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林氏父子同創「無中生有」奇蹟

天天好聞| 2016-03-21| 檢舉

馬來西亞林氏父子同創「無中生有」奇蹟

圖為:林梧桐和他締造的雲頂高原

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吉隆坡,對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

馬來西亞是海外華僑華人聚居最多的國家之一。截至2013年6月底,馬來西亞累計對華投資65.6億美元,這其中,就有不少來自華商。

馬來西亞最為傳奇的華商,莫過於林梧桐。19歲的他帶著一個小行李箱和175元,在馬來西亞白手起家,六次險些喪命,締造出市值高達220億美元的雲頂集團。

林梧桐2007年去世,如今,雲頂的掌舵人是他的次子林國泰。

虎父無犬子,林梧桐在一片「註定失敗」的聲音中,將荒無人煙的雲頂高原開發成馬來西亞旅遊勝地;林國泰則在「亞洲沒有郵輪業」的非議里,把自家兩艘郵輪發展為亞太第一、世界第三的郵輪公司,雙雙創下「無中生有」的奇蹟。

在2013福布斯馬來西亞50富豪榜中,林國泰家族以66億美元(約204億令吉)的凈資產排在第三位。

異國少年

一個行李箱和175元

吉隆坡往東北約50公里,海拔1772米的烏魯加里山上,便是雲頂高原。

山嶺青翠、雲霧繚繞,純美的自然環境中,坐落著一處處現代化建築:會議中心、美食餐廳、購物中心和遊樂園,讓人難以想像這裡曾經只是一片沒有人跡的荒山野嶺。

有個說法:不來雲頂,就等於沒有到馬來西亞。

而更準確的說法是,沒有林梧桐,就沒有雲頂。

林梧桐是福建安溪人,16歲時,他被迫退學賣蔬菜種子貼補家用。戰亂頻繁,林家生計日益艱難,作為家裡最大的男丁,林梧桐萌發了下南洋的念頭。1937年,19歲的他帶著一個小行李箱和175元前往馬來西亞。初到異國,他跟著叔叔學做木匠,賣雜貨。

1941年至1945年日本占領馬來西亞期間,林梧桐靠種植蔬菜和售賣茶葉及萬金油度日,隨後轉向五金器具生意和廢金屬貿易。

二戰後,林梧桐真正攢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為了重建馬來西亞公共設施,英軍帶來了起重機、推泥機、混凝土攪拌機等各種機械。重建完成後,英軍將這些重型機械賣到民間。林梧桐抓住這個機會,大量購入二手機械設備並翻新,從中積累不少初始財富,再利用這些資金開發鐵礦並轉型做工程承包商。

1951年時,林梧桐已在五金業、礦業、建築業做得順風順水。

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則是雲頂。1963年,林梧桐到距離吉隆坡約200公里的金馬侖高原承建水力發電水壩工程。一天晚上,他跟工程師共進晚餐後走到外面納涼,憑欄遠眺看到高原的迷人夜景後,林冒出一個想法:馬來西亞終年皆夏,人人都喜歡登高避暑,吉隆坡作為政經文教重鎮,卻沒有一個就近的旅遊避暑勝地。要是能在附近物色到一個適當的高原來建設度假別墅,肯定占盡優勢。

雲頂夢想

七年六次險些喪命

工程結束後,林梧桐回吉隆坡找來地圖,發現在東部的文東一帶山區,有一個名叫雲頂森芭的地方。那裡有座叫烏魯加里山的高山,距離吉隆坡僅50公里。林決定將這個地方開發為高原旅遊勝地。

這可是個連在地圖上都難以發現的荒山野嶺,聽到消息的人們,第一反應都是「笑話」。

46歲的林梧桐堅持己見。他說:「任何時候都是創業的良機,尤其是那些無人問津的行業,因為這些行業沒有什麼競爭,如果能夠成功,回報就十分豐厚了。」

1965年4月27日,在經過9天8夜的實地考察後,林梧桐成立了雲頂高原私人有限公司,正式進行開發。

他拜訪了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得悉政府也有意發展烏魯加里山,山上的設施可以給補貼,但上山的20公里路得由林梧桐建。

