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王郭鶴年不情願退出大馬糖業,花47億購澳洲糖廠的背後故事

新聞| 2016-03-27| 檢舉

現 在壟斷馬來西亞糖業的貿易風(TWS)最大的股東,就是 Syed Mokhtar(43%)。難聽點來說,巫統FGV和Syed Mokhtar現在是馬來西亞的糖王。 去年郭老PBB集團的還擁有20% 貿易風股權的時候, 是全權負責馬來西亞白糖生產和供應的事務。

那 麼好玩的地方在那裡呢? 郭老賣掉了馬來西亞的糖業貿易風(TWS)的20%股權不到半年,買下的澳洲CSR, 卻是澳洲最大的糖生產公司。而澳洲就供應了馬來西亞大半的原糖來生產白糖。由於馬來西亞99%的糖原料是必須進口,所謂的大馬糖王,只不過是進口商。更有 趣的是,郭氏集團原本在馬來西亞只是運作原料進口作為白糖生產, 現在卻是白糖工業的原料供應商。馬來西亞的的糖原料供應,轉了一個大圈,到了郭老手上。 糖原料供應可能做不了什麼,因為馬來西亞大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啊!可是市場消息指出說, 澳洲其實供應了馬來西亞90% 以上的白糖原料!!!

P/S: 在 2010年6月10日,貿消部部長Mustapa Mohamed告訴國會的國際白糖是1KG RM2.45. 可是當時的國際白糖的報價卻只是在RM1.50 到RM2.00間遊走。而且部長沒說數據是什麼時候的。 無論如何,那RM0.45 的差價也太驚人了。

(1)我國六大商業銀行中,只有二家是多元種族的,其餘是由馬來人控制。

sponsored links

(2)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董事有99%是馬來人。

(3)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僅有3%的員工是非土著。

(4)跟據2000年的統計:在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油站有99%屬於馬來人。

(5)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所有承包商必須100%是土著地位。

(6)沒有非土著依固打法令而須在馬來公司上班。但是,一般公眾公司的30%員工必須是馬來人。

(7)所有警察,護士,軍隊,新的非土著入取率僅為5%。

(8)目前在馬來西亞皇家空軍(RMAF)的非土著員工巴仙率為2%,從1960年的40%降至現今的2%而已。

(9)Putrajaya非土著政府公務員的比例是2%,而馬來人占了98%。

sponsored links

(10)2004年,在我國政府整個政府公務員的非土著比例是7%,從1960年的30%降至現今的7%而已。

(11)政府95%的合同給馬來人。

(12)所有業務的持牌人如計程車許可證(Permit),批准許可證(AP)等,100%由馬來人控制.

(13)20世紀80年代吉打州非土著米和麵粉生意的80%,必須出售給馬來人。否則,政府將把這盤生意變得困難。

(14) 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非土著有100家大公司由政府或馬來人接管,如 UTC, UMBC與D&C(RHB), MAYBANK, MISC,馬化銀行(AFG), 阿馬銀行(MBF), 南方銀行(CIMB), MMC, GAMUDA, MALAYA SUGAR,JERNEH,PELANGI, SUNRISE 等等.

