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是很多人最喜歡的大節日,加上有多天假期,雖然近年有人趁這長假期離港度歲或避年,但只是很少數,很多人仍喜歡在港四處逛逛,和親友長輩拜年。
加上大量旅客訪港,使香港比平時更熱鬧,有很多地方更擠得水洩不通。
近年政府推動花車巡遊、不同區的特色墟市,以及年初二在維多利亞港上空放煙花等,都使香港的過年氣氛愈來愈濃。
另一特色是大街小巷都泊滿了車,有些甚至阻礙出入和堵塞消防通道,停車場則門堪羅雀,生意大跌。
為甚麼會這樣?很多人都相信一個「傳說」——警察在年初一至三都不發牛肉乾(定額罰款告票)的,
所以便把他們平時泊在收費停車場的車都泊到街上來,外出的則去到那裏便隨便泊到那裏,不用理會交通標誌等。
這個「傳說」在我七十年代加入警隊時已有。在洋人主政,華人只是聽命和服從的年代,為何過西洋年(一月一日)車照告,但在過農曆年的三天則不告車呢?確是一個「謎」。
在我當警員和警長期間,人人依從這「傳說」,在年初一至三不發牛肉乾,即使有投訴亦只是警告或讓雙方自行解決便可,很少要勞動警察,相信亦是中國人傳統,一年伊始,不想惹上官非。這「傳說」一直流傳,但從來沒有白紙黑字的指引。
在我慢慢升至領導層後,才明白這叫「酌情權」,很多事情不可能用白紙黑字寫下,是憑各主管或領導的專業,視乎環境和需要,市民的合理訴求和警方的實際執行能力後作出。
在洋人管治年代,他們最重要是手下的華人事事「搞掂」,不要搞出「大頭佛」便可,反正是你們自己人管自己人,他們樂得清閒,牛肉乾方面是不會少的,因為那時同事「很識做」,每月的牛肉乾都保持在一定數目,相差不遠,年初一二三不告,可於其他日子補回,反正街上違例泊車多得很。
另一方面,農曆年期間有很多特別更,年宵花市和廟宇人群控制等,加上同事亦要放假與家人共度佳節,所以人手亦是一個問題,即使要檢控,亦沒有足夠人手。
近年,該段期間活動更多,年宵花市則幾乎區區都有,新年違泊更加多得很,阻礙及危及其他人,而同事亦收order渣正黎做,年初一唔抄牌這「傳說」亦難以繼續,相信牛肉乾於新年會比平日發出更多三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140484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