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集齊四位「山雞哥」,網劇《反黑》呈現了什麼樣的江湖

陳小春時下最火的影視作品不是網絡劇《反黑》,而是帶孩子上山下鄉的綜藝節目,對於多數人而言,當下喜聞樂見的場景是看山雞哥扮灰太狼。 

「山雞哥」是陳小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香港《古惑仔》系列電影中塑造的經典角色,時代變換,滄海桑田,曾經盛極一時的幫派影視作品的主題和格調也有所不同。 

常規的風雲變幻故事通常選擇低開高走,在高潮之後迎來結局,困難逐漸升級,任務係數逐漸升高,打敗最大的幕後黑手,揭開陰暗的一頁,英雄得到桂冠,可能出現犧牲,也可能在歷經波折之後獲得團圓。然而,《反黑》是按照風流雲散的格調講述故事的。 

開篇就是幫派推舉新一任話事人的大場面,僅過了一集,在香港已有百年基業的幫派「和興盛」所有大佬就因為警方臥底鳳凰哥(陳小春飾)的存在出現事業的轉折點,金字塔形組織結構的興和盛被警方掐去了頭部,群龍無首,遂成一盤散沙。 

紅頭髮的鳳凰哥把頭髮染回黑色,改回本名「陳鳳翔」回歸警隊,從一九八六年完成一鍋端的大事業到一九九四年被上司選調到反黑組,乾了八年的文職工作。這八年,就像作為鳳凰哥在和興盛臥底的八年一樣,被《反黑》按下不表。高潮和低谷都按下不表,平靜中起波瀾成為《反黑》的主調。 

陳小春飾陳鳳翔。 

老一輩折在一九八六年夏天的幫派總選之後,和興盛的地盤被其他地下勢力蠶食,香港尚處於回歸前夕,以「佐治」為代表的境外勢力滲透至幫會組織,暗中操縱各方勢力,成為幕後最大的得利者。 

佐治扶植起的第一個傀儡是綽號「囂張」的張志強(張建聲飾),這個由臥底時期的鳳凰哥一手培養起來的小弟在總選期間被懷疑成警方潛入幫會組織的「內鬼」,鳳凰哥表明真實身份之後,精神上遭受了雙重打擊,信仰崩壞,性情大變,成為好勇鬥狠、視江湖規矩為無物的新一代幫會頭目。 

張建聲飾囂張。 

囂張這個角色行事張狂,目中無人,造型和表演都透著一股邪氣,看上去是老港片里常見的典型反派角色,本以為他可以囂張很久,實踐台詞中「擺大龍鳳」的宣言,搞出戲曲班子式熱鬧又富有戲劇感的大場面,然而《反黑》里沒有。 

王晶電影《追龍》開篇不久就出現了警方介入幫派火併的「大龍鳳」,《反黑》里的「大龍鳳」則神龍見首不見尾,「囂張」之後出現的幾位話事人候選人也紛紛對外宣稱要「擺大龍鳳」,但不是大龍鳳化小,就是被睿智機敏、深諳地下勢力形式規則的陳警官扼殺在萌芽中。 

代表正義勢力的陳鳳翔鳳舞九天,江湖龍爭虎鬥在正義的利劍面前不過是齜牙咧嘴的地頭蛇。囂張很快被陳鳳翔依靠智慧擺平,五名香港警察帶著三十發子彈一槍沒放就搞定了一場潛在的流血衝突,社會和平秩序得到維護,邪惡在正義耀眼光輝的照射下倉皇逃竄。 

後續故事中,《反黑》將越來越多的場景分配給私人空間,陳鳳翔的個人生活在戲份上與和興盛繼續尋找話事人之路平分秋色。劇情相對平淡,劉德華歌曲穿插其間的次數越來越多,《反黑》從香港黑幫題材敘事回歸到港劇敘事的人情冷暖上來。

吳志雄飾B哥。 

出演《反黑》的大多是一個一個時代黑幫題材港片里的熟臉,其中一些演員曾經還是幫派內部叱吒風雲的人物。比如在劇中和興盛的二代頭目之一吳志雄就是吳志雄本人本名本色出演,角色性格經歷大致相似,用的綽號都是吳志雄在江湖中的綽號「大佬B」。 

吳志雄在《古惑仔》系列中也飾演過一個用這個綽號混江湖的角色,和《古惑仔》系列中的形象不同,《反黑》中的「大佬B」從行動上看更像是一個善良市民,甚至用上了官方宣傳片的同款背景現身說法,教育觀眾要多多讀書,慎重擇友。這個角色的設定和演員本人太像了,以至於從觀眾角度很難分辨顯示器里看到的到底是一個說台詞的角色,還是一個退出江湖許多年的老古惑仔。 

李燦琛飾黃志安。 

《反黑》一次性集齊了四位《古惑仔》系列電影中山雞哥的飾演者,本劇導演(兼劇中人物「太子雞」的飾演者)宋本中及男一號的陳小春曾在《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中分飾少年「山雞」和成人「山雞」,飾演男三號黃志安的里燦琛曾在《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中飾演「山雞」,飾演地下社會打手中介「玻璃」的梁烈唯曾在《古惑仔之江湖新秩序》中飾演「山雞」。四隻山雞到了《反黑》中,有的變了鳳凰,有的成了阿sir,有的在江湖中繼續飄搖,有的被更黑惡的勢力吞掉,江湖或許還是那個江湖,山雞哥卻早已不是九十年代的山雞了。 

吳孟達飾演豬油叔。 

如果真正地踐行九十年代港劇的拍攝模式,《反黑》可能不會選擇現在的敘事方式。港劇並不是不展示遲暮的英雄,但通常的重點都落在落寞之後重裝上陣上。 

《反黑》為了迎合時間節點的選擇,犧牲了人物塑造的黃金時段,陳鳳翔臥底和興盛的心路歷程本是戲劇規律最喜歡的部分,是英雄成就的部分,除了作為還有鋪滿荊棘的心路歷程。但這部分被按下不表,回歸警隊之後,他融入了集體,對手不再有能力興風作浪,社會環境變化,陰謀的主使不再需要小人物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主角的對手越來越弱,曾經叱吒風雲、興風作浪的老一輩愈發老去,在越來越多的生活情節中,《反黑》悄悄地完成了主題的變奏,從涉黑題材轉變為反黑警員陳鳳翔迎接回歸的幸福生活。 

幫派內部成員的故事雖然在全劇中占了很大比例,但他們的故事往往提供的都是各種各樣慘烈的教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加入幫派組織的人,尤其是那些並非無藥可就的年輕人,最終都沒有像當年《古惑仔》系列電影中的青年那樣成為「大佬」,而是血濺街頭,失去所有,迷失了出發時方向。這些富有教育意義的情節,配合整部劇不斷微妙轉向的主題,共同構成了《反黑》的中心敘事——對組織的絕對擁護和絕對信任。 

「反黑」至今仍然是香港警察隊伍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涉及領域不僅僅包括打擊黑社會性質的幫會組織,同時也負責處理與之相關的毒品、槍枝及其他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犯罪活動,近幾年來也有許多港劇選擇這一支警力作為表現主體。《反黑》除了延續對組織活動的關注,更多地是想通過對老港劇表現手法的復刻喚回一縷魂魄,這種召喚也體現在近期出現的香港電影中,奈何受到敘事的限制,它有了風味,料卻不夠足,不夠精彩,或許可以被視為是一次不過的試水,但最後恐難留餘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16669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