給曾犯罪的人。"我希望藉此告訴他們:我犯過罪,也可挺身而出,當社會的棟樑。"

脫離黑幫後的吳志雄參演了很多部電影,現在也算是電影行業知名的男演員了。雖然現在有人說早些年的紋身和現在的紋身相比,不論是從素材還是手藝方面來說,都相對差了一點。但是吳志雄身上的紋身演起古惑仔來,還是非常有味道的。

陳惠敏—古惑仔,警察

陳惠敏就厲害了,父親是海員,長期在外,多是母親拉扯他和妹妹長大。陳惠敏自幼愛習武,學過』譚家三展拳』和西洋拳擊。

陳惠敏是邵氏當年的功夫明星,但是因為他出演的多部黑幫題材影片,也被內地觀眾熟知。雖然陳惠敏是黑道出身,但也因本色演出,語言剛烈,出口成章,也以愛家庭,重義氣,及一套靈巧身手與快拳聞名,七十年代人稱「拳有陳惠敏,腿有李小龍」。

張家輝—警察

小時候的張家輝絕對不是個笨小孩兒,雖然當時每個月的零用錢非常微薄,但是張家輝還是發揮了「好鋼用在刀刃上」的聰明才智,把零用錢拿去買零食,順便在小賣店追看各種電視劇。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看過的電視劇越來越多。最終,在摯愛的警匪片的啟發下,張家輝鎖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當警察。

17歲,他就如願地考入了警校,並最終成了一名英勇、機智、最擅長與敵人鬥智斗勇的小有名氣的警察。工作4年後,他申請做一名便衣。因為只有便衣才能辦案,才有開槍的權利,他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警察。但是上司以人手不足為由,不放他調走,年輕氣盛的張家輝一怒之下辭職,當起無業遊民。

雖然張家輝的演藝路走得有點偶然,但是張家輝當演員的起點很高,一出道就做了主角,出演了李修賢的《壯志雄心》,但是這位主角和別人不一樣,他的演藝生涯,似乎總和挨打分不開。

張家輝說「那時候也沒什麼特技,打都是真打。我又年輕,大家一看,還當過警察,身體應該不錯,就讓他演那個被打的吧。結果那部戲每個晚上都打我一頓,疼死我了。夜宵的時候,我拿著個便當躲在發電車後面,一邊吃一邊哭。還沒吃完,就聽見喊開工,我只好擦掉眼淚,鑽出來,又開始被打,一直挨打好多年。

曾志偉—球員

因為父親是足球教練的原故,曾志偉開始踢球,16歲時,代表香港隊到韓國踢青年杯。

一次偶然的機會,洪金寶介紹曾志偉進入演藝圈,曾志偉開始從事龍虎武師的工作。隨著香港武俠片市場的滑落,武行工作只能夠維持生活,在朋友的建議下,從小擅長講故事的曾志偉,開始逐步嘗試電影編劇的工作。

帽衫、大褲衩、人字拖,不到1米6的個頭,五官中沒有一樣跟帥沾邊,扎進片場就迅速淹沒在人群里。他說自己是生來的綠葉,是男主角旁的「矮銼丑」,卻在《甜蜜蜜》里與黎明搶張曼玉,在《無間道》里拿劉德華當槍使;當非典襲港時,他請纓主持金像獎,高呼「我們家裡有事了,我愛香港」。從默默無名到如今TVB掏錢為他擺700人宴席慶祝60大壽,在香港娛樂圈潮起潮落多年間,曾志偉這片綠葉,已生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受其​​恩澤的藝人不計其數,而若尋根問底,紮根於香港的曾志偉,胸中常存的即是傳說中的「行走江湖守則」。

王傑—調酒員、計程車司機、特技演員、油漆工

王傑出生於陝西西安,3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12歲時父母離婚,中學畢業後先後當過酒吧調酒員、計程車司機、特技演員等職業。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一直在堅持自己的音樂理想,將自己寫成的歌曲投給唱片公司。1987年踏入歌壇,在台灣出道並迅速走紅。全能打工仔:王傑

要說起成名前的辛酸史,恐怕沒人比王傑更多。做歌手前,王傑曾做過茶樓小夥計。之後,王傑去做油漆工,每天爬到二十幾樓做「蜘蛛俠」,不過,他更喜歡的工作還是的士司機,尤其喜歡開夜班,每晚在酒廊門口等,因為酒廊小姐每次都會給他很多小費,倒不是格外看重他,而是喝醉了,當然就給錯了。

