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馬幣太弱,2016年新年年貨大起價!乾貝一口氣竟然漲了80%,這叫人怎麼吃啊....

Jarvis ...| 2016-01-08| 檢舉

深受馬幣走弱影響,加上原產地減產,今年各類海味及香港進口腊味普遍漲價10至30%,消費人這個新春無可避免地繼續要吃貴海味及腊味!

許多人認為海參價格貴,但因為幾乎一年只在新春時會吃海參,因此不管是否漲價,都有一定的銷量。

進口商也預測,馬幣接下來也應該不會有太好的表現,因此,消費人受促做好心理準備,海味及腊味的漲風會持續到明年新春,意味著,消費人明年新春繼續得吃貴海味及腊味。

海味腊味調漲30%

今年漲價的傳統海味當中,蚝干、乾貝的漲幅介於10至30%。至於海參,有受訪的進口商表示價格保持,但也有進口商表示調漲約20%。不過,香港進口腊味則調漲30%。

進口商告訴《古城》社區報,春節海味及腊味漲價的最主要原因,是馬幣持續走弱,一些原產地的海味雖然沒有起價,但是因為以美金交易,結果因為馬幣的走弱而抵銷,導致國人無法享受到跌價的優惠,有的反而起價。

由於馬幣的走弱,進口商今年都謹慎進口各類年貨,以免囤積太多年貨。

楊添毅:進貨減30%免囤積

源發成(興記)海味有限公司董事經理楊添毅受訪時指出,馬幣走弱及消費稅的實行,該公司今年都謹慎入貨,避免囤積太多年貨。

他說,打從去年7月開齋節的市場反應開始,就預測到今年新春的市場不會太理想,因此決定不大量入口年貨,較往年減少了25至30%的入口量。

他表示,因為原產地減產40%,加上馬幣走弱,今年的乾貝、蚝干都漲價20%。來自中國湖北的花菇今年因為產量多,原本應該降價,可是以美金計算之下,馬幣走弱而抵銷,結果價格保持不變。

他說,海參及魚膘價格保持,飽魚則微漲5%。其他罐頭類,例如:龍眼、荔枝等也調漲介於5至15%。

楊添毅說,香港及新加坡進口腊味同樣漲價10%。「近年來,新加坡腊味漸受本地市場歡迎,銷量直逼香港腊味。

批發商也減訂單

他表示,今年海味及腊味市場慢熱,已是可以預見的,就連批發商也減少訂單,往年他們可以有數次的進貨訂單,現在只是一次就喊停。

「目前看到的是批發商比較多來訂貨,個人消費預料要一月中才會看到這股熱潮。」

鄧信孝:乾貨漲逾10%

裕生隆有限公司董事經理鄧信孝表示,今年新春的年貨購買力確是明顯減弱,由於已知道市場萎縮,因此該公司都謹慎入貨。

他說,今年傳統年貨價格,例如:花菇、海參、香港腊味、鮑魚、髮菜都調漲10至30%之間。尤其香港腊味,更是漲30%,花菇及髮菜各調10%。蚝干及鮑魚也漲10%,鮑貝則漲20%,髮菜漲10%。

他說,杏仁餅價格調漲20%,廣西恭城特級柿餅也漲價25%。

他說,很多人覺得海參價格很高,可是一年幾乎就只有在新春才吃海參,所以不管市場如何,都有其一定的銷量。

他表示,消費稅對今年新春海味及腊味市場的衝擊,不比馬幣走弱來得大。今年的市場買氣比去年減半,批發商也減少取貨,甚至今年有批發商不賣年貨,市場的萎縮反應可想而知。

他也預測明年馬幣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因此明年的海味價格相信也無可避免地的再調漲價格,消費人要有心理準備。

馬幣貶值使到進口物品一片漲聲,乾貝、鮑魚、開心果及杏仁等農曆新年不可或缺的年貨都比去年為貴,其中日本乾貝漲勢最凌厲,高達80%。

馬來西亞乾糧進岀口商總商會總會長拿督斯里蔡寶鏹對《南洋商報》說,各種進口年貨都起價了,漲幅一般介於10至20%,只有日本乾貝漲勢超高,主要原因主要是收成不好,匯率因素還是次要。

他說,凡進口貨品,包括罐頭鮑魚、荔枝及紅毛丹等都一律起價。

蔡寶鏹也說,雖然進口物品面臨匯率的損失,但是今年的中國永春蘆柑因豐收價格也較廉宜,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進口的蘆柑價格與去年相差無幾。

「蘆柑源頭不但無起價,而且還便宜一點,在扣除匯率的損失後,今年柑價與去年並無分別。

提到新年禮籃,蔡寶鏹指,手提式柑桔等水果禮籃與禮盒銷量逐年增加,而且多樣化,包莊精美,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年貨市場慢熱———雜貨商聯合會總會長方誌民

