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廣場真係學生妹集中地 ,去過葵廣既人一定會知我講乜,今日有個學生妹叫我入去幫佢換衫

香港新聞| 2018-01-30| 檢舉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人懷念那個被稱作「葵廣」的葵涌廣場。在他們眼中,葵廣是一個布滿廉價美食、格仔店、潮流服飾,還有可能是充滿青春回憶的地方。我不懷疑,因為那是他們的私人回憶;那大概是2000年之後的事。而我的回憶卻在此前,那個時候當葵涌廣場仍叫「葵廣」。

我叫阿K,葵廣在1990年落成,同年,我中一。

我應該是第一批在葵廣逛的學生。那個時代仍未有網際網路,電腦也不是學生的日用品。我們的最大的娛樂是不是足球或籃球,就是「動漫」。葵廣對熱愛「動漫」的我及一班同學是重要的,因為那裡的漫畫店曾高達十間之多。由地下到三樓,每層也有漫畫店,大部份也兼營租書服務的。而且,當中更有兩間是買賣二手漫畫的。盛況一時無倆,即使今天被視為漫畫聖地的信和廣場,也難望它的項背。

香港雖然一直也是日漫主導,但港漫在當時也毫不遜色。即使沒有正式統計,但大概是六、四之比,不是高層走出來跳舞自high之說,而是真的有價有市的觀察。

「阿洛,你買到新一期《超神Z》嗎?」

「沒有。地下及二樓也斷了貨。但買了《斯莉亞》,柏廸的。勁好睇!」

「我只買了《Feel 100%》,女友想看。」

當年的香港漫畫沒有半點土味,傳統薄裝也有愛情的,更有精裝的迎合年輕一代,製作人都會嘗試不同開度及風格去打進不同市場。市場不只服務單一觀眾群,男女老幼都有是潛在顧客,所以百家爭鳴。那像今天剩下「17蚊薄裝」,只要不被一班固定觀眾接納,就註定死路一條。

在那個資訊仍未爆炸的年代,要緊貼日本最新的漫畫資訊是困難的。但在香港仍能靈活變動的年代,即使是小商戶也有賺錢方法。由於我是某租書店長期大客,老闆也會問我意見。

「阿洛,你喜歡《龍珠》嗎?」

「多餘!不喜歡會期期買嗎?租就行了。」

「那要是讓你看最新一期,跟日本同步的。你會付多少錢來看?」

「跟日本同步?不是單行本嗎?即多少頁?」

「20頁左右,影印日本雜誌,但日文來的。不過,你也是看公仔吧!」

「六蚊啦!公價三毫子一張影印,不就是六蚊嗎?」

「那我賺個屁!」

後來,老闆真的賣起影印本來,他說日本那邊識人,每期傳真過來。起初,他賣六蚊,原來他向同在三樓的影印店商議好每月包一個印量,於是可平至每頁一毫。不過,很快就有其他店跟風,荃灣及旺角也有。競爭大了,老闆沒有減價,反而賣八蚊,但仍有很多學生幫襯。因為老闆憑自己略懂一點日文,把原本的對白翻譯成中文才影印。對白不準,但也很精景:

「斯路,今劑一定打巢你!死啦!」

「呀……仆你個街!」

這就是靈活多變。直至《EXAM》在獲得正式日本授權前,漫畫店老闆也是《龍珠》的權威。

除了漫畫店外,葵廣也曾一度有好幾間模型店,有賣Bandai的高達模型,也有賣首辦的。由於小時候零用錢不多,我為了買漫畫,也曾在葵廣內某模型店當兼職。模型店不同玩具店,模型是專業的,即使是小店,但店主通常都是「模界」高手。

「阿洛,雖然只是廿蚊一粒鐘,但不要小看自己。客人問題,你就要答得夠專業。」模型店輝哥跟我說。

「無問題,我對高達很熟的。」

輝哥隨手拿起一支400號雙星Thinner。

「告訴我,這是供油性,還是水性用的?」

我立即啞口無言。

之後的日子,我不只學習如何上油,也要知道每一盒模型應用那種工具。慢慢地,我也變成了模型達人。不只是對女生而言都一式一樣的各種高達型號,客人也會跟我或輝哥談起模型的製作。大家也不追求名牌,雙星也好,郡氏也好,土砲的五金自製工具也有,總之就是合用的產品也賣。我們都是專業的,誇張一點就是有使命去推廣模型的。因為即使是只是「廿蚊一粒鐘」的兼職,我們都自覺是業界的一份子,而不是一味推高營業額去交租。

