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馬公司被美國、瑞士、英國、新加坡、法國聯合追查事件,看五種洗黑錢伎倆大公開!

張無忌| 2016-02-13| 檢舉

從一馬公司被美國、瑞士、英國、新加坡、法國聯合追查事件,看五種洗黑錢伎倆大公開!

一馬(1MDB)事件最近備受矚目,「洗黑錢」這三個字也經常出現在新聞報道中。「洗黑錢」指的是什麼?犯罪分子又是如何把大筆錢「洗」掉?

洗黑錢(money laundering)是指將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等其他犯罪的違法活動所得或產生的收益,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使這筆「黑錢」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為。

黑錢主要來自販毒、走私、非法賭博、收受賭注、勒索、敲詐、放高利貸、逃稅、貪污、搶劫、盜竊、詐騙、侵犯版權、內幕交易及操縱金融市場等非法活動。黑錢一經清洗,犯罪分子便可肆無忌憚地使用,而不會輕易被看出與其背後的犯罪活動有任何關係。

清洗黑錢的技倆變化多端,而且往往錯綜複雜。在各種各式的洗黑錢手法中,較為普遍的五大洗黑錢伎倆包括:

一、在賭場轉一圈

譬如,一個商人要把手上的馬幣換成其他貨幣。他首先得找一個黑市中介,幫忙把現金換成賭場籌碼,在賭場裡轉一圈後再兌現成美元或新加坡幣,他之後就會大搖大擺到新加坡銀行開戶口存錢了。

新加坡目前就有兩家大型國際賭場,正是洗錢的好地方。

二、九拐十三彎之法

犯罪分子找律師和銀行協調進行跨國轉帳,跨的國家越多越好,目的在於讓交易複雜,以阻擾查帳追蹤。

三、買通藍精靈

金融圈子裡有群和藍精靈(Smurfs)同名的人,工作是幫顧客洗黑錢,他們每天把小金額的錢存進銀行,連續進行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希望藉此逃過銀行的法眼。

不過現今銀行的監管系統很嚴厲,香港曾有一名著名的19歲「小藍人」成功洗了16億7000萬美元,他先在銀行開了個戶口,然後在8個月內存款近5000次,提款3500多次,結果,當然是被抓了,沒事誰會每天存款超過20次啊。

四、開門做生意

對於一些要洗的黑錢是「源源不絕」的犯罪分子而言,開一間公司長期洗錢成為他們的對策。

這公司可以是飲食業、服務業、零售業、製造業、進出口貿易,什麼生意都可做,反正在報帳時報公司很賺錢很賺錢就對了。

五、買鑽石

用黑錢買珠寶或古董等貴重物品,然後進行低買高賣的假買賣的做法不難理解,但網上流傳的一種匪夷所思的做法是用黑錢買鑽石,並藏在牙膏里,以躲過安全監測,之後再把鑽石變賣套現。這很容易就令人想起最愛Cincin的羅斯瑪。

洗黑錢犯罪分子詭計多端,有關當局和金融機構如何見招拆招?

新加坡金管局有針對各金融行業發布指導說明書,抵禦和打擊金融犯罪。例如金融機構在處理貿易融資交易時,若是發現以下現象,就要敲響警鐘了:

1.交易本身涉及高風險地區或產品

例如,一家公司把貨物運出或運往被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或聯合國歸為「金融犯罪高風險」的國家地區;或者公司運送的貨物價值高、量少,例如IT和電子產品,轉手次數高,要估計貨物的價值不容易。

2.公司的交易異常

例如一家公司買賣的產品、交易價值和買賣方,與平時的營業做法以及商業策略不一致。或者公司付款融資的模式不符合交易的風險性質,比如公司向一個高風險國 家的供應商訂貨時提前付款。進出口商品的價格可能根本不符合市價。公司進出口的產品和目的地不符,比如說出口羊毛到澳大利亞。

3.相關方交易

進行跨境交易的進口商或出口商其實是有關聯的企業,可能有較高的詐騙和金融犯罪風險。或者交易方身份神秘,對於詢問躲躲閃閃。

私人銀行是犯罪分子洗黑錢的另一個途徑,全球政府以及國際機構聯手加強了對這方面的監管,要求銀行加強防範措施。

1.如果你是知名人物,那你的私人銀行可能會對你的帳戶進行更多的盡職調查。

2.一些銀行每天都評估他們的客戶,以識辨是否有政治敏感人物。

3.如果你是政治敏感人物,你的銀行可能會更經常評估你的帳戶。

4.一些銀行每天會篩查,客戶的名字是否與負面新聞牽扯在一起。

5.除了日常報告和交易提醒,銀行也會細查客戶帳戶的交易活動是否出現不尋常的交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8954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