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到,孝子賢孫都會上山祭祖,不過,除了要帶備香燭冥鏹、三牲祭品上山,其實拜山的時候都有很多禁忌,不講你都唔知!

一.拜山最好時間是卯時,即是早上5時至7時,而最好要在下午3點前完成掃墓,因為這時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二.通常來說,孕婦要避開清明掃墓,除風俗問題外,長途奔波對孕婦、胎兒來說都是不好,而女性經期來,最好也不要掃墓。
三.患重病、剛動過手術的人都不宜去掃幕,因為舟車勞頓,令到免疫力降低,身體陰虛,易遭各種邪氣入侵。
四.出門之前,應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儘量當日避開掃墓為宜;同時千萬不能將頭髮蓋住額頭。
五.在個別地區、個別民族有說法,丈夫去世後的首3年,妻子都不能去掃墓,當然如果家裏長輩沒有這種避忌,也就無關此禁忌。
六.不少人都會飲過早茶才出發掃幕,但按傳統,掃墓前最好不要吃東西或只吃素菜。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
七.掃墓時不要穿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上素色的服飾,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以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很多人都會買花拜山,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不過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而不是拜祭已逝者。
.掃墓時不宜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而且亦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或是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
.在墓地最好不要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
.清明節是掃幕的日子,最好不要去探望朋友。
.非自家人最好不要陪同前去掃墓拜祭,比如女朋友陪男朋友,下屬陪上司等。
.「買鞋」意頭不好,最好不要在清明節前買鞋。
.如果家中有人正好是清明節生日,應盡量提前慶祝,如果真避不開,亦不要接受鮮花或吃蛋糕。
.清明節掃墓回家後除了要洗澡,換衣服,還一定要清掃你的鞋子,同時將鞋子的鞋尖朝內,同時將身上穿的衣服洗乾淨晾曬。
近日學生動輒輕生,認為死亡是一種解脫;聖匠堂死亡學院士為使年輕人認清死亡,清明前夕首次帶領90後大專生,跑到剛開放的文錦渡禁區內的沙嶺公墓。黃土上,亂草叢,密麻麻東歪西倒小石碑,沒名沒姓,只有一組號碼,猶如亂葬崗。經歷「死亡」境界,人馬上長大,大家嚷著不想孤單的葬在公墓;從死到生,大家感受活著的幸福,自毀非解脫,只會帶來身邊親人永不磨滅的哀痛。
記者:蔡朗清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梁梓敦,上周三(30日)帶領4名公開大學的二年級學生,從上水乘巴士到文錦渡的沙嶺公墓。擁有美國認可的死亡學院士資格的梁梓敦表示,本港從來沒有一科叫死亡學,大家對必經的死亡認識似近還遠,「以前我哋主要教育長者面對死亡,帶佢哋去殯儀館,現時啲老人家從容面對,反而啲中年、年輕人就好怕談生死。」
他說,近日不少學生動輒自殺輕生,明顯誤解死亡真諦,「香港冇生死教育,啲學生主要從電影等渠道知悉,覺得死係好浪漫,好英雄式咁死,係一種解脫,幾個鏡頭後親人就唔再傷心。完全忽略死亡其實帶來身邊人無盡的痛苦,突然死亡對親人嘅打擊更大。」他說,聖匠堂近年轉移做多些年輕人生死教育的工作。
梁梓敦稱,過去也會帶學生到墳場、火葬場體驗,而近月文錦渡禁區開放,毋須禁區紙就可到無人認領遺體安葬地沙嶺公墓,所以決定首次帶學生來體驗這個不一樣的墳場,讓同學們反思生與死的問題。
沙嶺公墓分棺木段及骨灰段大兩區,分布不同山頭。一行人先到棺木段,只見一個個荒涼山頭,密麻麻一批批小石碑,石碑上只刻有安葬年份及一個代表死者的號碼,沒名沒姓沒遺照、沒一束拜山花;只有一胚黃土、一地雜草、一群餓瘋了見生人即噬的蚊。
同學們走近墓碑,梁梓敦告誡不走行在碑前,不是對死者不敬,而是怕踩穿木棺;90後Arnold半信半疑反問「有咁薄嘅棺蓋?」,未幾,行過一幅剛起棺木,Arnold驚覺「真係好薄」,他說,過去聽過有這個公墓,但第一次到來,見到一遍荒涼唏噓地說,「見到呢啲無名墳墓,人與人之間關係咪咁冷漠。我唔想自己成為佢哋一份子,我要好好活著,好好對人,有朝一日,最後有人送我一程。」
Ryan及Ruby亦不約而同說,過去未聽過香港這個現代都巿有公墓,「香港竟然一年有幾百個呢啲冇人認領嘅遺體,親身見到好震撼,在生更加要珍惜身邊嘅朋友。」
梁梓敦說,棺木葬了7年後,需起出來火化,並放在另一邊山頭的骨灰區,「火化咗之後,唔會逐個分,會將同一年嘅骨灰放埋一齊。」
眾人約走了近1個小時,來到骨灰區,看到一個個不同年份的墓碑,而每個年份的墓碑卻安放數百個死者的骨灰。目睹無名死者最後的結局,同學唏噓地按自己出生年份的墓碑前放下鮮花,其中Natalie感觸地說,經歷一個小學同學在校園輕生,以為一了百了,事實上,為身邊許多親朋帶來很多痛苦,「今次嚟到公墓見到咁嘅景像,覺得更要珍惜生命,做啲有意義嘅嘢。」她說,自己不怕面對死亡,早已拜託姐姐及弟弟,若她早逝,麻煩二人替她做後事,「我已經做埋一個喪禮友好名單,其中一個係我最愛嘅老師。」
梁梓敦表示,4月16日會舉辦一個更大型的「賞心閱墓」沙嶺導向團,會有合共50名學生及義工;稍後若有需要,會舉辦更多的沙嶺導向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9/node10009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