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撤資風波反覆一周年之際,李嘉誠旗下長實地產與李嘉誠海外基金會,將以200億元代價出售持有的一項上海陸家嘴商業物業權益。
長實賣出陸家嘴商業物業
10月26日晚間,長實實業地產發布公告稱,作為賣方與買方就出售Mapleleaf Developments的全部已發行股本訂立買賣協議。
中國人壽總部
公告顯示,出售標的Mapleleaf Developments間接擁有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地產(上海)陸家嘴有限公司,而和黃地產陸家嘴擁有上海世紀匯廣場,該廣場就是此番交易的標的。
長實公告
公告稱,出售事項代價將為計及物業經商定價值人民幣200億元(約230億港元),並扣除境內賣方融資本金額,以及就Mapleleaf Developments之流動資產/負債凈值(按綜合基準)作出調整後所厘定的人民幣金額,代價將根據賣方各自的待售股份持有量按比例分配。
據長實地產董事會預計,這次交易將給長實地產帶來54.3億元人民幣(約合62.2億港元)的收益,而出售所得款項凈額擬作一般營運資金用途。
長實地產稱,董事會認為出售事項能使公司變現其在目標集團及物業的投資。
在公告中,長江實業並未透露買家的身份,僅表示買方的母公司是一家保險公司,小股東為兩個由亞騰資產管理(ARA Asset Management)公司管理的封閉式基金。買方由ARA資產管理的子公司管理。而介面等多家媒體表示,「世紀匯」的實際買主為中國人壽。
該項目效果圖
介面稱,ARA與李嘉誠關係密切,在其成立之初,長江實業曾經持股ARA13.87%,占據第二大股東的位置。2013年10月,Straits Trading Co Ltd以2.38億美元從ARA創始人林惠璋和長江實業手中購買了總計20.1%ARA的股權。交易完成後,林惠璋退居第二,而長江實業自此退為ARA的第四大股東,持股7.84%。
李嘉誠
去年12月8日,ARA也是在上海達成了一樁成交價高達30億元的寫字樓收購案,收購標的是位於上海陸家嘴的東亞銀行大廈,有意思的是當時這一行為卻被解讀為李嘉誠回來了的標誌。
該項目已經賺的盆滿缽滿
世紀匯項目是長江實業在上海的旗艦項目,該項目位於浦東新區濰坊路179號,為2004年長和系在公開市場公開拍賣所得,地塊所處位置是上海目前唯一四條地鐵線交匯的商業據點,人流密集。
李嘉誠
項目占地面積約5.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其中商場14萬平方米,兩棟180米的32層辦公樓約13萬平方米,目前已經竣工,正在裝修。
就在去年,長江實業還表示,鑒於該項目優越的地理位置,將該項目作為自持。但話音落下不過一年,李嘉誠就賣了這棟被視為地理位置極佳的物業。
長江實業
介面稱,從寫字樓和商場的面積來看,世紀匯的單位面積售價為75000元/平方米——2006年李嘉誠從陸家嘴股份手中接過該地塊時,樓麵價為12000元/平方米。而李嘉誠在內地的物業開發向來緩慢,世紀匯項目在2006年底拿地後,2008年才開始環評,2011年3月才正式開工。
據了解,在賣出世紀匯項目後,李嘉誠在上海持有的商業物業還剩位於南京西路的梅龍鎮廣場和位於普陀區真如的在建項目,而長江實業在內地的投資性物業已經不足20萬平方米。
根據長江實業2016年的中期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其在內地的銷售達75億元,銷售額同比增加30億元,銷售額來自譽天下、上海高尚領域和湖畔天下等三個項目,銷售額分別為25億元、35億元和15億元。當時其投資董事郭子威還表示有信心全年銷售額達100億元。
李嘉誠
李嘉誠曾回應撤資論調
2014年至2015年,李嘉誠通過轉讓資產或其他方式套現近800億元人民幣,並且將旗下的公司註冊地由香港遷往了蓋曼群島和百慕達群島等知名的離岸金融中心。
李嘉誠更失算的,是對中國經濟的誤判
當時有媒體解讀為李嘉誠將從內地撤資,時年9月12日,「瞭望智庫」發布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批評長和系撤走中國資產,是「失守道義」的行為。該文對李嘉誠撤資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隨後這篇文章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9月29日,李嘉誠發表對撤資論的書面回應,指文章文理扭曲,語調令人不寒而慄,深感遺憾。
今年3月,在長江實業2015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李嘉誠公開表示「集團到今天為止從沒在內地賣過一塊空地」,出售的項目都是已建成的產品,並表示在很多城市,長江的物業都是在進行經營收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