(15)過去40年在馬來西亞至少有10家非土著巴士公司,被出售給馬來人或其他運輸公司,原因是政府當局拒絕為新的巴士路線更新及拒絕非土著申請路線。

(16)非土著計程車司機被禁止在柔佛州拉慶巴士站開車。當局給的原因是破壞計程車俱樂部。

(17)2004年11月,非土著完全沒有得到在麻坡新巴士站的店鋪位。

sponsored links

(18)在過去34年期間,RM8000億的總金額,通過政府渠道及法定組織如ASN,MARA,私有化,政府新經濟政策機構,朝聖基金等,進入馬來人的口袋。

(19)1968 - 2000年期間48所華文小學關閉。

(20)1968 - 2000年期間144所印度小學關閉。

(21)1968 - 2000年期間2637所馬來小學建成 。

(22)政府華文小學預算是2.5%。印度學校只得1%,馬來學校得到了96.5%。

(23)雖然僅有RM1000的工資(月薪),但華裔父母不能得到學校教科書貸款。RM2000薪金(月薪)資格的馬來父母能得到貸款。

(24)全部10所政府公立大學正副校長是馬來人。

(25)政府大學的講師5%為非土著。在1965年到2004年這個百分比已從70%下降到只有5%。

sponsored links

(26)在過去超過40年里,只有5%的非土著得到政府獎學金。

(27)向東學習期間,沒有華人或印度人被送往日本和韓國。

(28)2004年,128名在STPM中最最優秀的非土著學生無法進入他們渴望的科系,即醫藥系。

(29)2003年初MARA給10%配額給非土著,但只有7%被填補。在此之前MARA 100%為馬來人。

(30)2003年的國民服務計劃的個案中,有50件非土著在馬來西亞被毆打的案子。

(31)馬來西亞華人人口從1957年的45%下降到2004年的25%。

(32)馬來西亞印度人人口從1957年的12%下降到2004年的7%。

(33)在過去40年兩百萬名馬來西亞華人移民。

sponsored links

(34)在過去40年50萬名馬來西亞印度人移居海外。

(35)在過去40年300萬名印尼人移居到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公民並享有土著地位。

(36)在過去的40年里,60萬名持紅身份證的華人與印度人申請公民身份時不斷的被拒絕。也許其中60%因年老已去世。在種族主義的基礎上,與華人和印度人相比下印尼人輕鬆地得到了他們的公民資格。

(37)馬來人買房子有5% - 15%的折扣,不論是富有還是貧窮的馬來人。

(38)農村發展的預算非土著新村得到2%,馬來新村得到了98% 。

(39)至少50條馬路的名字已經從中文名更改為其他名稱。

(40)馬六甲的顏文龍(馬華)禮堂被改變為另一個名稱,但它才正式被使用了幾天的而已。政府試圖避開非土著名字。這單種族主義的例子發生在2000年左右。

(41)每個住宅區建教堂或廟宇分別為零。但是,每個住宅區得至少興建一間清真寺或祁禱室。

(42)自1970年以來3000間清真寺或祁禱室建於全馬所有的住宅區。沒有寺廟或教堂必須要建在住宅區。

(43)20年前1間天主教教會在莎阿南申請建造教會建築物。但他們被馬來權威告知,教會建築必須看起來像一個工廠,不能建和教堂一樣。申請截至2004年仍未獲批准。

(44)聖經禁止使用伊班語出版(2002年)。

(45)政府電視台(RTM1,RTM2,第三電視)都是沒有非土著董事。

(46)30個政府製作的電視連續劇和電影總是壞人有非土著面孔,好人有馬來人的面孔。您可以檢查驗證,從70年代起。近年來,這已成為了一種趨勢。

(47)至少10次,,馬來人(尤其是巫統)曾揚言使用馬來西亞1969年5月13日的方式屠殺非土著。

(48)由民主行動黨贏得的20個選區將不會得到政府的發展資金。這些選區中的大多數選區將是最後一個被發展。

(49)100個國會選區,已被種族型勢重新界定,以稀釋非土著候選人的票數。這就是為什麼民主行動黨的候選人自20世紀70年代在選舉中失去議席的主要原因之一。

(50)自1960年以來,12項人權只有三項人權是馬來西亞政府批准實行的。

(51)自20世紀60年代,零種族歧視(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並沒有被馬來西亞政府實行。