林梧桐遍邀好友,卻無人響應,他不得不把自己的所有資金都投入項目中,開始了自己最艱難的創業。

林梧桐事必躬親,「在工地,我是工人,是項目主管,是工程師,還要解決各種麻煩,處理各種問題。」倒下的大樹、車禍以及山體滑坡,曾先後6次差點奪走他的生命。

3年後,從山腳到山頂的道路修好。而按政府估算,修路原本就要15年。

1969年3月,東姑阿都拉曼在雲頂的第一家酒店高原酒店(今麗園酒店)主持奠基儀式時給了林梧桐一個意外之喜:政府並未資助雲頂的開發,為了推動這個偏僻地區的旅遊發展,政府考慮讓雲頂開辦賭場。雲頂因此成為了馬來西亞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賭場執照擁有者。

1971年,雲頂開業,林梧桐連續六年只有投入沒有收益的大項目終於有了回報。雖然有亞洲第二大賭場,但云頂仍是一個能夠吸引一家老少前來遊玩的娛樂城——2012年,雲頂吸引了超過兩千萬遊客,甚至超過到吉隆坡的遊客數。

郵輪神話

質疑中走出亞太第一

上世紀80年代,林梧桐的次子林國泰開始嶄露頭角。

林國泰生於1951年,1975年從倫敦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1976年加入雲頂集團。

上世紀80年代起,林國泰開拓海外市場,在巴哈馬和澳洲設立賭場、酒店、高爾夫球場等,第一年便賺了約1億令吉。

經營18個月後,林國泰發現,澳洲15年賭場專利結束後,澳洲政府將會發出更多的賭場執照,屆時盈利必定受限,他將目光投向了郵輪業。

圖為:林國泰一手打造出麗星郵輪

1993年8月,在林國泰一手策划下,雲頂集團以1.625億美元(約5億令吉)的價格在瑞典購入兩艘新郵輪,成立麗星郵輪。

當年底,麗星的第一艘郵輪寶瓶星號抵達新加坡。輿論認為,乘船度假玩樂的概念對普通亞洲人來說格格不入,甚至有人預言麗星不到8個月便會壽終正寢。

林梧桐用自己成功發展雲頂項目的經歷力挺兒子,「至於郵輪業,西方人能做到的,我們亞洲人同樣可以做得到。」

在林國泰的全力經營下,麗星郵輪提出了全新的郵輪概念:船上設有豐富的飲食及娛樂設施、國際級的服務,及短程的郵輪航線,包括充裕的觀光時間、購物及飽嘗地道美食,成功建立了其老少咸宜的形象,改變了一般人認為郵輪旅遊只適合年老人士的觀念。

2000年,麗星郵輪收購了挪威郵輪公司,航線遍及全球。

現在,麗星郵輪的規模已是亞太第一、世界第三。早在1994年,麗星郵輪就開始停靠包括廈門在內的中國港口,是最早進入這個市場的國際郵輪公司,通過海上游的方式已帶領超過120萬各國遊客暢遊中國。

中國情結

從滑雪場到基因工程

2003年,85歲的林梧桐功成身退,將管理權交給林國泰。

在林國泰的帶領下,發展40年的雲頂市值已高達220億美元,除了博彩旅遊業向歐美發展、郵輪業向全球發展外,其商業觸角還伸向種植、房地產、電力、石油開採……

2012年,雲頂將目光放在了林家的故鄉——中國。在距離北京248公里的河北張家口崇禮縣,密苑雲頂樂園是雲頂在中國首個落地的旅遊項目——這距離雲頂創始人林梧桐離開中國,已經過去了整整75年。

早在1996年,林梧桐的小兒子林致華就已經發現崇禮這個地方。林致華是滑雪發燒友,喜歡到世界各地滑雪。1996年,他得知北京附近有滑雪場後,凌晨3時就和朋友開車從北京出發,天亮抵達崇禮後,林致華萌發了將這個美麗的地方開發成滑雪場的念頭。

現在,崇禮正在開發成以滑雪場為核心的度假村。林致華的卓越集團和林國泰管理的雲頂集團共同投資15億,完成了滑雪場和五星級酒店的建設。

林國泰說,密苑項目是雲頂在中國投資的開始,如果密苑項目給予雲頂更多的信心,他將嘗試把雲頂現在新業務拓展中他最看好的生物技術引入到中國來。雲頂在美國跟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CraigVenter)合作進行基因工程研究,以期解決癌症問題。

對這家馬來西亞公司來說,它要解決的可不只是客戶如何玩得更好,而是讓客戶生活得更好。

來源: finance.sina.com.cn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9715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