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公園父母代相親火爆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連上「愛」

kasim| 2016-05-06| 檢舉

「相親時難成亦難,媒婆無力百花煩。」這句被不少人熱傳的打油詩,調侃中更有幾許無奈和自嘲。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公園裡面擠滿了老人。他們不是去旅遊看風景的,而是趁著節假日去公園幫孩子相親。

北京

為兒女尋姻緣 父母齊聚相親角

五一小長假期間,北京的玉淵潭公園、天壇公園、中山公園裡,由未婚男女父母自發組成的相親角,人滿為患;場面不輸「春運」。三十度的高溫之下,不少頭髮花白的父母每當走到一個信息牌前,都會戴上老花鏡,拿出紙筆,認真的記下對方的信息。

父母輾轉不同相親角:著急!晚上睡不著覺

周六下午在玉淵潭公園,周日上午在天壇公園,周日下午在中山公園……每天輾轉在不同的相親角,父母們的心愿只有一個,不放棄任何機會,希望能為兒女找到一生的歸宿,同樣也了去自己的一塊心病。「他自己沒跟我說過(對象的事),光說不著急,實際上是找不著,所以說不著急,」一位男方家長告訴記者,「現在北京的女孩,必須(要求)有房有車,這就把他難住了。」

在公園裡的相親信息中,「年薪稅後40萬」、「月入2萬以上」等字樣隨處可見,「國企工作」、「國家公務員」、「高校教師,正式編制」、「三甲醫院醫生」等都是簡歷亮點,「北京戶口」、「有車有房」、「二環內有房」也是常用詞。一位家長說,「(我)能不著急嗎?晚上連覺都睡不著,老考慮他們(婚事)。」

年齡、身高、學歷……這些信息成為相親角父母們的必談內容。而在上海、成都、大連、南寧、瀋陽、天津、杭州……在全國多個城市,都有公園相親角。

上海

家長齊聚人民公園相親角:子女不急 父母著急

兒女們頭疼的是「每逢佳節被催婚」,父母們則是「心急火燎代相親」。已經存在11年的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每天都會有眾多家長來到這裡,擺出自己子女的信息,希望能為他們找到好的姻緣。「做什麼工作?」「家住哪裡?」連珠炮似的提問每天都會在人民公園此起彼伏。一位相親家長劉先生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著急,子女卻不著急。」

在人民公園相親角,家長都帶足了水和吃的東西。他們會從上午九點半,一直呆到下午六點公園關門,有的家長甚至已經在相親角呆了兩三年時間。

劉先生女兒今年29歲,到公園時間並不算長,但他也有了很深的體會。在他看來,公園中來給女兒相親的占到絕大多數,男女比例失調是他最大的困擾,這直接導致他將女兒的擇偶條件降低。

陳先生為自己26歲的兒子相親,他展示的信息是「國企」、「有房有車」,但兒子的年薪只有十萬。陳先生說,「自古以來就是門當戶對,所以我覺得應該考慮這種問題,這不是落後的標誌。」

婚姻問題遲遲無解 父親與36歲女兒產生隔閡

與85後子女父母相比,公園中85年之前的子女父母壓力更大。張先生的女兒今年36歲,在他眼中女兒一直很優秀,現在是會計公司高級主管,收入也很高,但就是遲遲無法解決婚姻問題,因此他和女兒之間也有了不小的隔閡。「真的很無奈,到了我這個年紀,本該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一家人為這事搞得很不開心。」

成都

家長組織「相親角」 已有12年

除了北京、上海,在四川成都市也有相親角,在人民公園西北角,每天早上9點多,就會有老人陸續聚集到這裡,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為兒女相親。

在成都的相親角,周三人最多,其次是周五、周六和周日,常來的家長逐漸掌握了規律。下午3點是一天中的人流高峰,不少父母走走停停,抄寫記錄字板信息,詢問了解對方背景,攀談約定兒女相親。一位大爺告訴記者,成都的相親角2004年就開始形成,已經12年了,最早是家長自發組織的。

相親角里父母代相親 成功率並不高

神話傳說中,月老撮合姻緣準備的是紅繩,現實生活中,父母準備的是寫滿各種硬性條件的「小紙板」。不過據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在「相親角」里,由父母出面替兒女來相親的活動成功率並不高。

據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近日公布的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男性占大齡未婚群體的55%,未婚男性更多集中在農村。而大齡未婚女性有92.5%集中在城鎮。

數據

一份超過10000人參與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於父母去公園相親角幫孩子相親,35%的人反對,認為「這是孩子自己的事兒」;49%的人表示贊同,因為「父母急切的心理可以理解」。

而對於「現在子女與父母在婚戀觀上最大的衝突是什麼」的調查,29%的人認為是「物質方面的要求」;27%的人認為是「結婚年齡的預期」;37%的人認為是「對於結婚對象的要求」。

觀點

對待子女的婚姻大事,父母著急,年輕人又有自己的想法,兩代人如何溝通呢?更需要誰去改變呢?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孫沛東認為,改變應該是雙向的。公園裡的相親角父母通常是40後、50後,子女通常是70後80後,兩代人的擇偶觀是有差異的,父母可能年輕時的戀愛與婚姻生活被延後,使得他們對子女的婚姻有著非同尋常的急切與焦慮;因為存在生存、成才和養老等風險,獨生子女與其父母毫無選擇地被「綁縛」在協同擇偶這架戰車上;不完善的社會福利和保障體系,造成他們對自己及子女的未來生活充滿擔憂,力圖在婚姻市場上尋求「攀高枝」的可能,獲取更加可靠且有保障的人生保險——這些導致了「白髮相親」現象的產生。

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10609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