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6日訊)衛生部總監拿督諾希山指出,目前我國面對牙醫嚴重過剩,許多牙科畢業生需等待將近一年,以便進入政府醫院服務。
他說,2015年共有980名牙科畢業生在大馬牙科理事會下註冊,以成為正式的執業牙醫,但政府醫院只有能力聘請其中504人,其餘476人在家中等待半年至9個月,因這段期間,政府醫院只能騰出87個空缺。
他表示,2015年牙醫人員折損率偏低(8%),更使得牙醫過剩問題惡化。
諾希山今日發文告指出,牙醫過剩的另一個原因,是外國大學牙醫畢業生的人數倍增,2013年至2015年畢業生人數分別為245人、447人及482人。
他指出,雖然短期內政府難以吸納突然激增的牙醫人數,但根據衛生部的預期,我國長期而言仍需要牙醫的服務。
他說,政府的目標,是2018年牙醫及病人的比率應達到1:3000,衛生部將確保,國內牙醫供求問題不受影響。
他表示,為了減輕牙醫過剩的壓力,衛生部已採取數項應對措施,包括縮短強制在政府醫院服務的時間、終止非大馬公民的服務合約、暫停牙科課程,以及增加新職位。
諾希山指出,根據1971年牙醫法令,所有牙科畢業生必須在政府醫院服務一段時間後,才能獲得正式的牙醫資格。這些牙科畢業生,主要是在衛生部、高教部及國防部轄下的機構服務,而衛生部佔了95%。

「此制度在2001年推行時,牙科畢業生必須在政府醫院服務至少3年。但在2012年4月5日起減少至2年;2015年7月1日起,進一步減少至一年。」
他說,2012年起,衛生部也重新檢討服務合約,終止外國籍牙醫的服務,以騰出空位予新的牙科畢業生。
他表示,衛生部在2013年3月起,也開始暫停部份醫科課程,以便將國內的牙科畢業生人數,控制在每年800人以下。
他指出,衛生部也準備分階段逐步增加牙醫的聘請人數,在今年總共聘請了391名新人成為U41級公務員,另300人以合約方式聘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94139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