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最後達到了獨孤求敗的什麼境界,其實金庸在書中已說明

我愛分享| 2016-12-17| 檢舉

楊過最後達到了獨孤求敗的什麼境界,其實金庸在書中已說明

《神鵰俠侶》中楊過在得到了獨孤求敗的玄鐵重劍後武功倍增,幾乎能和當世一等一的武林高手金輪法王打成平手,這種速度似乎比直接練《九陰真經》還要快。

根據獨孤求敗生前所用的那幾柄劍,獨孤求敗一生中的武學境界可以大致劃分為利劍之境、軟劍之境、重劍期之境、木劍之境和無劍之境。那麼,神鵰後期的楊過在練了十幾年的劍法後武功究竟達到了獨孤求敗的哪種境界呢?這個問題其實金庸在書中早已說明。

第二十六回神鵰重劍

楊過瞧著山洪奔騰而下,心通其理,手精甚術,知重劍的劍法已盡於此,不必再練,便劍魔復生,所能傳授的劍術也不過如此而已。將來內力日長,所用之劍便可日輕,終於使木劍如使重劍,那只是功力自淺而深,全仗自己修為,至於劍術,卻至此而達止境。

有人看到這就以為楊過此時的劍術已經和獨孤求敗不相上下了,其實這裡只是說的玄鐵重劍,金庸要表達的是楊過此時已經達到了獨孤求敗的重劍之境的最高水平。

第三十二回情是何物

這時候楊過手仗木劍,在海潮中迎波擊刺,劍上所發勁風已可與撲面巨浪相拒,神鵰縱然力道驚人,也已擋不住他木劍的三招兩式,這時他方體會到劍魔獨孤求敗暮年心境:「以此劍術,天下復有誰能與抗手?無怪獨孤前輩自傷寂寞,埋劍窮谷。」

此時,楊過劍術相當於獨孤求敗的木劍之境,之後他沒有再專心投入練劍,而是腰懸木劍,身披敝袍,一人一雕去行走江湖,順便等待小龍女的歸來。

但是,在後來的襄陽之戰中楊過用飛石將蒙古大汗蒙哥擊斃,有些讀者以此為據認為楊過此時已經達到了獨孤求敗晚年「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的無劍之境。其實仔細閱讀不難發現楊過擊斃蒙哥靠的並非高超的劍術而是剛猛的內力,如果換作郭靖或者喬峰相信也能做到。而且楊過在高台上與金輪法王對戰時後悔沒有帶玄鐵重劍足以說明他還沒有達到「不滯於物」的境界,更別說是無劍勝有劍的境界了。因此,《神鵰俠侶》結尾,楊過的武功水平只是達到了獨孤求敗的木劍期的境界。

獨孤求敗的武功有多高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是當世的天下第一,他所處的年代正好處於《天龍八部》結束和《射鵰英雄傳》開始前的武學真空期,根據《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的描述,在這期間有一位絕世高手,他就是那時編寫《九陰真經》的黃裳外,但是黃裳曾隱居四十多年,與獨孤求敗有沒有照過面也不清楚。因此,獨孤求敗的武功並沒有一個參照標準,但是楊過只是到了他的木劍之境就可以評為「新五絕」,說明獨孤求敗還是相當牛的,而且就連金庸老爺子也說他小說中的第一高手很有可能就是獨孤求敗,連作者都這樣說了,我們還有什麼好爭辯的呢。

但是,《神鵰俠侶》結束時,楊過大概在三十六七歲不到四十歲,而獨孤求敗四十歲之前只是手持玄鐵重劍橫行天下,到了四十歲以後才達到了木劍之境,在這一點上,楊過比獨孤求敗早了幾年。如果後面楊過攜小龍女繼續專研獨孤求敗的無劍之境,相信以他的聰明才智應該能夠達到那種境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13758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