這是一種尊嚴。直至葵廣的租金在翻了幾倍前,輝哥一直視興趣為職業,也是專業。

葵廣當年另一特色是老翻當道。不只是音樂光碟、電影VCD、三仔、四仔、電腦software……一應俱全。老翻店舖林立,卻又極少出現打架場面,要是沒有「江湖秩序」,恐怕每日都開片。這又不得不說到葵涌的歷史。

葵涌跟荃灣連成西北的元朗窗口,南達荔枝角及長沙灣往九龍,於是自1960年代的葵涌邨建成開始就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上、下葵涌邨加起來有四十二座,年輕人眾多,也是兵源之一。因此,本港三大社團一直有沾染葵涌區。在80年代,更連港台製作的《鏗鏘集》也有描述此狀況。而葵廣自落成後,原本並沒有太大「油水」,畢竟在大型商場內明目張膽地收保護費並不是易事。

但自從老翻出現後,一切也改變了。由於葵廣業權分散,所以有集團就租用鋪位來賣起老翻來。由初時的一百蚊三隻,到最後一百蚊六隻,老翻店開得一間接一間。後來,海關也不時會來掃場。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老翻店的運作也開始時的明買明賣,變成只有封面的畫「笠巴」半自助服務。即不會一次過放多隻光碟在店內,只掛上封面。客人寫低編號交給店員,店員就會交一張普通到不行的「紙仔」給你,上面會寫上一個「笠巴」。不一會,就有一袋袋黑色的膠袋裝著光碟,客人憑「笠巴」認碟再放錢到另一紙箱內。交易就完成了。

要是有人膽敢不放錢的話,附近總有人會「發現」,輕則給錢了事,重則廁格相見。由於老翻店店員當中有道友、古惑仔及不良學生,粗口橫飛就然了,他們又都愛在店內吸菸,葵廣的形象也開始變差。海關的掃場是象徵式的,在關員來到前,十間已有八間落閘。印象中,就只有一次是海關強行剪鎖開閘。由於場內有三仔及四仔關係,原本年輕的葵廣開始湧現一批色迷迷的大叔。於是,不少學校更指定學生在放學後不能在葵廣逗留,訓導老師也會巡場。

「阿洛,為什麼你會在這裡的?」

「Miss Wong,放學後就是私人時間。而且,我在這裡兼職的。」

「兼職?怎樣身上有煙味?」

訓導老師也不聞一下自己的衣服,曾幾何時,煙味是葵廣的特色之一。我可費了一番唇舌解釋,要是我能使半層樓也是煙味的話,我應該早就中了尼古丁毒身亡。

「這裡很雜的。沒事就早點回家,而且學校不容許同學穿校服做兼職的。」

但若說到治安,除扒手外,倒沒有太大問題。因為葵廣已成了一套完整的「老翻產業鏈」,伴隨著老翻店激增的是理髮店及二手教科書店。曾經,我也對此不明白,就問輝哥:

「輝哥,整個葵廣十幾間理髮店,有這麽多頭要剪嗎?」

「傻仔,除新年前,你何曾見過它們好生意?」

「但卻一間接一間開喎!」

「有幾多老翻,就有幾多個頭。頭髮要染黑,錢要漂白。除非你日晚看著,否則剪了幾多個頭,邊個知呀?」

當日一句「邊個知」,大有日後梁朝偉在《無間道》中的智慧。

「這麽多間也是同一老闆嗎?」

「不知道,聽聞是兩個字頭的。」

「不會打交嗎?」

「快97了,還打生打死幹嘛?趕最後一筆錢就走人啦!在金錢面前,什麼國仇家恨也可放下。兩個字頭合作,又有什麼奇怪!」輝哥嘆一口氣,續說:「洛,你不是有個靚女同學在賣二手書嗎?提她小心點吧!那些店也是他們的。」

「什麼?」

「收一本書用多少錢,無人知的。剪頭髮賺來的錢,就由二手書負責蝕走。否則,就要交稅。」

「但她只是店員,應該沒問題吧!」

「近朱者赤,而且她的豬也很危險。」

輝哥沒有估計錯誤,那個女同學在中五暑假後就消失了。兩年後重遇,她已清麗不再,染了一頭MK金髮,手抱一個孩子。

這是一種墜落。直到網際網路把老翻工業重挫前,葵廣除了錢以外,就什麼特色也沒有。

中六之後,由於專注學業……才怪!是投入於青澀的戀愛才對,我沒有再到輝哥那裡兼職。但中七那年,我卻向他求助。話說我的銀包在葵廣被扒了,正在茫然間,我不自覺地走到輝哥的模型店,並向他說出事情。