(52)2003年有20個舉報案件,指馬來救護人員不人道治療求診的非土著重患者,政府醫院和馬來參與人員故意延遲治療。未報告病例可能是200件。

(53)每年讓非土著,尤其是非土著的青年,在公共場所被馬來青年毆打的有50例。警方的報告可以被檢查,以驗證這一點。只要警方有報案書,否則就沒有紀錄。

(54)每年非土著司機不小心撞倒馬來人,被嚴重毆打或死亡的有20例。

(55)土著ASN每年得到12%,而銀行的定期存款每年只有約3.5%。

(56)政府設立的人民銀行(Bank Rakyat)在發出貸款時竟存有「土著」及「非土著」兩種利息;同樣向銀行借貸,非土著卻被追繳付更高昂的費用。

(57)2010年,巫統婦女組代表莎莉法要求60%的土著固打。

(58)2008年,聯邦法院批准撤銷184名豬農、立百災黎和家屬向政府索償1億3600萬令吉的訴訟,宣判政府上訴得直,並諭令豬農負責堂費。

(59)馬電訊的固定電話線和寬頻安裝二手承包商100%為土著。

(60)馬電訊的本國員工,90%以上為土著。

(61)國家能源的本國員工,90%以上為土著。

(62)公積金買電腦,受惠的電腦商100%為土著。

(63)2008年巫統雙溪喇叭州議員哈米達發表"如果看到蛇和印度人,我們應該先列印度人"

(64)2010年我國第一高官助理納西爾發表華人的婆婆來馬賣...淫,印度人來行乞的言論。

(65)2010年我國第二高官發表華人不感恩的言論。

(66)2010年我國第二高官發表馬來人優先,馬國人次之的言論。

(67)2010年干訓局副總監發表單眼皮與酒鬼論!

(68)檳州巫統要員阿末依斯邁08年發表寄居論,竟在2010年8月在代表大會上受封「民族英雄」。

(69)2010年巫統支持非回教徒禁用阿拉字眼,引發焚燒教堂風波。

(70)2010年砂州聖多瑪小學一名學生因攜帶豬肉香腸的炒飯上學而遭受副校長鞭打10下,後該副校長道歉了事。

(71)2008年馬六甲一名臨教向《星洲日報》投訴,指她和朋友從1月當臨教至8月仍未收到教育部發給的薪水。

(72)巴生中華國民型中學前校長羅亞蘭指出比獨中多華裔就讀的國民型華文中學撥款不足兼無法動用政府保留地,前路茫茫。

(73)古來國中校長叫華人學生回中國,並指印度人學生帶的祈禱繩圈像狗的頸圈。

(74)武吉士南卯國中傳出校長「驅逐」華裔學生「回中國」的種族性言論。

(75)蘆骨國中教師當眾侮辱考生,發表「印裔回印度,華裔回中國」的言論。

(76)2005年,吉華K校教師曾文珩, 誤踩疑遭白蟻蛀蝕的地板,從15呎高處墜下身亡。

(77)2006年,翁詩傑在麻坡麻屬吉逢華晚宴上,指政府批准給華小的工程建設撥款出現遭人干撈。3萬變3千被揭露後,教長希山慕丁大怒責備翁詩傑「多管閒事」。

(78)西馬發展商須在每一項目中為土著馬來人保留20%的房屋單位。

(79)馬六甲州的土著房屋固打冠全國,竟高達60%。

(80)政府規定土著購買50萬元以上房屋折扣15%。肇成土著窮者越窮,富者更富!民行議員潘儉偉建議修改,竟被子彈恐喝。

(81)《砂拉越報告》指泰益通過職權把原住民土地以低價賣給家族公司凈賺數千萬。

(82)巴貢水壩占用地的真正土著「加央族」耗盡畢生積蓄起訴砂州政府,為保家園曾憤言要炸掉巴貢水壩。

(83)本南人權分子尼克(Nick Kelasau)指巴貢水壩使本南族人失去家園。他也引述泰益的論調,指當局不建學校是基於本南人像動物那樣沒有文化,所以不需要學習。