陳小春—舞蹈員

小春在當年是以一個舞蹈員的身份入行,與另外二個成員組成一個跳舞偶像團體』風、火、海』, 出道前就是幫當時事業正如日中天的同門師姐林憶蓮當合唱和伴舞的工作,一九九四年小春以』風、火、海』的名目正式於樂壇出道,發行第一張廣東專輯, 小春同時就轉往大熒幕發展,後來於一九九五發行完第二張廣東專輯後因成績不如預期,組合落得解散下場,小春拍完』晚九朝五』後,演藝事業越演越火熱, 但小春始終熱愛音樂,以沒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歌手引以為憾,電影事業如火如荼,歌唱事業卻停滯不振,只能在一些原聲帶中發聲而已,苦等三年, 終於在1997 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國語專輯《大件事》,而於一年後發行的《人見人愛陳小春》國語專輯,終於憑著主打歌「男人與公狗」及「神啊救救我」成為一個暢銷、 受人尊重的歌手,得以完成多年的夢想。

張衛健—失意新人

中學畢業後,視陳百強為偶像的張衛健也像對方那樣,向歌星的目標邁進。並在一次偶然間得到張國榮的電話號碼,打了幾個月,終於打通,並向哥哥說明自己的情況,哥哥則認真傾聽,並約張衛健見面,幫助他。1982年,他參加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在哥哥幫助下進入前三十名,第二年他又捲土重來,這次他沒參加決賽就退出了,因為當時有志者事竟成,1984年,他憑一曲《戀愛交叉》勇奪冠軍和最佳台風獎,他的名字在一夜之間令全香港家喻戶曉,成功竟來得如此容易!想起前兩界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得主梅艷芳和呂方的不俗發展,張衛健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憧憬,但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當時,唱片公司並沒有給他出個人大碟的機會,只是讓他在一張雜錦唱片里唱了兩首歌。加入「無線」拍劇,由於受一張娃娃臉和1.68米的身高限制,只能演些插科打諢的小角色。為了生活,張衛健只有到歌廳、酒廊當駐唱歌手。那些客人根本就不是來聽歌的,使他在唱歌的同時還要留心茶杯、菸灰缸會隨時飛上台

曹查理—冷氣工人

曹查理,生於1950年3月24日,香港演員,是著名藝人張智霖的舅舅。在曹查理進入電影圈之前,他做過七八個行當,19歲剛讀完書出來做冷氣工人,後來做股票,虧了之後去幫「凍肉公司」收帳,曹查理是這樣形容的:「很出名的,所有大小公司都是我一個人去收錢的,所有街市都是我的人,多厲害。」可是威風沒多久,公司生意下滑,曹查理便進入了演藝圈。因在「特醇軒尼詩」廣告中的大豪客形象鮮明,深入民心,曹查理的演藝事業開展得也還順利。80年代的曹查理,參演了不少電影。多是以扮演惹人討厭的、好色的、勢利的角色,而漸漸知名。

成奎安— 舞廳打手

他的演出生涯中演過300多部電影,600多集電視劇。其中90%以上都是反派,而這些反派幾乎一半以上都叫同一個名字:論長相,成奎安不夠帥,論氣質,也談不上高雅。可是憑藉1.85米的威猛身材和那一臉的兇相。成奎安成為江湖惡漢的不二人選,在香港黑幫電影盛行的二十幾年中,但凡電影需要那些囂張跋扈的黑幫社會大佬,導演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成奎安。

成奎安是新界原居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因家境貧寒而交不起學費,13歲的成奎安被迫輟學。輟學後,因家中兄弟在電影公司做技術工而把他帶了入行,他由此在邵氏電影廠的攝影組做小工、臨時演員,但做了一段時​​間後他覺得做攝影沒前途就不做了。1972年,17歲的成奎安混進了黑社會做舞廳打手,後來被警察拘捕判入獄四年(實際只是報刑兩年八個月)。刑滿後,成奎安再次回到了邵氏電影廠時,遇到了在亞洲電視做武術指導的梁小龍,便跟隨做龍虎武師。直至1978年,他被李修賢發掘拍電影,自此成為演員,開始在電影演出。

徐錦江— 模特,夜總會歌手

徐錦江出身於醫學世家,但徐錦江從小就無心學醫,而對畫畫有著特別的興趣。由於他們家和廣州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是世交,所以他成了從不輕易收徒的關山月的閉門弟子,1982年徐錦江到香港發展,初時舉辦過畫展,但其作品不獲香港人注意,做過模特及夜總會歌手,亦曾在多部電影中跑過龍套。

