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時打開網際網路,時不時會看見因公共運輸工具上的關愛座引發爭議,網民會將影片放上網際網路公審對方,為何不讓座等等,繼而掀起一場罵戰。幾乎每三五日就有類似的情況,網民一般意見極端。有人認為唔應該放上網公審,可能對方真有需要使用關愛座;亦有人認定坐關愛座的乘客不對,接著就有「正義人士」幫對方「人肉搜尋」起底,幾乎將對方家庭背景也搜查出來。
事實上,關愛座的設立,原意是希望可禮讓予有需要人士,包括長者、孕婦、戛疾人士、病患等,但並沒有硬性規定,完全是發自內心。惟於同地方自推出後,經常引發許多爭議,因此不少人因為壓力下,擔心當乘坐關愛座時,會被其他人歧視、道德批判,甚至網絡欺凌。當中最核心的精神是「自願」,期望大家可守望相助,但當大家心中的尺都不同時,帶來的只會是爭議不斷。除了香港外,台灣的「博愛座」,日本的「優先席」也出現同樣情況,引發了世代之爭,開始時只是年青人和老年人之爭,及後引發的是旁觀者的抱打不平,為正義而發聲。形成你有你罵,我有我坐的情況。
最近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有時看見相當擠迫的車箱,但關愛座是沒有人坐的,最後總會有些人「不怕死」、「夠膽」的乘客坐下來。但引伸出來的問題就是,有乘客認為自己並非坐關愛座,故即使有人有需要,他們亦會認為應該是坐「關愛座」的人先讓座,而缺少了同理心。現時已越來越多人提倡廢除關愛座,讓為帶來的爭議已到白熱化的情況,單見每三五日就有人將影片放上網際網路便知道。一旦要取消關愛座,相信到時會有更多反對聲音,一場爭論實在所難免。
歸根究底,有人認為這是全球化現象,人口老化、經濟不景、社會貧富懸殊、一萬樣事情困擾自己,還有甚麼時間心情去關愛弱勢社群,自己要照顧好自己也不容易了。
圖片來自GOOGLE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145414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