(84) 過去幾年,本南族少女不斷在偏僻的巴蘭社區(Baram)被伐木工人性侵犯。遭性侵的少女,最年幼的甚至只有10歲。

(85) 原住民記錄片《前線視窗》被當局下令在播出兩集後,就必須在詩巫補選期間禁播,最終演變成周澤南遭即時解僱的風波。

(86)2009年,華裔青年趙明福慘死於反貪會大樓,死因不明。

(87)2010年,國防部長指華印裔從軍比率偏低,他們或不愛國。

(88)2010年,印裔塔曼德蘭拒絕承認盜竊2部戰機引擎的罪名而遭到折磨59天,屈打成招。

(89)過去40年,非土著被警方毆打兼財務無故失去蹤影的案件時有所聞。最新一起為華裔,受害者為34歲的相框店東主謝振興。

(90)過去40年,非土著在未經審訊即死於警局臨時居留所超過2000例。

(91)東馬還有6萬6千名原住民沒有公民權。

(92)國能欲在沙巴建嚴重污染環境的燃煤發電廠。其報告誤導民眾,包括將住在當地的居民雙溪族及迪冬族當成印尼人,而事實上這些族群都是沙巴的原住民。

(93)沙巴州未計可能興建的賭場,已有44份賭業執照和超過425架老虎機。

(94)除了聯邦政府的公司和個人所得稅,只有沙巴人需要付特別的稅給MPOB來津貼全國的食油。

(95)2010年,沙巴古達媽祖神像停工案,經聯邦法院的宣判,維持上訴庭決定。

(96)2007年,國陣在屠妖節前2天下令拆除沙亞南的一間印度廟,引發興權會示威。

(97)2007年,馬六甲州市議會、鎮暴隊和警察拆除位於該州淡柏巴雅的興都廟。興都教徒們在首席部長辦公室前請願,並就毀壞此廟賠償50萬元、繳付十萬元作為重建費。

(98)1984年,極樂寺的觀音像佛像高度原本為120尺,但是當時的國陣政府只是批准建72尺。國陣政府還說明佛像不可露天,需有頂蓋,不但要有個罩,後來那八角亭還要有珠簾,結果才造成了現在這有籠子罩著的巨型 『露天』 佛像。

(99)2010年,有80年歷史的居鑾龍渡宮被逼遷。龍渡宮那地區就是當年的殺豬場,這兩年因為地價昂貴,所以劃入「土著保留地」。

(100)2010年,原住民關懷中心指出在西馬已有超過5間原住民教堂被當局拆除的案例。

(101) 1991年12月,要不是新山華社抗爭到底,柔佛百年古廟早就被拆了。雖然新山華社抗爭到底,但最後柔佛古廟的廟門還是不保!

(102) 柔佛州政府打算以原價1令吉回購柔佛股票信託基金,不過這只限於土著投資者而已。對非土著而言,他們只能以50仙的價格回售給當局。

(103) 朋黨的7-11便利店的店員9成以上是土著。

(104) 醫院的藥物和食物供應商100%是土著。

(105) 2010年12月,陳坤和因為車子擋著警員的車,而遭警員毆打辱罵且被圍毆致2顆門牙鬆脫,妻子更在喊救命時被警員一拳揮向臉,導致7顆牙齒被打斷。

(106) Felda 的基金9成以上是幫助土著農民。

(107) Risda 的基金8成以上是幫助土著農民。

(108) 2010年的聖誕節,納吉到達教會之前,教會必須把十字架遷移並且禁止聖徒唱聖歌。

(109) 農業部發出來的種植地,近100%為土著保留地!

(110) 菜農總商會主席陳蘇潮指出:農業部規定農藥指南不能有中文字,雖然我國菜農有90%是華裔。

---------------------------------------------

(13)20世紀80年代吉打州非土著米和麵粉生意的80%,必須出售給馬來人。否則,政府將把這盤生意變得困難。

(14) 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非土著有100家大公司由政府或馬來人接管,如 UTC, UMBC與D&C(RHB), MAYBANK, MISC,馬化銀行(AFG), 阿馬銀行(MBF), 南方銀行(CIMB), MMC, GAMUDA, MALAYA SUGAR,JERNEH,PELANGI, SUNRISE, IJMLAND等等.

MALAYA SUGAR, JERNEH, PELANGI是郭老的公司.

郭鶴年VS國陣

當 年郭欽鑒(郭鶴年的老爸)跟Johor老蘇丹依布拉欣合作,新山第一輛平民非官用汽車就是蘇丹送他的. 當年舉劍佬希山的爺爺--巫統創辦人Dato Onn常常到郭欽鑒的米店跟他打麻將! Dato Onn創辦巫統郭欽鑒還出錢出力! 沒想到兒子被BN逼到撤離... ...

57年獨立後東姑看中郭老的經營能力,要求他出任新馬航空的主席直到馬新分家為止! 新馬航空後來分裂為新航SIA和馬航MAS. 為了不得罪兩國中的任何一國才拒再留任...