馬來西亞雜貨商聯合會總會長方誌民預料今年的年貨市場將比往年慢熱,因為除了各種進口東西起價外,學校也剛開學,消費者都綁緊腰帶。

他說,除了外匯損失外,電費要調漲整等負面問題,也都會影響市場的購興。

經濟不景氣,馬幣貶值,許多進口貨的漲價幅度驚人,加上華裔家庭剛應付了開學的開銷,以致在迎接猴年只剩下約一個月的時間之際,本地的年貨市場還是熱不起來,大多數的商家唯有選擇薄利多銷策略,甚至自行吸納部分漲幅,以留住顧客。

黃溢安:漲幅少重質量

在有著百年歷史的茨廠街,只見許多商家已開始擺賣年貨,不少商店正播放新年歌曲,有些商店也掛起了紅彤彤的燈籠,讓茨廠街充滿著新年氣氛,一些民眾也開始採購新年用品。

經營炸番薯檔口的老闆黃溢安表示,本身的檔口平時以售賣炸番薯為主,如今農曆新年將至,在聖誕節前夕已經開始擺賣年餅。

他說,在茨廠街擺檔已經有40多年歷史,很多都是熟客,大部分顧客在新年期間都會過來買年餅送禮。

詢及經濟不好加上馬幣貶值等等的因素,年餅是否也跟著起價,他則表示,只是很少部分起價。

他表示,他們都會和供應商商量儘量不要起價,有些進口貨因為馬幣貶值,沒有辦法之下只能稍微起價,但不會漲很多。

「有些供應商漲一些,我們都會選擇自己吸納,因為他們漲的價格不是很高,所以我們可以自己吸納,比如說材料起價1令吉,我們就和供應商一人一半自行吸納。」

他認為,雖然很多東西都是自行吸納,只是賺了一點,薄利多銷,只要保持年餅的質量品質,顧客們還是會繼續光顧。

陳汝順:促銷吸引顧客

鳳凰餅家老闆陳汝順則透露,比起去年,今年的年餅會貴1至2令吉。

他舉例說,去年黃梨餅賣一罐18令吉左右,今年就會起價至20令吉左右,芽菇也一樣。

他強調,很多東西都起價,就算起價1至2令吉,利潤也沒有以前那麼好,最重要是保持現狀,有舊客戶會光顧之餘也要有新顧客到來。

他說,今年特別製作的年餅是杏仁酥,現今年輕人注重健康,所以他們的店才推出杏仁酥吸引年輕人購買。

他披露,這兩天已經開始有顧客上門購買年餅,相信接下來也會陸續有人上門購買年餅。

詢及今年的年貨市場行情如何,他則認為,年貨行情會不錯,他有來自中國、新加坡以及香港等的顧客,因為兌換率的問題,來自外國的遊客可能會趁這個時期購買更多物品回國。

他更透露,鳳凰餅家從下個星期開始實行消費稅,屆時很多年餅的價格會更加貴。

「為了吸引顧客購買年餅,我們也採取了買5罐年餅送1罐的促銷,回饋一些給顧客。」

鍾耀輝:生意額跌70%

鍾耀輝(57歲,永益批發零售商)表示,因為受到消費稅影響,行情不好,令他一度想要結業。

他認為,今年的行情似乎熱不起來,生意額跌了60至70%。

他指出,該店是售賣節慶飾品為主,很多消費者可能會去買年餅等等,而不會選擇買飾品,因為經濟不景氣,大家都勒緊腰帶,能省則省。

他透露,由於供應商方面起價,運輸費也起價,所以在無可奈何之下,今年店內燈籠等掛著的裝飾品都一律起價20%。

他說,不少顧客對於起價都有不少埋怨,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起價也非他們所願。

他補充說,如今網絡科技發達,大家都選擇上網購買裝飾品,像他經營已有50年傳統的店面已經逐漸沒落,甚至可能到他這一代過後就不會再繼續經營下去。

鍾國蘭:新年期間微漲

烤鴨也是農曆新年華人愛吃的美食之一,四眼仔烤鴨檔口老闆娘鍾國蘭(45歲)則指出,只是在新年期間會起價1至2令吉,不會過分起價。

她透露,烤鴨的用料大多數都有起價,但是他們因為擔心價格太貴顧客覺得重本,所以也不敢起價太多。

她說,由於起價不多,顧客還能接受新的價格。

進口食品料漲逾20% 方誌民:轉型才有未來

農曆新年將至,來自國外的進口貨,因為兌換率起至20至30%,導致許多貨品都會起價,進口貨可能會漲價逾20%,這個年似乎好難過。

本地零食進口原料

馬來西亞雜貨商聯合會總會長方誌民指出,有些零食或食品都是進口貨,所以都有起價20%,這是因為兌換率起20至30%的原因。

「有些零食雖然來自本地,但原料卻是進口貨,所以也跟著起價約10%。」

方誌民是在接受訪問時,如是指出。

詢及今年年貨的訂單如何,他則表示,由於時間還早,所以還未接獲訂單,不過大家都會開始做準備,相信下個月市場才會旺起來。

他表示,馬來西亞雜貨商聯合會的目標是鼓勵其他旗下雜貨商能夠響應轉型,並正面看待市場。

他認為,尤其是售賣食品零食等雜貨商,要如何讓消費者走入店內,就要試著轉型,必須要轉型才能準備迎接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8340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