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學於13歲時,是一名日軍繙譯,被策反成間諜,助抗戰取得勝利。
為紀念抗戰勝利70年,《蘋果》派出多支採訪隊於中港台、東南亞等地,採訪多名抗戰老兵及走訪戰爭遺址。系列報道頭炮是一名現居大陸深圳、曾被共軍東江游擊隊策反成特工的老人,從他口中,細說當年如何由一名日軍繙譯,被策反成間諜,助抗戰取得勝利。
本報記者 陳永階 蘇汝卿
故事從一個傳奇人物開始。他,名叫陳敏學,深圳人,曾在香港求學;因學得一口流利英文、日文,細細個就被侵華日軍徵作繙譯,日本名叫鈴木三郎,後又被共產黨東江游擊隊策反成特工,歷盡驚險,九死一生。抗戰勝利後返鄉為民,曾被冤待幾十年,直到文革後才得以平反,享受中共「老革命」榮譽及待遇。
「我老竇老母都係香港人!」86歲的陳敏學老人甫見到記者,第一句話便是這句。他祖籍廣東新會,媽媽懷胎十月時返寶安縣(即現時的深圳)探親,在東門生下他,他也在香港喇沙讀過幾年書,講得一口流利英文。
1940年日本人侵佔寶安縣(即現時的深圳),為奴化中國人開了日文班,挑了數十個小童去學日文。陳敏學語言天賦了得,只消2年功夫已操得一口流利日文;日本人喜歡,徵他入軍營做繙譯,由此成為侵華日軍「南支派遣軍」8114部隊繙譯,其時剛13歲。日本名叫鈴木三郎的陳伯,長得精瘦,十足抗日電影的「漢奸」。
陳伯說,「我阿媽被日本人徵去修工事,俾日本兵打到鼻青口腫同隻豬頭咁;我舅父在文錦渡因為慢咗向日本人鞠躬,俾3個日本兵當沙包練打到肝都爛,嘔血身亡;我1歲細佬同3歲阿妹餓死,表哥被日本兵掟死。日本人欠我一家幾條人命,我要報仇。」
86歲的陳敏學曾在香港求學,因說得一口流利英文、日文,曾被侵華日軍徵作繙譯。
陳伯由此「人在日營心在漢」,幫游擊隊收集日軍情報。「嗰時我仲幫一間日資安東洋行做事,住在洋行;一有情況要報就在門前香壇放個特別香爐,插一支香,交通員見到,就會同我接頭。情報我會塞入鹹魚肚,或芋頭挖個窿放入去,再抹層泥。」
13歲的鈴木三郎,日文流利又識英文,深得日軍一個早稻田大學畢業的軍官喜愛,「人細鬼大」的他,利用這層關係為游擊隊搜到不少情報,包括日軍掃蕩情游擊隊的安排、日軍部署、兵力人數、武器配置等,日本人多次掃蕩游擊隊撲空,還經常中招踩地雷。日軍其後開始懷疑他,1945年8月初一天,陳伯回到兵營,憲兵隊長馬島突叫他入屋,拔出軍刀架在他頸上,用日文怒吼:「早知道你是游擊隊,限你30秒說出遊擊隊位置聯絡人,否則殺了你!」
陳伯稱,「認又死,唔認又死,由佢了!硬住頸用日文應了句『唔知你講咩。我只係幫南支派遣軍做繙譯』,講完咪眼等死。點知數到30,佢用刀背在我頸上劃一下,怒喝要我『馬上滾』,逃過一劫。」臥底生涯由此結束,他回到東江縱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東江縱隊要去上水、大埔同日軍談判受降,陳敏學陪中隊長鄧華去。日兵見到陳敏學,個個目瞪口呆:「這不是繙譯官鈴木三郎嗎?」這時才知他是游擊隊的人。
陳敏學曾被冤待幾十年,直到文革後才得以平反。
獲平反後,陳敏學才能享受中共「老革命」榮譽及待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5443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