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香港人難得地放了一日「颱風假」。而且還要是10月,令全香港市民都覺好驚喜。
不過原來又有一個颱風正在生成, 意味今年11月都有風打。

最近兩天有些國家(歐洲、美國)的超級電腦模擬出,11月上旬西北太平洋仍會有颱風生成(圖),這種情況特殊嗎?
根據氣候資料,11月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平均個數2.4個,12月1.2個,可見11月上旬,若有如模式模擬,生成了颱風也非異常現象。

今 日受到太平洋高壓的沉降氣流影響,天空晴朗、大氣穩定,是典型的天氣。周六、周日(29、30日)東北季風南下,氣溫將明顯轉涼。氣象專家吳德榮更表示,「下月初有熱帶擾動發展,有機會形成颱風。」

「下月初有熱帶擾動發展,有機會形成颱風。」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專欄指出,根據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圖)及美國氣象局(NCEP GFS)的超級電腦模擬資料,皆顯示11月初在菲律賓東方至關島西方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有機會形成颱風。
吳德榮進一步解釋,模式模擬的路徑,沿太平洋高壓南緣偏東風的導引,先偏西往菲律賓靠近,再遇下周二至四南下的東北季風,導引氣流改變,其路徑將在菲律賓東方海面轉偏向西南西,移速減慢並打轉,不過將來是否會侵香港,仍需再觀察。

11月颱有無侵香港機率?根據歷史資料約有6%的機率。為何機率這麼低?
因為西風帶隨著季節變化而南移,颱風大多只能在低緯度沿太平洋高壓南緣,由東向西經菲律賓進入南海,或者提早向北進入西風帶,在離東亞大陸有段距離即向東北迴轉。

直接侵香港的個案,大都是發生在西風帶短暫北移的空檔,移入香港附近,所以機率很低。
根據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的數值預報,今、明(27至28日)兩天受到太平洋高壓的沉降氣流影響,天空晴朗、大氣穩定。
白天太陽輻射加熱,西半部高溫約在32度至34度,都會區有可能更高。
東半部海風調節較迅速,但高溫也可達31、32度,是典型的天氣。
夜間因地表輻射的散熱作用,清晨最低溫會降至24、25度左右,日夜溫差將近10度,應該要注意在陽光下的防曬,也要注意日夜的溫差大。另外,西半部空氣品質不良的現象,也要防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