李修賢— 鋁窗工人

李修賢祖籍廣東汕頭,生於上海,自小隨父母遷居香港,由於家境貧寒,只能住在中下層地區。幼年的李修賢日日見到城寨里大小流氓橫行霸道,心中頗有不平,很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警官,整頓社會秩序。讀到中學四年級,為了承擔家用,李修賢不得不中途輟學。他想要投考警察學校,卻被擔心兒子安危的母親堅決攔下,未能如願。自此他流落社會打工謀生,做得最久的是安裝鋁窗的工人。1970年,「電影王國」邵氏公司開設藝員訓練班,為邵氏影業培養電影演員,李修賢投考成功,成為第一期學員。訓練班的課程有表演課、音樂課、國文課、體能課等,有一天,李修賢與同學們在訓練場上練功,正逢邵氏著名導演張徹和兩位同事經過。張徹停下來看了看這批年輕人,伸手向李修賢指了一指。第二天早上,就有一位製片人來接李修賢到公司去簽合約

在八十年代長大的那些人眼中,李修賢是英雄的代名詞,他銀幕硬漢形象早已深入人心[39] ,李修賢在圈中素有硬漢鐵骨的美譽,當年慧眼識珠,方才有了周星馳傳奇般的電影人生,而圈中得過他幫助的藝人不計其數,憑藉極好的藝德與人品,他成為香港演藝圈內備受尊敬的大哥

鄒兆龍— 麵包師

常威小時候真的很苦,

鄒兆龍,一九六七年出生於台灣高雄市,共有十三名兄弟姐妹,父親早逝後開始學習拳擊,六歲便跟著雕刻店老闆打工,九歲鄒兆龍轉行做麵包,十二歲時便投身電影界,擔任武打替身,並開始修練跆拳道與泰拳,以及學習電影拍攝的的格鬥技巧。便於十八歲時得到洪金寶的賞識,主演了洪金寶導演的電影《全力反彈》,其後拜其為師,來到香港發展,加入了洪金寶的班底,成為洪家班的一員。

鄒兆龍武功好,香港又盛產功夫片,在香港立足沒有什麼問題。但因為沒人力捧,只能充當反派第一殺手之類的大配角,而無法成為舉足輕重的大明星。鄒兆龍多年以來一直以大反派形象示人。在許多經典的功夫片中,他是唯一能與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對打抗衡的人。

李兆基— 黑社會

1970年簽入香港無線電視台任編導、演員。曾在多部電影、電視李兆基劇中扮演反派角色,劇中扮演幫派大哥人物大氣

基哥」那張飽經風霜的臉全是坑凹,看多兩眼容易不寒而慄。不消說,又是一塊黑幫頭目的料。以他的模樣,說讀過書沒幾個人信。可在《黑獄斷腸歌》那有兩首膾炙人口的監獄歌就出自他的手。不知是不是拍多監獄片深有感觸有感而發寫的

李兆基是80年代之前的香港三合會中層成員,在1960年代為香港黃大仙區慈雲山邨最著名的青少年朋黨組織「慈雲山十三太保」的主要成員。後被林嶺東導演帶入電影界成功洗底,在影片中多出演有勇無謀的黑社會小頭目,經常會有一些令人難忘的演出。包括與周星馳的合作和在《食神》里的演出。

鄭伊健—文員

鄭伊健,暱稱伊面,出生於香港一個普通家庭,家境並不寬裕,父親是製衣廠的管理人員,母親是家庭主婦。鄭伊健在家排行第二,有哥哥及妹妹,兄妹感情很好。生活雖然很清苦,但一家人卻過得相當開心。1984年鄭伊健讀中學時,在街上被星探發現,拍了「雪糕屋」的廣告。後又接連拍了多個廣告,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陽光檸檬茶」。

鄭伊健是以帥出道的,鄭伊健的同學說,他在學校時就很自戀,喜歡對著鏡子照半天,把自己打扮得帥帥的,追他的女生可以從灣仔排到九龍

並不是長得帥就能迅速上位。兩年後(1986年)參加TVB新秀歌手大賽,只是堪堪進入前100名,參加武術藝員進修班,又因為性格內向、成績太差被淘汰,不得不轉而去當文員。在辦公室待了三個月,發現自己還是喜歡演戲,又跑去參加TVB培訓班,最終才​​算踏入娛樂

facebook page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6704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