「阿洛,你告訴我銀包的式樣吧!」

「黑色,外面有一個自護logo,不是《馬沙之反擊的》新自護logo,而是傳統那個。自己貼上去的。」

「內裡有身份證吧!有多少錢?」

「有呀!百五左右。」

「我可以幫你取回,但你多要給三百五吧!外面一張身份證收五百。不過,總比他們賣給黑市好。」

那個年頭未有什麽一簽多行,香港身份證仍有價值。但我不太擔心,未成年的身份證借不到錢的,最多是一個同名同姓的大陸人到了香港。我的心思卻放在另一件物件上……

「幫我看一陣舖吧!」

不用三十分鐘,輝哥就把我的銀包帶回來了。銀是沒有了,但盜亦有道,只要認識道上中人,三日之內付錢,保證內裡證件一張不少。我連忙翻弄暗格,安心地發現那張過了膠的2R相仍在。

那是中五暑假時,一班同學們到蝴蝶灣燒烤時的合照。中五之後,大家都離開原校,即使同在葵涌區繼續升學,但由於到了不同學校,我有預感那張相片中的朋友早晚會變成記憶中的「老朋友」。

輝哥見我放下心頭大石,卻突然說:「下個月,這間模型店就會關門。」

我呆著問:「為什麼?」

「租金太貴了。而且,就連撈偏門的也快撐不住,何況是正行。」

「那你有什麼打算?」

「未知。或許在屯門再開業吧!那邊的租夠平,而且如此隔涉,也不會升到那裡。」

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輝哥。那一年開始,新聞報導中的「香港政府」變成「特區政府」。

之後好幾年,葵廣沉寂了。不論漫畫店、模型店、老翻店、理髮店及二手教科書店,也一間間開始消失。

再幾年後,商場在時代的洪流下成功轉型了,賣起潮流服飾起來,也多了一些格仔店。有人說那是一種進步,所有店舖都被正規了。

但走進已叫作「葵廣」的「涌場」,總是多了一份女性的矯揉造作,卻少了一份地道的情義。

屌!講學生靚妹多首選新都會+葵涌,尤其是葵涌廣場,夏天一隻隻白色(葵循)藍色(荔天)黃色(善德)其他又啡色又格仔又盛(林護,陳兆民,李惠利,顧超文,下葵涌等等)!走哂入商場嘆冷氣!果浸少女味呀!

囡囡集中地,大家分享嚇啫!

呢兩個商場,以前冇咁多大陸人果陣,同冇咁多手機娛樂果陣,夏天嘆冷氣,吃喝玩樂葵青區實走唔甩!

當年又未有青衣城又未有荃新天地,新都會同葵涌廣場真係學生集中地,又 dup碟,又借公仔書,又買老翻,好似仲有幾檔迷片添呀!

嘩!番學日三至六點真係多女到爆!

以前果兩個商場冇乜名店,好似得一間叫」英保良」百貨公司,其他就係買電玩,公仔書,電腦game,老翻,拍賣埸,精品飾物,特別吸引囡囡盤踞!

特別仲有檔小食」輕鬆一下」不可不提!甚麼魚肉翅,碗仔翅,粉仔,燒賣!……真係大受學生歡迎!

不過隨著大量名店進駐,而網上購物亦盛行,同手機娛樂普及,再到商場消遣的學生已逐漸減少!

最仆街的是,閉路電視的監控科技一日千里!好話唔好聽連你隔住條褲扯撚都可以影得一清二楚,屌露無遺!

宜家真係唔撚好亂咁嚟!

尤其是係葵涌廣場,在九十年代老翻興旺果陣,間間舖都買老翻咁滯,有電影,有流行歌,有電腦games,有Window95,有office97,當然仲有謎片,真係包羅萬有!

仲有幾檔是轉」cup碟」的!

果時有部紅白機,上面加部叫」doctor」的磁碟機,用果時好興的磁碟」floppy碟」去呢啲舖頭cup啲games返屋企玩!

記得好似都要成5蚊一隻碟,舖頭會貼出所有遊戲的名稱同代號!要cup碟的細路就用鉛筆寫低想要的遊戲代號,交俾老闆幫手cup碟!

代號通常是4xxx, 8xxx,16xxx,是根據game的大少如此類推,通常一隻floppy只夠cup一隻8xxx的games,如要cup一個16xxx的game就要用兩隻碟,咁就要收10蚊㗎啦!我印象中好似最大有見過一隻game代號係64xxx,即係要用8隻碟是cup得哂成個game!

仲有葵涌廣場有好多飛髮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18188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