70年代初,馬華財長敦陳修信看中郭老的經營能力和交遊廣闊,要他幫國家打破歐洲國家對大馬船運的壟斷. 不久,郭老找來香港的曹船王與政府合資建立馬國際船務MISC,並出任主席一職!

80 年代,人在香港的郭老知道國家出了新泛電舞弊,合作社收皮和華人集資的馬化控股出了大禍-人心惶惶之際。二話不說,馬上應了反骨的要求回來穩定大馬內外資 的信心!答應出任馬化控股主席,並動用本身人脈給即將沒頂的馬化借來救命的資金!!兩年後馬化反虧為盈,一眾合作社併入聯華金融 -- 郭老功成身退!!

97 年,馬來西亞政府官員就指出在區域貨幣危機(亞洲金融危機)中,在國內白糖市場持有寡頭壟斷地位的郭鶴年,儘管當時面對馬幣大幅貶值的困境,還是把這個難 啃的骨頭啃了下來,通過穩住國內的白糖貿易,把國內白糖價格穩定下來。 新加坡的白糖交易商在接受當地媒體《海峽時報》訪問時就表示,白糖市場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生意,也只有像郭鶴年這樣的大玩家,才有足夠的實力在國際白糖市場 的價格陷入瘋狂飆升之際,自行吸納虧損來穩定白糖價格。

1美金=RM2.70時,一美金的外國糖原料只要馬幣RM2.70

1美金=RM3.80時, 一美金的外國糖原料要馬幣RM3.80才買的到。-- 郭鶴年虧損了 RM1.10 per kg

一直到98年終,馬哈迪才給於所有的糖廠不漲價的津貼。因此,郭鶴年吸納虧損的舉動導至PPB的業績在97年和98年陷入低潮。

07年阿都拉一出聲,郭老立馬答應出任Iskandar的顧問!

09年9月,黃燕燕要求郭鶴年在他旗下的港島香格里拉酒店客房播放馬來西亞旅遊宣傳片,郭鶴年毫不猶豫的點頭。

09 年10月,郭鶴年被逼退出了經營50餘年的大馬食糖業務。大馬糖廠是產金蛋的母雞,截至2008年底,公司的稅後盈利高達1億2438萬令吉,母公司 PPB 集團截至今年6月30日的財報顯示,公司完全沒有任何短期債務,累積凈現金也高達3億9125萬令吉。如果郭鶴年沒受壓力,豈能貢富予人?

09年11月,國陣政府宣布將考慮減少白糖津貼。

09 年12月,國陣議員逼郭鶴年交出油棕出口權。然而,蠢材根本不知道新馬印三國棕油業都掌握在郭鶴年手中。原因是郭鶴年的益海嘉里金龍魚系列食用油品牌擁有 中國14億人口近四成的市場份額。中國決定跟誰買食油;買什麼種類的食油,基本上都受到益海嘉里的控制!如果郭老不跟蠢材買,蠢材又如何出口?

10年1月,國陣政府宣布白糖漲價。被禁止漲價十多年的白糖,「忽然」漲個不停!

Sebelum tahun 1957,Kuok Keng Kang,ayah Robert Kuok selalu gongsi niaga dgn Sultan Ibrahim Johor. Baginda hadiah sebuah kereta kepada Kuok Keng Kang sebab begitu. Di samping itu,Dato Onn yg menubuh UMNO selalu main mahjong sama Kuok Keng Kang di kedai beras miliknya!Pd masa UMNO ditubuhkan pd 1946 oleh Dato Onn,Kuok Keng Kang juga mendermakan wang! Terduga,anaknya ditolak pergi daripada niaga Gula selepas 50 tahun.

Pd tahun 1957,Tunku Abdul Rahman meminta Robert Kuok tolong menubuh Malaysia Singapore Airlines. Robert Kuok adelah president yg pertama sykt. ini. Pd tahun 1963, Malaysia Singapore Airlines dibahagikan kepada Malaysia Airlines (MAS)& Singapore Airlines (SIA). Robert Kuok menolak kedudukan president MAS ataupun SIA supaya tidak sakit hati pemimpin kedua-dua negara.

Pd awal 1970s, Menteri Kewangan Barisan National ingin mempergunakan Robert Kuok sebab persahabatan yang luas. Beliau meminta Robert Kuok utk bantu menubuh MISC, supaya negara-negara Eropah tidak monopoli pelayaran Malaysia. Robert Kuok adelah president yg pertama sykt. MISC.

Pd awal 1980s, Robert Kuok yg selalu niaga di Hong Kong,pulang ke Malaysia atas permintaan Barisan National utk selesai masalah crisis koperasi kewangan. Robert Kuok mempergunakan persahabatan yang luas utk dpt bantuan kewangan kpd MCA supaya MPHB tidak bankrupt. Selepas 2 tahun barulah Robert Kuok letak jawatan president MPHB,sebab crisis koperasi kewangan sudah diselesai.

Pd tahun 1997, kerajaan Malaysia mengadapi Krisis Kewangan Asia. Sebab kedudukan oligopoli yang diadakan oleh Kuok, kerajaan minta tolongnya supaya tidak naik harga gula. Oleh itu, dia berusaha menstabilkan harga gula di dlm Malaysia. Peniaga Gula di Singapura beritahu wartawan daripada Straits Times & mengatakan bahawa pasaran gula adalah perniagaan yang sangat kompleks. Hanya pemain besar seperti Kuok , mempunyai kekuatan yang cukup utk menstabilkan harga gula di Malaysia.

1 USD = RM2.70 Robert Kuok beli gula luar negeri dgn RM2.70 sekilo

1 USD = RM3.80 Robert Kuok beli gula luar negeri dgn RM3.78 sekilo

- Kuok rugi RM1.10 sekilo selama satu setengah tahun!

Pada tahun 1999, kerajaan BN barulah kasi subsidi gula kpd kilang gula Robert Kuok.

Oleh kerana itu, Kuok sudah rugi kuat pd 1997 & 1998. Report kewangan Perlis Plantation Bhd boleh tunjuk kerugihan yg kuat ini. Kenapa kroni BN Syed Mokthar tidak kasi susidi kpd raykat Malaysia pula?

Pada tahun 2007, Robert Kuok bersetuju utk dilantik sebagai wakil Iskandar project Johor atas permintaan Tun Abdullah.

Pada September 2009, Ng Yen Yen meminta Kuok berkongsi filem perlancongan Malaysia di bilik hotel Shangri-La yg dimilik Kuok. Kuok setuju secara langsung.

Pada Oktober 2009, Kuok dipaksa berhenti & jual sykt. gula di Malaysia selepas 50 tahun berusaha dlm bidang perniagaan gula di Malaysia. Kilang gula Malaysia menghasilkan keuntungan yg lumayan. pd akhir tahun 2008, keuntungan syarikat selepas cukai sebanyak 124 juta, syarikat Perlis Plantation Bhd simpan wang tunai sebangyak 391juta. Kenape Kuok menjual titik peluhnya yg sudah berusaha lebih daripada 50tahun secara mysteri?

Pada November 2009, kerajaan BN mengumumkan harga gula akan dinaikkan.

Pada Disember 2009, Kuok dikacau lagi supaya menyerahkan hak untuk eksport kelapa sawit pada ahli kongres Barisan Nasional Datuk Tajuddin Abdul Rahman. (Pasir Salak)

Pada Januari 2010, kerajaan Barisan Nasional mengumumkan berita harga gula dinaikkan. Harga gula dilarang naik lebih daripada sepuluh tahun, "tiba-tiba" Moonshot 3 kali pd tahun 2010!

郭鶴年 vs 中國

60 年代「中國經貿部」想開拓馬來西亞食糖市場,機伶的郭鶴年為抗拒這位外來的強大競爭對手結果到印度找救兵,進口印度廉價白糖。1962年,剛剛開始工業復 興的中國也看好這個機會,郭鶴年遇到了他從商以來最嚴峻的一次考驗。大批大批的中國白糖,以低廉的價格登陸到馬來西亞市場。

如 果連本土市場都不保,自己的糖業雄心又如何能顯現呢?因此,郭鶴年必須反擊。他分析後發現,中國糖之所以能在馬來西亞站住腳,最大的原因在於價格低廉。他 決定以此為突破口,搶回市場。按照一般的做法,他的選擇應該是讓自己的糖廠立即降價,但郭鶴年並沒有這樣做。因為當時他需要從別國購買原料,生產成本較 高,而且剛剛開工不久,如果降價,虧本無疑。他的辦法是,發揮自己的熟悉國際糖業市場和國際貿易的優勢,組織國際的資源開展對抗。按照這個思路,他很快找 到解決途徑:如果從印度直接運糖過來,價格可以做到比中國糖更低,而且有錢賺。

依靠印度糖,郭鶴年很順利地奪回了陣地打敗中國經貿部,贏得了「馬來西亞糖王」的美譽。

有 趣的是,中國方面和郭鶴年是「不打不相識」。中國方面雖然敗給了郭鶴年,但卻從此對他另眼相看。80年代,郭鶴年大舉投資中國內地,投資總數達50億美元 之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坐落於北京的「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它被認為是北京現代建築的代表--中馬合資的代表建築。

近年,郭鶴年的益海嘉里集團,與中國政府企業中糧集團為了市場爭奪再度開打。在業內人士看來,中糧集團的「全產業鏈」計劃,實際上可換稱「全戰線計劃」,在與外資企業益海嘉里集團曠日持久的市場爭奪中,分銷渠道成了中糧的軟肋。

這樣的格局主要因為益海嘉里的渠道戰略有一招「殺手鐧」,就是經銷商獨家代理制度。汕頭某經銷商稱之為「一夫一妻制」,即每個經銷商只能代理金龍魚系列食用油品牌,金龍魚在一個地區只選擇一個經銷商。

由於益海嘉里近10年在渠道上布局,該集團所實行的「一夫一妻制」培養了一批千萬級經銷商。如今,嘉里糧油的獨家代理制度已經推廣到全國,有600多家經銷商與益海嘉里糧油保持合作。

這 對中糧來說,是橫在面前的致命門檻。「我們幾乎在每個城市都找不到可以與之分庭抗禮的經銷商。就拿杭州來說,操盤浙江大有貿易有限公司的葉小華,在當地擁 有12億的銷售規模,作為益海嘉里合作近10年的獨家專營代理商,中糧無法與之合作。但是,目前中糧如果想找一個杭州代理商,整個浙江省再也找不到有實力 能與葉小華對壘的渠道商。」中糧相關係統內某位負責人這樣說。

雖然中國政府企業中糧集團對壘郭氏的益海嘉里處於劣勢,但我們何曾看見中國政府要求郭鶴年津貼政府,交出30%股權固打或退出糧油業務?

白糖的起價是因為郭老被國陣逼走,巫統朋黨賽莫達當了新糖王TWS的股價一路漲到RM10.

糖漲價後TWS漲到近RM10,郭糖王賣價是RM3.50. 郭糖王賣少了上億元!

PPB Group had also disposed of its 20% stake in Tradewinds to Felda for RM207.5mil or RM3.50 per share.

事實是郭鶴年賣掉國家稻米的股權給國陣朋黨賽莫達後,國內的白米就上漲了50%以上。( except 15% Beras National)

事實是郭鶴年賣掉糖廠TWS的股權給國陣朋黨賽莫達後,國內的白糖就從1.45上漲了到2.05。

事實是國陣朋黨賽莫達買下DRB-Hicom後,國防部就給了他80億天價戰車contract。

國際糖原料和麵粉原料(麥)同樣大漲,為何麵粉不許漲價而糖卻起價了?

答案:因為國陣朋黨還未打麵粉廠的主意。

而這個行業的老大聯邦麵粉廠是郭鶴年的祖業,老二馬麵粉廠也是華商鄭偉財的。

一旦麵粉廠換土著老闆,保證麵粉100%起價!

某些本地「官商企業家」,已經是本地出名的全民買單王。

別覺得意外, 糖米這壟斷的生意,其實是用全民買單的津貼方法津貼國陣朋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9862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